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04

VW BORA 2.3/1.6 福斯基因寶寶!

總發行量: 8060932
2001-06-15
每週 五 出刊


網路家庭
有料電子報
媒體電子報
商業電子報
個人電子報

新報到
 
鄭弘儀財經專欄

公職人員功能效率
的省思


鴉片 PDA電子報

Palm與WinCE雙效
合一,華文世界最
具份量的PDA情報



呼天搶地來一店

找好店?不必一番
寒徹骨,焉能好店
攬滿懷


明天去哪兒玩

天天告訴你哪裡有
好玩的,讓你預先
安排明天的行程!



PC home特區
 
明天去哪玩ㄚ?

追星去?吃美食去
?還是來個HOME S
PA?你要的生活通
通在這裡,訂閱再
加送冰杯或魔布!



9期破天荒999特大
優惠!

享受《 Smart理財
》就是現在!


慶祝PChome Shopp
ing 週年慶(超人
氣數位相機熱賣中
! )

200萬畫素超人氣
數位相機大打價格
戰!現正熱賣中!




訂閱╱取消電子報
請輸入您的 E-mail

PChome Shopping
旅  遊
訂 雜 誌
訂 報 紙
上網時數
數位相機
網址登記
遊戲點數
 ◎通信廣場◎數位相機館◎雜誌訂購
 ◎畢業表白專區◎買PDA◎資訊情報管理班
VW BORA 2.3/1.6 福斯基因寶 ... 呼天搶地來一店!
廣告
─ 內容索引 ─
─ 精采內容 ─

【新車報導】

VW BORA 2.3/1.6 福斯基因寶寶!

基因工程學的研究進展快速,人類似乎已經開始〝想〞扮演上帝的角色。繼複製羊桃莉以基因複製技術獲得成功之後,近來生物科技又有新的話題,美國科學家在日前擷取了三個「父母」的優生基因,孕育出一個完美的「基因寶寶」。

這個熱門話題正好可以和本文的主角-福斯Bora做一個聯結。

「標達」總經理林欽松在5月中旬的福斯Bora發表會中就表示,Bora正是福斯家族優生學下的產物,它擷取了Passat的豪華、Golf的動感,以及New Beetle的設計創意,也就是說它是一個集三種車款優點於一身的優生「基因寶寶」。

總代理首批引進Bora有2.3升與1.6升兩種車型,預售價分別為115萬及79.8萬。這一對Bora兄弟,有各自的市場定位與特色:Bora 2.3動力充沛,運動化風格濃厚,適合喜愛操控快感的買家;Bora 1.6則以平實的價格,滿足喜愛高品質德國車的預算型買家需求。

• 1. 造型與設計

還記得福斯Jetta嗎?多年前它曾一度是除雙B之外,最受歡迎的德國車。Jetta與其後繼的Vento、Bora都是從Golf衍生出來的三廂四門車,在前總代理「台鳳」剛接下福斯代理權時,也曾引進Bora 2.0升車型在國內銷售,因此,國內消費者對Bora應不算太陌生。

原廠於1998年10月發表的Bora,相較於前兩代的Jetta與Vento,Bora在外觀上已與本尊的Golf有更多的不同。而這也正是福斯的用意,他們不希望人們再將Bora與Golf聯想在一起,而將Bora定位成一款級距介於Passat與Golf之間的中小型房車。

Bora在車頭造型部分與Golf的差距,比前兩代車款更大。最明顯的就是Golf的橢圓形大燈已經換成方燈,水箱護罩雖還是橫柵式設計,但是開口面積加大,橫柵數也從兩道增加到四道,當然,上頭還是嵌鑲著特大號的VW廠徽。引擎蓋上的突起摺線,延伸到水箱護罩使其更加突出,而一體式大燈內成直式配置的兩個小圓方向燈,設計頗具創意。

車尾造型部分,Bora要比Jetta與Vento看起來更具整體感,自B柱之後向下傾斜的車頂輪廓,與C柱、後擋風玻璃與行李廂連成一氣,不再給人這截尾廂是後來才加上去的不協調感。

由於定位不同,2.3升與1.6升車型在外觀上也略有差異,例如2.3升車型的水箱護罩與前後保險桿護條、車側護條,都較1.6升車型增加了鍍鉻飾條,而胎圈也由195/65R15升級到205/55R16的鋁圈與較低扁平筆的輪胎組合。

整體來說,Bora的造型風格已與Golf有明顯區隔,感覺成熟穩重,像部小Passat,內斂且深具質感。

• 2. 動力性能

1.6升車型所搭載的1595c.c.直四SOHC引擎,與Golf 1.6為同一具引擎。這具福斯行之有年的1.6升引擎在2001年式做了些改良,雖然仍維持每汽缸兩汽門的簡單構造,不過,在改採電子式油門、可變進氣歧管,散熱系統也改成電子式節溫器後,這具引擎在動力輸出上略有提升,最大馬力從100匹增加到102匹,最大扭力則從14.8公斤米小漲至15.1公斤米,扭力輸出峰值轉速不變,仍為3800轉。

別小看這樣的帳面輸出數據,其實際的動力輸出表現與輸出品質,對於非性能取向、而是設定為都會小型房車的Bora 1.6來說,可是恰如其份。

我們在陽金公路金山到小油坑這段山路測試其性能,在剛起步時輕快的油門反應,及不感到重拖的起步加速感,已經讓我們對它有了相當好的第一印象。在乘坐三人的情況下連續山路上坡,這具8汽門引擎低轉速高扭力的輸出特性,一點也沒有氣竭之感。而這具引擎的運轉精緻度也頗具水準,相較於同一天試駕的2.3升車款VR5引擎那獨特的運轉聲頻,Bora 1.6即使在高轉速奔馳,依舊保有相當的運轉水準。1.6車型配備的四速自排變速箱,Kick down反應也頗快,油門重踩到底感覺像開啟了一段Kick down開關一般,降檔再加速反應略晚個半秒就出現。

低轉速大扭力的輸出特性,使Bora 1.6相當適合於都會行車環境,而頗具水準的運轉精緻度,則更讓動力輸出表現加分。

2.3升VR5引擎是Bora車系動力系統的終極版本,最大馬力170匹,最大扭力22.5公斤米。Bora搭載的這具2.3升VR5引擎,也是經過大幅度改良的型號,引擎科技層次相當高,除了如同上述1.6升引擎改採電子式油門、電子節溫器、可變進氣歧管等設計之外,還採用可變進排氣汽門正時設計,放眼車壇能具有同等技術層次的引擎,絕不會超過五具。經過這些修改,其動力輸出較舊款2.3升VR5引擎(150匹/20.9公斤米)大幅提升。

一發動Bora 2.3,就會感受到VR5引擎特有的運轉頻率,藉由可變進氣歧管設計之助,22.5公斤米的最大扭力在不算高的3200轉就能全數發揮,即使車重比1.6車型重了近130公斤,但一起步加速,仍能感覺到極為充沛的動力輸出力道。在與測試Bora 1.6的同一段連續上坡山路上,2.3優異的動力輸出展露無疑,在1.6車型需Kick down降檔以獲取較大扭力供爬坡的路段,Bora 2.3憑恃著充足的扭力輸出,氣定神閒的一路衝上坡頂。

換成在一般道路高速奔馳,這具2.3 升VR5引擎在中高轉速域亦有飽滿的再加速力道,雖然運轉聲浪也相當明顯湧現,但對於許多駕駛者來說,那不是噪音,而是相當悅耳的迷人聲浪。

在引擎運轉全程,引擎監理系統會判斷檔位、油門深度、引擎負載狀況、引擎轉速等條件,決定何時開啟可變進排氣汽門正時與可變進氣歧管(在高轉速時,進氣汽門提前開啟、延後關閉,以獲得更充足的空氣,而引擎進氣則由較短的進氣歧管吸氣)。而與一般可變汽門正時只更動進氣汽門正時非常不同的是,Bora 2.3的VR5引擎,其排氣汽門正時也可隨狀況調整。

Bora 2.3所配備的Tiptronic五速手自排變速系統,昇降檔反應都相當迅速,在手動換檔模式下,檔檔都能拉到6500轉紅線區,引擎監理系統才會介入強迫換檔,因此,這套變速系統能相當忠實的貫徹駕駛者的意志,不會在駕駛者不想換檔時,突然〝自動〞換檔。

原廠所提供的〝0∼100km/h〞測試數據,Bora 1.6需13.5秒,而Bora 2.3則較其快上4.3秒,只需9.2秒就能擺平0∼100km/h。

• 3. 操控性與行路性

Bora採用的是福斯集團小型車所共用的A底盤,其懸載系統沿用了前麥佛遜柱式圈簧、後拖曳臂加扭力樑的設計,不過原廠表示車體剛性較Golf要增強25%,以提供更加的操控與行路表現。

本車的懸載設定仍是德國車典型的硬調作風,操駕起來十分紮實而有Q度。在高速過彎時,車身的側傾雖有,但動態容易預測,車身穩定性相當不錯,尤其是在連續急彎時,車身回正速度很快,不會有多餘的左右搖晃情形發生。

Bora的底盤表現是介於Passat與Golf之間,比Golf沈穩、而比Passat靈活。

雖然懸載設定相當硬朗,但是Bora的行路表現仍十分優異,紮實的底盤搭配Q調的懸載,來自路面的震動都能有效的被吸收化解,而優異的組裝品質,也使Bora在通過不平路面時,不會有令人感到不適的車室內裝共振產生。

Bora稍不足3圈的左右死點以及適中的動力輔助,使Bora的方向盤有相當準確、直接的轉向反應,而路感的傳遞也相當清晰。

2.3車型的真皮包覆方向盤不論是盤緣粗細或是包覆皮革的皮質、縫工,都讓人愛不釋手,握感頗佳。此外,其跑車式座椅的包覆性與支撐性,確實也比1.6升車型再好上一級。

為了應付強大的動力輸出,Bora 2.3的煞車系統也比1.6升車型更加強化,前後煞車從1.6升車型的前通風碟、後實心碟升級為尺碼加大為前312mm的通風碟、後256mm的通風碟。此外,2.3車型除ABS之,還將EBD、ASR循跡防滑控制系統列為標準配備,在試駕當天整天都下著雨的陽金公路上,確實體會到Bora 2.3這些電子輔助配備,所能帶來的穩定的煞掣表現以及循跡性能。

• 4. 車廂品質與配備

從Bora的內裝格局,可以明顯感受它與Golf的濃厚血緣關係,內裝、儀表、控台組件,幾乎都移植自Golf。不過,福斯設計師在晚了Golf一年推出的Bora車上,還是對內裝細節部分做了一些修改,使其更符合Bora的房車定位。

例如配置於控台上的四組空調出風口,在Bora上已經改成New Passat車款上那可完全緊閉、有如「防颱板」造型的出風口設計;乘客座的氣囊也設計成隱藏式,控台表面得以維持平順簡潔。至於控台上端到擋風玻璃部分組件,表面則改採如同高爾夫球球面般的設計,不但看起來頗有設計感,也能避免前擋反光。

車格定位不同,引進的兩種車型在內裝部分,有頗明顯的差異。坐進Bora 2.3車室,內裝以全黑色調營造個性化風格,車內門飾板、座椅、方向盤都包覆黑色皮革,特別是座椅部分,Bora 2.3還改配備跑車式座椅。另外,在儀表板部分,2.3車型兩大兩小的儀表還如同New Passat一般,增加了鋁質色澤外框,搭配Bora藍色儀表光,科技感十足。而為了營造豪華感,2.3車型配備木紋飾板。

Bora 1.6的內裝則以上黑下灰的雙色調搭配,皮椅也採淺灰色皮革包覆,車室感覺明亮寬敞。儀表板並未如2.3車型加上鍍鉻框,感覺較為平實,而中控台、車門飾板上所配備的飾板,也不同於2.3車型,採用網紋表面的鋁質飾板(在過去Passat 1.8T上亦曾出現)。

不論是哪一款車型的內裝,都呈現出極高水準的用料及組裝品質,即使是報價79.8萬的入門車型,德國車一貫的高標準依然沒有打絲毫折扣。雖然Bora沒有國產房車花俏至極的配備陣容,但它的用料及組裝品質,是國產房車所不能及的。您在車室內待的越久,越能感受到其優異的質感與作工。

另外,原廠亦相當重視安全配備,例如Bora將前座雙氣囊、ABS+四輪碟煞列為標準配備,還可選配車側氣囊(1.6升車型亦不例外),而Bora 2.3更配備了EBD電子煞車力道分配系統、ASR循跡防滑控制系統、自動緊縮安全帶等安全配備。

而在車室空間方面,Bora的頭部空間極為充裕,雖然其軸距僅有2513mm(國產小型房車軸距平均已有2600mm的水準),但是透過相當優異的空間規劃,雖略不及國產小型房車的空間水準,但仍然有不錯的空間表現,後座乘客膝部到椅背,仍有15公分左右的空間。

• 5. 總評

Bora在整體質感與精緻度上,要比以前的Jeeta或Vento進步了許多。相較於同價位的國產或進口車對手,Bora的產品力絲毫不顯遜色,C/P值極佳。國內車價在80萬元級距的歐系小型房車,福斯Bora 1.6是唯一的一部。對於重視品質更勝於華麗配備的務實型消費者而言,Bora 1.6是極為難得也是僅有的優選車款。如果您是歐系性能房車的愛好者,Bora 2.3 VR5,更是一定要列入購車候選車單的一部好車。


 

▲Top



廣告
  • PC home電影院
    盧貝松新作『企業戰士』送你PUMA紀念鞋、紀念T恤…

最親近的Dream Car PEUGEOT 206CC 1.6(A)

入主敞篷車是許多人們的夢想,但是,這個夢想通常都因過於高昂的代價而變的遙不可及,令人只能望車興嘆,無緣一親芳澤。
直到206CC的出現……
似乎夢想真有實現的一天。

由於進口時程安排的原因,206CC車款先期只有2.0升手排車款先行上市交車,而1.6升自排車,則從四月起正式上市。

206CC 1.6採用與206掀背車款相同的TU5JP4引擎配置,1587c.c.的排氣量,能發揮出110匹馬力及15.0公斤米的扭力輸出,雖然扭力峰值落在4000轉左右的中高轉速域,但事實上這具引擎在3000到5000轉之間時,就已有超過95%的14.3公斤米的扭力湧現,所以儘管本車經過車體結構的加強工程,車重較掀背車款大幅增加了近200公斤的車重,而成為1177公斤,但實際駕馭時仍能發揮不錯的加速性能,再配合電子油門的加持,藉由電子訊號的傳遞取代傳統的鋼索構造,油門反應更為靈敏輕快。

前麥佛遜、後拖曳臂的懸載,配合強化過後的車身結構,雖然沒有如2.0升車款一般,搭載著206 S16相同等級的懸載,但仍屬硬朗的避震器阻尼設定,讓206CC仍保留著206車款原本就已經相當犀利的操控特性。在北部濱海公路高速馳聘時,1.6升引擎表現出的力道十分充沛,配合相當〝聰明〞的AL4四速自排變速箱,只消手指在排檔座上輕輕一按,將其設定在「S」運動換檔模式,便能立即體會到轉速直拉至5000轉才向上升檔的刺激快感。遊走於雙線道的濱海省道,變換車道、降檔、再加速一氣呵成,很有作為一部鋼砲小跑車的味道,十分有趣。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本車強調雙門/敞篷的混合體,但由於本車在沒有〝完整〞車頂結構的先天不利條件下,當車輛行經坑洞或崎嶇路面時,所產生的震動便會藉由車體傳達至活動硬質頂棚,容易產生組件磨擦的異音。而且車室的氣密性表現也不如一般房車,時速超過80公里以上,車側後窗玻璃接縫處便產生〝噓噓〞的風切聲。這樣的結果讓人對於〝硬頂敞篷〞的表現,似乎不是那麼的滿意,而感到有些失望。

但這是缺點嗎?

筆者認為不是,蓋因為206CC畢竟還是一部敞篷車,這些要求對它實在是過於苛責,開篷奔馳才是它最美的一刻,況且以它百萬不到的低廉售價就能擁有與朋馳SLK相同的電動硬頂,上述的缺點,只能說是瑕不掩瑜。

在配備上與2.0升車款略有不同,煞車系統採用前碟後鼓配置,輪胎尺碼也只有185/55R15,所幸雙氣囊及ABS等安全配備仍一應俱全,而與車身色彩相配且採雙色設計的跑車座椅雖然採布面質料,但做工及造型質感極佳。

一部Fun Car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外型酷炫無比?性能卓越出眾?能見度有如稀世珍寶?還是必須價值連城……?不難想像,上述的這些條件都是成為一部Fun Car所需具備的特色。但如果有一部車能將上述的四個條件中,同時具備其中的三項,而且把最惱人的價格因素摒除在外,那麼它是否就成為了一部〝Dream Car〞呢?206CC似乎蠻符合這個條件的!


 

▲Top


【好康買車報】

台灣NO.1-汽車購買指南二十歲生日快樂


• 也是前言

高中畢業之後就決定再也不要穿藍色牛仔褲了。

上禮拜有一天,在攤子上撿了一條一百九的藍色牛仔褲,莫名其妙地又穿起來。那個褲子緊繃在屁股上的感覺很熟悉卻又很新鮮,那兩天不少同事、學生看到我都很驚訝,你也穿牛仔褲啊?!我也故作瀟灑狀輕描淡寫地回一句,二十年沒有穿囉!

其實二十年實在是很長的日子。到底當初為什麼決定再也不穿藍色牛仔褲,我真的是不記得了,但一恍眼就過去的二十年,可以讓一個體重六十公斤青澀的工讀生,成長為八十公斤發福的教授,可以讓一個窩在小公寓裡不甚起眼的小雜誌,成長為一個很有規模、很專業的權威雜誌。

噢,我指的是汽車購買指南。

就在我又開始穿藍色牛仔褲的那一天,雜誌社老闆打電話來,說下個月是汽車購買指南二十週年,我是社裡仍在第一線寫作「最資深的工讀生」,要我一定得寫點兒什麼回顧之類的文章。

二十年啦?!這麼快!我和汽車購買指南的淵源也有快十八年的歷史了,的確是該寫點兒什麼祝賀一下。

該寫什麼呢?我在汽購工讀生生涯的故事,已經在1999年12月號,千禧年前最後一本汽車購買指南刊載過了。再逼迫自己一下回想那個年代吧,那時主流報紙只有三家,電視也只有三台,稿子得寫在十行稿紙再送給打字小姐打字,沒有人聽過什麼叫做網際網路、多媒體,汽車購買指南一路走來,許多現在看起來稀鬆平常的做法,在當時汽車購買指南可都是國內汽車雜誌的先驅、創舉。

Mmmmm,這裡就來整理一些個人印象中-完全是主觀認定,沒有任何科學考據-汽車購買指南之台灣NO.1吧!

• 台灣NO.1之一,汽車購買指南是國內第一本本土汽車雜誌。

年輕讀友們可能很難體會當年篳路藍縷的狀況。1980年初期國內汽車市場剛剛萌芽,沒記錯的話,汽車購買指南是唯一一本本土汽車雜誌,那時候市面上看得到的中文汽車雜誌,只有另一本香港發行的汽車雜誌。在汽車購買指南之前,有沒有過其他的本土汽車雜誌,其實我也不確定,不過當時並不活絡的汽車市場,國產車沒有幾部,又十年如一日很少改款,進口汽車關稅高得離譜,沒幾個人買得起,想必之前辦汽車雜誌也不見得活的下去。

然而那也是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二十年後的今天,家家戶戶都擁有汽車,汽車市場爭奇鬥艷,各種本土汽車雜誌更是百家爭鳴,當年汽車購買指南作為台灣NO.1,還是要佩服老闆的眼光和遠見!

• 台灣NO.1之二,汽車購買指南是國內最長命的汽車雜誌。

您說,廢話,既然是第一本汽車雜誌,當然也是最長命的嘍!

不過二十年來國內汽車雜誌市場潮起潮落,確實有不少汽車雜誌出現了又消失了,連痕跡都沒留下。而汽車從炫耀財富的奢侈品,到玩家改裝的玩具,到民生必需的代步工具,國內的「汽車文化」也逐漸成熟。汽車購買指南的長壽,個人認為和其一貫成熟、穩健、務實的風格有關。汽車購買指南,well,這個名字既不酷也不炫,不帥氣又不飄逸,其實是土得可以的名字,二十年以來卻一直是國內汽車雜誌界最能給人信賴感的金字招牌。

• 台灣NO.1之三,汽車購買指南是最密切追蹤國外訊息的汽車雜誌。

對於汽車專業雜誌來說,美國、歐洲、日本的訊息是非常重要的。不過〝最密切追蹤國外訊息〞這句話講起來好像怪怪的,現在是全球化的時代,電腦打一打,世界各地的資訊都來了,誰不密切追蹤國外訊息?

還是要設身處地在那個資訊的蠻荒時代,用過去式來講這句話。當時雜誌社裡少說訂了十幾二十份世界各地的汽車雜誌,英國、德國、日本、美國都有,每次老闆出國回來,也都像寶貝似的捧著大堆國外買的汽車雜誌或書籍。且當年對「翻譯版權」幾乎沒有什麼要求或限制,雜誌社裡的編輯或工讀生最主要的工作之一,便是閱讀、消化、翻譯並整合這些國外資訊。這段以消化整理並翻譯國外文章為主的時期,我覺得對汽車購買指南的成長、成熟其實也蠻有影響的,編譯的工作除了將這些國外資訊二手傳播給汽車購買指南的讀友之外,也著實從這些汽車先進國家的專業雜誌中學習不少,進而逐步建構、發展成汽車購買指南自己的風格。

• 台灣NO.1之四,汽車購買指南是國內最早提供汽車市場分析的專業雜誌。

早期各國產車廠的志願是要提升「自製率」,國產汽車雜誌的志願則是要提升的「自寫率」,在翻譯外國雜誌文章之外,創造一些本土化的報導。汽車購買指南既名為「購買指南」,國內汽車市場的分析必定是重點。

現在每天打開電視,股市名嘴的盤勢分析,各種線形圖、走勢圖琳琅滿目。翻翻十幾年前的汽車購買指南,咱們也早就有這些玩意兒啦!聽聽這些標題:國產車價位分析,進口車市場分析,50萬~80萬主管座車全盤分析,百萬名車市場分析,林林總總各式各樣的圖表,嘿嘿嘿,可都是當年咱們這些工讀生嘔心瀝血的傑作呢!

• 台灣NO.1之五,汽車購買指南是國內最早作試車報告的專業雜誌。

OK,汽車專業雜誌寫試車報告,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兒。不過汽車購買指南牌子最老,1983年出的第五期雜誌,便有辜耀倫辜佬的Benz 190E國內試車報告,說是台灣NO.1,沒人反對吧?!

要寫好的試車報告,老牌其實是很重要的。受到場地、設備、量測技術以及試車時間等各方面的限制,事實上一直到今天,國內汽車專業雜誌仍然很難做出如國外雜誌般有完整客觀測試數據的試車報告,開車兜一兜寫出來的心得,可能只能叫做試車〝印象〞而已。這樣的試車報告的價值,的確和試車手是否老牌、見識夠廣與否成正比。自己在美國當留學生時,也偶而應老闆要求到美國當地汽車經銷商試開其最新車款,但是自己開過的車子種類不多,寫出來的試車報告就很膚淺、彆腳。而和我同期工讀生出身,至今已是汽車購買指南台柱的林大維兄,經手過的車種何止上千,好壞一試便知,寫出來的試車報告自然有其專業性。

• 台灣NO.1之六,汽車購買指南是國內汽車技術專欄專業水準最高的雜誌。

汽車究竟是有些機械專業的東西,文科、新聞系出身的編輯,對機械專業不見得能夠很快進入狀況,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機械科系畢業的,在國內似乎又很少專職作雜誌,所以從機械專業的眼光來看,國內的汽車雜誌的內容可能往往熱鬧有餘,深度卻還嫌不足。

如果您能接受我以機械博士、教授的角度做個見證,汽車購買指南是國內汽車技術專欄專業水準最高的雜誌。從最早辜耀倫先生的「The Professional-為您邀請專家」,到後來楊哲倫大俠接手的「Q&A」,車狂專欄、林智良專欄、油狂專欄、史丹福專欄(嘿嘿嘿!),汽車購買指南始終保持著專業水準很高的汽車技術專欄。

• 台灣NO.1之七,汽車購買指南是最早注意到網路媒體的汽車雜誌。

網際網路的出現,帶來了媒體大革命,所有的〝傳統媒體〞-電視、報紙、雜誌,都必須要自我調整來因應這項變革。國內汽車雜誌界最早注意到這項趨勢的,答對了,汽車購買指南。1995年,國內最老牌的入口網站蕃薯藤都才成立沒多久,汽車購買指南便做了網路雜誌的企劃和評估,社裡全體同仁並遠足到某大學上了一天網際網路介紹課程。不過這個案子當時最後評估結果,老闆認為網路雜誌的成本、風險過高,也不符合汽購讀者群的閱讀習慣,企劃案便無極而終了。

這項台灣NO.1倒是段秘辛,可能老闆都不見得記得。我為什麼記得呢?因為當時網路雜誌的企劃案就是我作的,網際網路介紹課程還是我的研究生上的。後來看到網路媒體風起雲湧,想到這一段不免也覺得有些可惜,汽車購買指南本來可能是台灣最早的網路雜誌的。這個企劃案沒有成功的關鍵是,老闆當時問我一個問題我答不上來:如果讀者可以免費在網路上看到雜誌的文章,誰要花錢買我們的雜誌呢?

直到今天,許多人還是回答不出這個問題。所以網路產業逐漸泡沫化。可能又得佩服老闆的高瞻遠矚。這樣講會不會太狗腿了一些?

• 台灣NO.1之八,汽車購買指南是國內第一個膽敢舉辦COTY〝Car of The Year〞選拔的雜誌。

汽車購買指南辦COTY是這幾年的事兒,其實我對整個來龍去脈並沒有很深入的了解,不過幾年前當我接到邀請擔任COTY的評審時,對於汽車購買指南膽敢觸犯這長久以來的禁忌,硬橋硬馬地把每部車子分數打出來,名次評出來,不怕被丟雞蛋抗議,不怕被列為廣告拒絕往來戶,確實嚇了一跳。

對我來說,這件事兒有兩個意義,一是汽車購買指南已經累積了足夠的公正性和權威性,能被接受主辦這樣的活動。二是汽車購買指南希望能夠堅持其〝購買指南〞的社會責任,而非一昧鄉愿地〝隱惡揚善〞。

所以或者我該說,十分佩服?

• 台灣NO.1之九,汽車購買指南為國內汽車雜誌同業培養了最多的人才。

有時候在書報攤上翻翻別的汽車雜誌,會看到不少熟悉的名字,過去在汽購的老同事,現在在其他汽車雜誌擔任要職。不曉得老闆是否有有什麼特別的感想,不過這種現象在所有的行業都會發生,與其用〝跳槽〞、〝挖角〞的角度來看待,不如想成汽車購買指南為國內汽車雜誌同業培養了許多人才,共同耕耘這塊園地,而汽車購買指南老大哥的經驗和影響力,也持續在同業間擴散。

這樣露骨的歌功頌德,不曉得其他同業會不會群起抗議?!

• 台灣NO.1之十,汽車購買指南是我認為最棒的汽車雜誌。

好吧,我承認這一項是為了湊足十項台灣NO.1硬坳的……,不過我還是得說聲:
汽車購買指南,二十歲生日快樂!

▲Top

追星、美食、玩樂攏ㄉㄟ這!
呼天搶地來一店>>小氣美食料理全報導!
明天去哪玩?>>追星玩樂行程完全大曝光!
My HOME採購情報>>超流行雜貨搶先報導!
有料特惠價實施中!再送冰杯、3M魔布超值贈品!

呼天搶地來一店
(一年156期,定價499元,特惠價199元,正式發刊時間:2001.06.19)
明天去哪玩?
(一年312期,定價499元,特惠價99元,正式發刊時間:2001.06.19)
My HOME採購情報
(一年156期,定價499元,特惠價199元,正式發刊時間:2001.06.01)

本電子報內容
汽車購買指南雜誌 提供
若有任何疑問,或欲轉載請聯絡

service-carguide@epaper.com.tw

PC home ePaper 電子報 版權所有
未經確認授權,嚴禁轉貼節錄
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 218 號 B1
TEL: (02)2378-1089 FAX: (02)2378-7719
常見問題   訂閱/取消   ePaper服務中心   暫停/恢復發送    更改訂閱信箱    ▲Top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