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11

Excellence With A Soul

本報內容由 科學人雜誌 提供 雙週 四 出刊.2007.10.11
科學人雜誌
Excellence With A So ... 大家都推薦的BB乳霜


本期目錄
    Excellence With A Soul
    肥胖天註定
主編推薦
  • 訂電子報就有機會抽實用好禮喔!
  • 「女人四十狼虎之年」錯!觀念該改正囉
  • 我覺得要求加薪是很合理的。
  96年7月止全台住宅「供過於求」
  颱風天看屋天 避免買到淹水屋有撇步
 
電子報最新消息
上班讓你覺得很辛苦?
 90分鐘讓你職場大變身!
反應公司的財務狀況?
 葛林斯潘談公司治理專欄盡在總裁學院!
台股向萬點挺升!
 名家解盤:央行一喊話,股市就捧場!
訂閱特惠情報

科學人雜誌

推薦專欄    
Excellence With A Soul

撰文╱曾志朗

9月中旬,中小學已經開學多日,大學也即將迎接新生,展開新的學年,跨過盛夏,暑假在不知不覺中就過去了,歐洲的觀光季節也隨著秋風漸起而進入了尾聲,這個時候,我和台灣的兩位同事來到整個歐洲大陸最西面的首都里斯本參加會議,優游在這往昔葡萄牙海洋帝國的貿易大城,確實是一大享受,沒有熙來攘往的遊客,也不必身在景中卻看不到風景名勝,只能左閃右躲避開四方八面而來的閃光燈。我們信步走上里斯本山丘的最高點,悠哉的俯瞰里斯本的港口。在那裡,500年前的冒險家駕船出航去尋找海上的新世界。

就在那個「發現的世代」裡,造船技術的進步,機械能量的革新,以及天文地理知識的精進,使得科學文明得以在人們的心中立足生根。從此,知識就是力量,而且無遠弗屆;知識的創造就建立在一套客觀共信的邏輯思維系統,以及方法嚴謹而程序及結果都可以被他人重複的條件上。置身在這個人類文明發展的關鍵場景中,我很難不受到感動,由里斯本港口望出去的茫茫汪洋,標榜的應該是挑戰未知、探求真理的科學精神。

500年來,科學的研究由近至遠,由大至極小,由物質到生命,更由外太空的寰宇遨遊到個人內在宇宙的心靈揭秘,這一切的成就不得不令人讚歎;只要比較世界各地的科研成績和當地人民平均壽命的關係,就可以知道科學研究在提升人類社會的福祉上有多大的貢獻。但這些成就是經由各門各類的科學家長期細心努力的思考,並經年累月針對不同地區、不同年代的研究數據作比對、分析,且不停的在理論上建構、爭辯、再重建的過程中,逐漸掌握的自然界的「真相」。

當然,500年的科學史所勾劃出的「真相」,和終極的真正的真相還有很大的差距,所以重新發現的天地仍然很大,而知識的本義也未定型,因而「真相」的界定是很容易被不「實」的發現所扭曲,理論的架構更是經不起錯誤訊息的一再摧殘。所以,在警覺科研的品質已經出現為數不少的污染事件之後,300多位世界各地的資深科學家,應邀來到了里斯本,三天三夜檢討這些污染的範圍到底有多廣泛?污染的程度到底有多嚴重?而有沒有好的教育方案,來使污染不再進一步惡化?

這個歷史上第一個研討科學研究的誠信與正直風範的全球性會議,是由歐洲科學基金會(ESF)、美國衛生部誠信與正直研究辦公室(ORI)、國際科學聯合會(ICSU)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共同發起,由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EMBO)、出版倫理委員會(COPE)、葡萄牙科技及高等教育部(MCTES)、葡萄牙科學基金會(FCT),和英國誠信與正直研究辦公室(UKRIO)一起協辦,而由里斯本最有藝術文化品味的古班凱恩基金會博物館(FCG)提供了擁有最先進設備的會議場所。整個會議從與會者報到的那一刻開始,就令人感到大家對這一嚴肅主題的重視與專注。最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來自不同國家、專精於不同領域的科學家都能秉持超然的立場,沒有國家本位,也拋開學科本位的考量,一心為維護科學研究的正直風範提出政策,確定行為規範,並對自我教育和教育新生代科學研究人員的方案,提出了很多建設性的構想。…..

【欲閱讀完整的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07年第68期10月號】
TOP

最Hot科學    
肥胖天註定

在食物充足的世界,人類身體將能量儲存於脂肪的能力,似乎是個毛病。了解體內複雜的能量調節系統為何出錯,就能為減肥指出新方向。

撰文╱弗萊爾(Jeffrey S. Flier)、馬拉特斯–弗萊爾(Eleftheria Maratos-Flier) 翻譯╱潘震澤

在人類出現的早期及大部份歷史之中,人基本上都是逮著什麼就吃什麼。由於人類是在食物供應不穩定的世界裡演化出來的,生存之道就是把吃進肚裡的能量給儲存起來,以備挨餓之需。俗稱肥油的脂肪組織,就是專門來從事這項任務的。 如今,身體儲存脂肪的能力仍是存活所必須,可以讓人挨餓數月之久而不死。然而在晚近的人類歷史裡,以脂肪儲存的能源量卻在許多族群當中不斷增加。當脂肪存量到達一定程度而危及健康時,我們就稱之為「肥胖」。


造成這股潮流的原因之一,是人類科技的進步。在食物充足以及體能活動減少的情況下,人很容易就攝取多於身體所需的能量。然而比起其他人,有些人在這種豐裕的環境下似乎更容易變胖,顯示生理的個別差異也可能影響人對能量的吸收、利用,以及以脂肪儲存起來的能力。

人體內許多重要的變因,好比血壓、體溫、血糖以及水份平衡等,都有自動的機制嚴密調控;至於體重是否也受到類似的調節,則一直爭辯不休。直到最近,科學家才發現一些細胞的傳訊及活性途徑,可能是脂肪調控系統的一部份,這方面也才開始有顯著的進展。

曉得身體如何感知並回應能量的需求與儲存,有助於研究人員了解遺傳的基因變異,如何能以細微或強力的方式影響這些機制,以及這些機制又怎麼樣受到環境及過多的脂肪所影響。隨著新發現越來越多,科學家對於參與控制脂肪堆積的諸多複雜生理系統以及能夠介入的新目標,有更清楚的認識;後者也可幫忙減肥人士取得更多優勢。

體內可有脂肪計?

任何生理調節系統都需要有某種方法,以偵測特定物質的含量,以及將該訊息轉譯成行動,以維持該物質的量在一定的範圍內,例如人體細胞對能量無時無刻的需求,是由血液循環中的葡萄糖供應,葡萄糖則由食物轉化生成。一般而言,身體會將血中葡萄糖量維持在相當狹窄的範圍。當血糖上升,胰臟的特化細胞會偵測到這種變化而分泌更多胰島素,引起肌肉及脂肪細胞將多出來的葡萄糖吸收利用;而肝臟則會減少葡萄糖的生成。

脂肪組織會將吸收的多餘能量轉變成三酸甘油酯,也就是脂肪酸產物。當食物供應不繼、體內胰島素量下降時,脂肪細胞會將三酸甘油酯釋出,進入血液循環。肝臟會吸收三酸甘油酯,之後再分解成酮類,可做為肌肉及腦部的能源。

長久以來,不論動物或人體實驗都顯示,哺乳動物體內有某些機制,可監測以脂肪形式儲存的能量,並將其維持在特定值上下。譬如說,某隻體重穩定的動物如果大幅改變能量的攝取值,那麼牠的體能及行為活動也將朝恢復原先體重的方向改變。好比突然限制某隻動物的食物供應量,牠的活動量及細胞的代謝量就會減少,以降低能量消耗,而使得體重下降的速率減緩。一旦食物供應恢復正常,該動物的飢餓感將會提高,比先前吃得更多,直到恢復原先體重為止。同樣的,動物在刻意過度餵食之後,也會開始增加其能量消耗,並且食慾不振,直到體重下降至原先的程度為止。

要是缺少控制體重的調節系統,後果將十分嚴重,就算攝取的能量只比消耗量多出1%,30年下來會讓中等身材的人多出27公斤體重。問題是,人類是否擁有維持儲存能量平衡的系統,例如人體是否擁有控制血糖含量的機制?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人體確實擁有這種系統,但並不完美。包括本文作者在內的研究人員,對於該系統組成已有令人振奮的發現。

隨著系統的全貌逐漸拼湊完成,我們可以得出個概論:人體能量調節機制看起來稍微偏向脂肪的儲存,而非消除。對於努力想要減肥的人來說,這個結論可能會讓人失望,但也不令人意外。只要曉得脂肪對生物存活所具備的價值,那麼會有這樣的傾向,也就有演化的道理。時間更長,演化甚至還偏好相關基因的稍許變異,而對寶貴的能量儲存有「最經濟」的管理。

人類的各個族群對於肥胖有不同的表現,也可能與特定基因的變異有關。例如不久前有個研究,掃描了全球將近四萬名受試者的基因組,發現有個FTO基因的變異與肥胖有關。在每個參與研究的國家當中,帶有某種FTO基因版本的人,要比族群中其他人平均重了三公斤,出現肥胖的風險也多出一倍。目前,FTO基因的功能以及導致肥胖的可能原因,還完全未知,但該基因與體重增加的關聯,顯示它與體重的調節有關。

然而,基因並非單獨運作;再者,人類的基因在過去幾十年間,大抵上也沒有改變。因此,要為近年來這波肥胖的流行尋求解釋,得更了解基因的變異如何與個人的環境互動而影響體重。某些重要的環境因素顯而易見,好比為了生存而消耗的活動變少了,食物的質與量都增加。至於許多其他的環境變數,就不是那麼明顯,我們的了解也還不足,譬如胚胎發育時期的營養對成年後體重的影響,還有壓力、睡眠不足,甚至病毒感染以及體內良性微生物群落的組成等,都屬於可能影響人體對脂肪調節的額外因素。

不論如何,確認正常狀況下參與體重調節的基因,也讓研究人員弄清楚一些基本的運作機制。此外,追蹤這些基因所負責的蛋白質訊息,通常都會指向許多生理過程的主要控制中樞:腦部,這也不意外。…

【欲閱讀完整的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07年第68期10月號】
TOP
熱門焦點  
棒球剪貼簿
 愛棒球的都快來喔~~這有很多的新聞喔!
訂《科學人》送 近刊典藏三選一!
 「《Time》時代周刊英文版1年54期」「《鳥瞰台灣山》」「飛利浦電子體重計」…..,選購任一方案只要加購349元,可以得到《腦鍛鍊-900個思維遊戲Ⅰ、Ⅱ》套書


前期文章 全部歷史文章
出刊日期 出刊主題
2007-09-20 棒棒揮空,出局!
2007-09-06 總編輯的話-眼球細微跳動洩漏思緒!
2007-08-23 和解共生:生物科學家的宗教觀點
2007-08-09 總編輯的話-面對科學與宗教的衝突
2007-07-26 網路編碼迷蝴蝶

感謝你訂閱這份電子報,下列電子報或許你會喜歡,請勾選
   數位之牆    巴哈姆特電玩報    數位時代    科學人雜誌
   Stuff科技時尚誌    手機GOGO玩樂誌    iThome產品技術報    PC Office電子報
我要訂閱這份報紙» 我要取消這份報紙» 訂報說明
.本電子報內容由 科學人雜誌 提供
.關於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欲轉載請聯絡 service@sa.ylib.com
PChome ePaper 電子報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聯絡 客服
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105號11樓 ,TEL:(02)2708-8038,FAX:(02)27094848。
刊登廣告個人連結企業合作隱私權聲明關於PChome徵人
網路家庭版權所有 Copyright PChome Online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