2007-10-12

What is SSCI?學術新扭曲?戳破SSCI神話

What is SSCI?
2003.11.02 中國時報
美國資料庫 台灣學界捧過頭
林照真/專題報導


「以我在美國三十年教學與行政經驗,從未見過任何學者將SSCI做為評鑑標準,更從未聽過任何學者對此進行任何討論。」世新傳播學院院長成露茜面對台灣近日一連串SSCI的爭議時,萬分不解地說。

SSCI是社會科學界熟悉的符號,大眾雖然陌生,卻必須理解這是一個與學術升級有關的嚴肅話題。而社會科學因為具有本土與地域特性,使得SSCI比起自然科學領域的SCI,爭議更大。


SSCI 是什麼?這是美國費城科學資訊研究所(ISI),在六○年代研發「科學引文索引」(SCI)、「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等引用文獻索引資料庫而 來。SCI、SSCI是以蒐集跨領域的英文期刊而建立之資料庫。該單位並計算期刊被引用次數,在建立資料庫上自有其專業性。

美國資料庫 隸屬營利公司

意外的是,這些美國資料庫竟為台灣學界神化為學術評鑑的客觀標準。從國科會、教育部到各大學,不論是學術計畫審查或是教授升等,經常是以SSCI為學術評鑑的最主要標準,SSCI也成為品質保證的標記。

因而,SSCI成為台灣學界資源分配與爭取的指導綱領,迫使許多大學變相採取「獎金制」。一旦論文為SSCI期刊採用,校方就頒發十餘萬到數萬元不等的獎金。就連這次強烈抗議教育部以SSCI進行學術評鑑的政大,也是以二萬元獎勵被SSCI期刊刊登的論文。

同時,台灣還會以SSCI計算的「被引用次數」做為獎賞標準。考量點在於被引用次數高的期刊,在審核論文時自然更嚴格,影響力更大,論文被採用的研究者有時可獲高達數十萬元的獎金。

因 此,不管同意與否,SSCI成為許多台灣知識份子追求的神話,但多數台灣學者對SSCI卻一無所悉。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夏曉鵑,曾經委託美國學 者打聽SSCI的評比期刊標準,結果是連美國學者也摸不著問題;政大「新聞學研究」中文期刊曾經向SSCI提出申請,負責的政大資深教授陳世敏說, SSCI回覆指「因為已納入的期刊太多,又要兼顧語言問題,所以無法接受。」

但許多台灣學者並不知道,發展SCI、SSCI的ISI,在一九九二年時已為美國「湯姆笙總公司」所併購,並成為湯姆笙旗下「湯姆笙科技集團」的七個子公司之一。換言之,目前在台灣被奉為學術嚴格評比標準的SSCI,其實是屬於一家營利公司。

而ISI主要是靠圖書館訂購此一資料庫、或是訂閱文獻被引用等資料來賺取利潤。以湯姆笙總公司共三百多個子公司來說,員工共四萬人,每年獲利七十餘億美元。其中ISI工作人員約九百人,但ISI的獲利狀況並未對外透露。

篇數多寡 非評比客觀標準

「湯 姆笙科技」亞洲地區資深銷售經理方秀婷指出,該公司的資料量一直在增加中,目前總計達八千六百多種(SSCI收錄一千七百多種期刊),並由學者組成編輯部 進行嚴格審核。但因收錄的期刊少部分也要考慮代表性,標準未必與學界相同。審核標準則包括是否準時出版、稿源是否充分等編輯出版情況,而非針對文章內容進 行品質評鑑。

馬來西亞籍華人方秀婷也知道台灣近日有關SSCI的評鑑爭議,但連她都認為以SSCI的篇數來判斷學術成績,並非適當的 客觀標準。方秀婷指出,不同學門發表論文間隔差別極大,有的學門發表間隔較短、篇數會較多;有些領域卻須累積二、三年才得以發表,若不分領域進行評鑑並不 公平。

同時,SSCI在計算被引用次數時,只是針對期刊進行評比,而非針對特定文章。換言之,認為SSCI是對研究者的評價,其實是台灣自己延伸的效果。

已有三十一年歷史的SSCI,始終是以公司自訂的專業標準進行封閉式的編輯審核,而非學術評比。但台灣不願理解SSCI為一工具型資料庫的事實,卻塑造SSCI神話,並強制為政府與學者奉行的最高目標,現在更已產生許多扭曲現象。

一位年輕學者指出,由於各大學與教育單位都是以SSCI為評鑑標準,因而校園中常會聽到同事互相交換情報,以掌握SSCI中哪一本期刊比較容易被錄用,哪一本期刊審查速度較快,反正台灣只在乎SSCI這幾個符號。

更有學者為了增加被刊登的機會,把文章寫好後,會特意去找美國學者合作。除了考量老外英文較好外,與國外學者合作的論文似乎比較容易被SSCI的期刊採用,台灣學者有時甚至甘願屈居第二作者。

SSCI狂熱 亞洲共同焦慮

台 灣對SSCI的狂熱,亦顯現亞洲國家的共同焦慮。在該公司工作已近六年的方秀婷說,亞洲各國中,台灣重視SSCI的現象,同樣出現在中國大陸,而韓國、新 加坡、香港情況也類似。成露茜則進一步認為,這完全反映亞洲缺乏學術信心,需要以美國標準來肯定自己的心態,歐洲就不像亞洲這樣迷信SSCI。

成露茜指出,SSCI反映美國思想的主流價值,更具有濃烈的議題設定功能,許多新興學術議題會被排拒在外,根本進不了SSCI。以民族研究與性別研究為例,一開始這些新的研究均不在SSCI中,直到熱門後才被引進。

成露茜強調,台灣應該將SSCI做為研究起步時的資料庫之一就夠了,如果獨尊SSCI,對於學術研究反而會構成障礙。

現 在,台灣要思考的是,未來的學術發展是甘心跟隨美國的議題設定,還是有勇氣走自己的路,並打破SSCI神話。清大外文系教授陳光興也談到,他從不反對國際 化,卻絕對不是窄化為SSCI化,因為以英文書寫就須投其所好,要採用它的遊戲規則,進而喪失自主性。現在有很多重要的歐洲、日本期刊,均不在SSCI 中。

在目睹若干台灣學者會在自己的履歷和出版品後面加上「SSCI」字眼,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張茂桂表示,SSCI對他而言是很好的資料庫,但他不清楚從什麼時候開始SSCI竟變成一個「正字標記」。

張茂桂說,當他看到一些教授列舉自己在SSCI出版的成就與心得時,他很想告訴他們:「請告訴我你的實質研究成績,而不是你的出版小傳;請區別學術研究者以及論文生產者的分際,請回到學術的基本面來。」



學術新扭曲?戳破SSCI神話
林照真/專題報導

獨尊SSCI已對國內社會科學界之學術評鑑與資源分配造成偏差,因此而起的國際 化與本土化激烈論辯,更從未停止。如果SSCI可以代表國際化,已經正式上路的TSSCI則是本土化的新象徵。在回歸SSCI為資料庫原貌時,也同樣不應 簡化TSSCI為本土的學術評鑑標準,以避免製造另一種學術扭曲。

早在七○年代,台灣社會科學界就曾出現「建立科學本土化」論述,當 時學者包括楊國樞、李亦園、葉啟政即強調不應忽視「文化特殊性」的問題。又因為社會學的本土研究自然是以台灣為對象,以SSCI為評鑑尺碼,等於自陷邊緣 處境。同時,SSCI蒐錄英文期刊,不包括專書,若單以此為資源分配的評鑑標準,自然有欠公允。

TSSCI榜外期刊受冷落

在學術本土化呼聲下,結合專書審查的思考、與建置「台灣社會科學引文索引」(TSSCI),成為台灣學術發展的新挑戰。國科會人文處是此一工作推動單位,歷經黃榮村、朱敬一、王汎森與現任戴浩一四任處長。

在 專書審查部分,朱敬一表示,長期以來國內專書一直難以建立出版聲望,人文處希望透過少數經費,鼓勵出版社出版學術專書。王汎森則提到,人文歷史學門並不適 用引文索引之性質,工作重點在專書補助。戴浩一強調,國科會從未以SSCI做為人文歷史學門評量標準,目前以建立專書出版社的公信力而努力。

此外,為鼓勵國內社會科學期刊的正常發展、引導國內學者重視本土研究,國科會亦展開TSSCI建置工作。這項工作從民國八十四年開始,目前建制已成形上路。目前不少大學進行升等、研究計畫審查等學術評鑑時,會把TSSCI列為重要評比標準,並採「獎金制」獎勵。

吊詭的是,當各大學為了調整SSCI的偏頗,決議同等重視TSSCI時,若干曾經發生在SSCI的扭曲現象,也發生在TSSCI上。諸如學者對未列入TSSCI的期刊降低投稿興趣;目前學術發展趨勢為鼓勵跨學術整合,但綜合型刊物在TSSCI中卻遭遇學門歸類困難。

台灣學界應有的共識是,在打破SSCI神話的同時,不應再同樣簡單地以TSSCI做為獎勵標準或是加分根據。世新大學傳播學院院長成露茜認為,學術研究應該鼓勵大家走不同的道路,並參考不同的標準。TSSCI的建立只是一種服務,而非評鑑標準。

與國際接軌不獨尊英美標準

此 外,中國大陸已建立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TSSCI曾經在兩年前拜訪CSSCI,國科會人文學研究中心研究員陳光華指出,大陸為這些研究 而成立的中心,到最後都可以成立實體公司公開販售研究成果,同時希望獲得利潤來補貼建置資料庫所需的花費,進而成為自給自足的公司。在台灣,研究計畫是由 國家支持,目的在於研究而非營利,有限的經費對於資料庫建置也會產生影響。

不論是SSCI或是TSSCI,其本意都是工具型資料庫的 建立,這些資料庫當然能夠幫助研究發展,但每一種資料庫都有其取捨標準,如果只執著於某單一尺碼,將會對學術發展造成誤導。對台灣而言,除應強化期刊論文 的外審制,更應著眼學術的多元發展,嘗試尋找與各種國際學術社群接軌的可能性,而非只是獨尊英文或是美國的標準而已。

由評鑑工具回歸資料庫功能

更 重要的是,TSSCI的建置絕對有助於強化國內期刊水平,但不當被應用為升等與研究計畫審查的標準,不但引起「西瓜偎大邊」效應,未來恐將主導學術資源的 配置,導致中文期刊中「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結果,更可能造成新期刊難產、無力與老期刊競爭的惡果。根本解決之道仍應全力擴充TSSCI的資料庫功能, 並避免成為學術評鑑的工具。台灣學界在反思「教育部學術評鑑」的事件背後,除了打破SSCI神話外,絕不能再製造另一種扭曲。


--


[垃圾桶] 裡沒有會話群組。 當您有 2000 MB 以上的儲存空間時,誰還需要刪除郵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