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04

猛虎出閘 雙渦輪全開的Audi RS 6

每週 五 出刊  |  2002.08.09  
 



汽車購買指南電子報
本報內容由 汽車購買指南雜誌 提供




內容索引




活動快報

 新車報導 

猛虎出閘 雙渦輪全開的Audi RS 6

• 四環車廠新兵器、跑房車史生力軍

為了能和同樣流著日耳曼血緣的雙B相抗衡,才剛在24小時法國利曼耐力賽中完成三連霸佳績的奧迪車廠,推出了令全球性能迷買家所期待的的RS6。就像是那M字輩的BMW車款以及朋馳車系中的AMG車款一樣,繼2000年所推出的RS4之後,全新RS6延續了奧迪〝Renn Sport〞競技部門的精神,重新立下了跑房車的新標竿。一反RS車系只推出五門旅行車的傳統,奧迪設計師為RS6設計了四門房車和五門旅行車款兩種版本,如此一來買家將擁有更大的選擇,不必在性能與便利性中做下痛苦的抉擇。

嚴格說起來新款RS6的外型與上市近兩年半的S6車款十分相近,除了原S6車頭上方格狀水箱罩已改為更威猛的蜂巢狀設計外,在低深的前保險桿下方兩側也鑲崁了兩具鹵素霧燈。最能讓人一眼認出RS6的地方,就是為能塞入原廠19吋巨胎的加大輪拱,這樣的設計頗有畫龍點睛之效,使原先沈穩內斂的風格煞是多了些許肌肉線條。而車尾部最大的改變莫屬其全新設計的後保險桿,設計師採用了與車頭相呼應的方式,補上了蜂巢狀飾版,在經過兩側橢圓型排氣尾管的襯托,更顯霸氣威猛。值得一提的是,位居兩隻排氣管中央那看似不起眼的的擾流板,則有助於車底真空帶的形成,在時速200公里時可產生50公斤的下壓力,這對於喜愛高速飛馳的車主來說,無疑是另一項穩定車身的最佳利器。

精緻高質感的內部空間向來就是奧迪車款的特色,打開RS6的車門,所映入眼簾的是兩張由Recaro所代工的真皮座椅,不但包覆性佳且皮質精細。視線前方的儀表雖然是取材於S6設計,不過所有行車資訊都整合於顯示屏中,再加上那以碳纖飾板所包覆的中央控台與電動可調真皮跑車方向盤,面對其餘強敵的比較,RS6可說是一點也不遜色。

• 零至一百公里只要4.7秒,狂猛動力隨傳隨到

相較於純種性能取向跑車如保時捷在空間上的不足,RS6對於容納下五位乘員及行李可是一點都不用擔心。在動力方面,RS6仍然採用了奧迪車廠所傲視全球的每汽缸五汽門的設計方式,同時委託那從1999年後即納入奧迪車廠旗下、同時精通各級競技用引擎的〝Cosworth Engineeing〞,將一具搭載於現行S6車款上的V8 4.2升引擎,重新調教後便搭載於RS6車身上。厲害的是,工程師並未施以擴缸將排氣量加大的手續來換取馬力,而是施以強化並修改汽缸頭、曲軸輕量化以及凸輪軸強化施工的技術,為RS6重新打造出一顆強有力的動力心臟。

當然,渦輪增壓技術的運用才是奧迪拿手好戲的開始。透過先進的Bosch ME7.1.1監理電腦的嚴密控管下,引擎燃爆後的廢氣混和上來自前保險桿後方兩側進氣冷卻器所提供的大量新鮮空氣,便成了這顆V8引擎的最佳饗宴。兩具KKK K04渦輪增壓器在急速吹鼓下所產生出最大0.8bar增壓值,造就出只需5700轉,就可產生較那性能已屬上乘的S6還要多出約110匹馬力的最大450匹馬力輸出,原廠公佈的加速度則指出由靜止到100公里只消4.7秒便完成,就算持續到200公里也只需17.6秒即可搞定。

當然,這具引擎的必殺技還不只於此,奧迪車系中引以為傲的渦輪扭力高原技術,到了RS6依然繼承了這優良的血統,只要引擎保持在1950轉到5600轉之間,車主皆可輕鬆獲得高達57kgm的超高扭力輸出。換句話說,輕踏油門後不論轉速落在何方,車輛都有相當充足的再加速性能。這也難怪帶動起1840kg的車身,RS6卻能在3.1秒內輕鬆由80加速到120公里。事實上這樣的表現已足以讓一票所謂的超級跑車在路上追的是滿頭大汗且氣喘如牛了。

其實RS6身上的那兩具渦輪增壓器在2000轉時即可發揮實力,渦輪遲滯幾乎不存在。搭配上原屬於其老大哥A8旗鑑版W12上的一具ZF五速自排變速箱後,所釋放出的動力不但強大而且平順,每換一檔就持續向表底標示的310公里探索,持續加速力道可持續至6500轉的紅線區域也不曾懈怠。此外,這套變速系統除了配有能以排檔桿控制前升後降檔的Tiptornic手自排系統外,這次更將〝類一級方程式賽車〞可右升、左降檔的撥桿式變速系統一併整合在方向盤後方,奧迪車廠擺明了就是要給車主最佳的操控樂趣,好好享受一下頂尖賽車手的待遇。

• 電子輔助樣樣來、煞車制動一等一

雖然說奧迪原廠將速限設定在250公里,但目前任職於Audi Quattro研發部門的首席工程師Stephan Reil則明確的表示,對RS6身上的那具V8 4.2引擎來說,別說是280公里,如果路況條件許可的話,以305公里巡航也不成問題。

但考慮到市售街胎所能承受的最大極限問題,原廠終究還是將Vmax via電子限速器設定在250公里做終。

當然想要有優異的高速動態表現,徒有一顆強悍的動力心臟是不夠的,RS6依然沿用了奧迪車系中鼎鼎大名的〝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來驅策腳下那四條255/35 ZR19 Continental Sport Contract Tyers原廠配胎,為的是讓RS6能毫無懼色的面對各種乾濕條件不同的路況。再加上奧迪最新開發的DRC動態穩定控制系統的加持,懸載系統會依據車輛操駕時所產生的側傾,透過液壓系統的作動,使得減震阻尼自動調整至最佳最佳狀態,不但能將車輛側傾抑制到最低,同時還能精準的傳遞車輪所行經的路況。

其實傳統奧迪車款的懸載,向來除帶有歐系房車的紮實風味外也較略偏硬調,這套新系統反倒讓RS6的行路演出更加流暢快意。更不用說那一牛車的電子系統如ABS防鎖死煞車系統、EBD電子煞車力道分配器、EDL主動煞車控制加電子差速鎖定及ASR自動防滑控制系統,全都整合在行控電腦中加以運作,為的是呈現出最中性的的轉向特質,車主將可輕鬆的將RS6的潛能釋放。

當然跑得夠快也要能沈穩的停下才行。負責將這輛勁駒煞停的是由義大利名廠Brembo所代工生產的制動系統。踩下煞車後,前對向八活塞及後單活塞的輕量鋁合金卡鉗,立刻夾緊前345mm及後330mm的通風碟盤。雖然在動力輔助下煞車踏板的回饋力道只能算是中等,但強大的制動力卻已將車輛停妥。就原廠所公佈的數據看來,RS6由時速100公里煞停的時間只要2.6秒即可,這樣的成績對一輛1840公斤的跑房車來說是可圈可點的。

看完這篇報導,相信不少國內多金買家最想知道這輛預計今年九月在英國推出的勁駒,到底何時會在台上市。

由於台灣奧迪車系的代理權才剛由永業集團移轉至太古集團手上,有鑑於整體市場考量,在今年年底以前不會導入像RS6這樣的稀有車款。不過,手腳快的貿易傷則可望在年底以前先行引進,報價大約會在500萬元上下。


MR樂趣的延續 Porsche Boxster S

於1996年九月發表,到1999年換裝2.7升引擎並首度追加S車型的保時捷入門車款Boxster,為了能再度提醒多金車迷們中置敞篷跑車的駕馭快感,保時捷將旗下著名的雙座敞篷跑車Boxster及性能版Boxster S於今年6月底施以小改款動作。事實上這並不是因有強敵環伺下而被迫做出的改變,只是隨著新鮮感的流逝,車廠除期望藉由外型上的修改來刺激市場買氣外,同時也重新拉抬Boxster車款的魅力,使這輛多金公子哥們最易取得的保時捷入門獵豔利器,再現鋒芒。

一眼望去,改款後的車身線條造型並未有多大改變。最顯著的區分點乃在於前、後保險桿的重新設計。原本那較為空洞的前保險桿散熱進氣處在設計師的巧思下,於左右兩側各加上兩片橫柵,而Boxster S更是連中央區段都採橫欄設計。保時捷原廠宣稱這支新的保險桿能提供更佳的撞風效應給放置於前方的散熱系統。當然不容置疑的是,改款後的造型更加霸氣,同時增添了幾分侵略性格於這輛以操控著稱的雙座敞篷跑車上。

而車尾部份的線條則保留了Boxster一貫的韻味,除由紅黃搭配轉為紅白配色的尾燈組外,時速達120公里時自動升起的後擾流翼,再加上位於中置排氣管上方的Boxster字樣,使改款後的Boxster有著十分性感的車尾曲線。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新設計的軟篷有更佳的隔音效率外,具有除霧功效且多層加膜處理後的後窗玻璃,更能擔負起車體擾流與穩定車身的功效。

至於改款後的動力設定,性能版Boxster S仍然維持一具水平對臥六缸的3.2升水冷式引擎,除了採更耐用的全鋁合金鑄造外,身為中央監理電腦的Bosch Motronic ME7.8也盡責的指揮著可變凸輪軸的高速運轉,造就出6200轉時可輸出260匹最大馬力以及4700轉時的最大31.56公斤米扭力輸出。而入門版Boxster 身上所搭載的2.7升水平對臥六缸引擎,也有6300轉228匹最大馬力與4700轉26.5公斤米的成績表現,雖然漲幅並不高,但扭力輸出卻因為調教得宜而可提前到達峰值,對於性能展現也有正面的助益。

可惜的是,小改款後的Boxster在車重上竟增加了25公斤之多,導致加速成績上未有明顯進步。若就Boxter S在衝刺上的終極表現看來,在搭配手排變速箱的輔佐下,其〝0∼100km/h〞加速可達5.7秒之譜,這可算是維持了應有水準的表現。雖說動力上未有太大的躍進,不過引擎運轉的相當平順而且輸出線性,高亢的吸氣聲浪搭配上水平對臥引擎在排氣脈衝上的獨特旋律,交織出一部部動人的樂章,相信這可是連百萬級的發燒音響也無法提供的樂趣。

至於底盤的部份,重新調教過的前後麥弗遜支柱式懸載設定,搭配上輕量化前225/50ZR17後255/40ZR17吋車胎,將中置後驅車款那50:50的配重優勢,在動態平衡表現上可說是淋漓盡致的呈現出來。除非入彎的速度相當高,才有可能感受到輕微的轉向不足,否則對於Boxster車系來說,進出彎道根本是一件輕鬆快意的事。

雖說自1996年來Boxster車系在內裝的整體設計上改變並不多,但像首次加入的手套箱、可由中控台彈出的背架、強化冷房功效的出風口以及新設計的三幅式方向盤,在在呈現出保時捷應有的造車水準,當然那取材至996車系上的整合式控台設計也一併移植到新的Boxster車系上,像廣播、CD音響、衛星導航系統以及行動電話,全都可透過一具彩色屏幕加以控制,唯獨電視是你所無法在車上找到的,因為保時捷車廠相信,應該鮮少有人會在這麼一部充滿駕駛樂趣的車上,因為感到無聊而想看電視吧。
 超級比一比 

新生活運動:RV新選擇

• 現代Matrix 1.8 vs. 馬自達Isamu Sport 1.6 vs. 鈴木Solio 1.3

現代Matrix 1.8—進口轎式休旅車。
馬自達Isamu Sport 1.6—國產五門旅行車。
鈴木Solio 1.3—國產單廂式迷你車。


三部外型大異其趣的車款,三種不同的排氣量,三類不同的車輛級距,但是它們卻有共同的特徵:經濟的價位以及多變化的車室空間,非常適合現代人追求戶外休閒生活之需要。

想要以最經濟的價格享受RV生活嗎?本文所介紹的三款車型,皆分別身懷不同程度的RV絕技,特色、車性亦各不相同,希望可以提供準買家作為選購個人或家庭「新生活運動」最佳伴侶之選購參考。

隨著週休二日實施,國人攜家帶眷、呼朋引伴駕車出遊的機會大增。當原本應該是滿是歡樂的悠閒心情,卻因為人員和行李擠在空間不甚寬敞的傳統式轎車之中,加上交通擁擠、舟車勞頓,導致玩興盡失、敗興而歸,豈不俴人大為掃興。

因此,近年來標榜空間充裕、彈性變化的SUV與休旅車等強調RV功能的車款,在國內車市大行其道,也成為近來國內汽車市場成長最快速的級距。

然而多數進口休旅車動輒百萬以上、國產休旅車也要70、80萬起跳的身價,對於社會新鮮人或經濟條件有限的年輕消費族群(含小家庭)來說,負擔有些過於沈重。想要以50-60萬左右的預算買一部乘坐空間充裕、又有多種置物空間變化的新車,還真是有點兒困難。

本文的三位主角:現代Matrix 1.8 GLS、馬自達Isamu Sport五門型以及鈴木Solio,分別代表了轎式休旅車、小型旅行車以及迷你車三種不同的級距。雖然級距不同,但是三車都具備了不同程度的車室空間彈性變化功能,車價也都落在45~65萬的範圍附近。因此,車價及RV功能,是我們我們將三車擺在一起作評比的兩大因素。

既然三車代表了不同的級距,也使得三車各自擅長的特點有所差異。究竟三車的特色在哪兒?消費者又應如何選擇?且看以下的分析報導。

• 造型設計

Matrix 9.5
Isamu Sport 8.5
Solio 9.0

不同的車格與訴求,使得三車的造型與設計可說是大異其趣。

在消費者購車的先決條件中,第一眼的印象是相當重要的,對於這點,Matrix可說是相當成功。本車是以現代旗下小型房車Elantra的為基礎開發而來的轎式休旅車,外觀造型是交由鼎鼎大名的「賓尼法利納設計室」負責,流暢的歐式造型和一般日、韓車系有著相當不同的風格,也讓本車不會有過於笨重的感覺。略低的車身腰線配上大面積的車窗玻璃,讓本車的車室氣氛十分明亮,同時也創造出極佳的駕駛視野。

Isamu是在2000年10月時由323車系經由〝減少配備〞的手法,達到壓低車價目的後所推出的一款平價版入門車型,外型和323差不多,沒有什麼特殊之處。不過,在原廠巧妙地運用行銷包裝之道下,7月時推出一款搭載含前氣壩、車身側裙以及後擾流尾翼的原廠Mazdaspeed空力套件精裝車,讓原本平淡無奇的外型增添不少跑車風格。而內嵌於前氣壩上的大型碗狀霧燈,便成為本車外型上相當醒目的視覺焦點。

走〝Box式〞車身設計的Solio,方方正正的造型與1705mm高頂化的車身輪廓由於一般車高多在1米4左右,所以一眼看上去馬上有著和一般迷你車截然不同的視覺感受,算是比較特立獨行的外觀。車頭上的巨型方形大燈與水箱護罩,讓整體的方盒式造型感更為加強。此外,前後氣壩、車身側裙、後擾流尾翼以及15吋鋁圈,讓Solio呈現出一股動感。再配上原廠特別提供的多款活潑車色,使得Solio在路上行駛時經常會成為鄰車駕駛或路人的目光焦點。

就車身尺碼而言,屬於轎車式設計的Isamu Sport,其4245mm的車長是三車之最,比其他兩車多出22∼67公分之多,當三車擺在一起時,車頭亦明顯地超出許多。而車寬方面,韓國車的車寬通常較寬,Matrix也不例外,1740mm的車寬已達到與三菱Galant中型房車相同的水準,比對手兩車分別多出4.5∼14公分。至於車高,則相當出人意料地由Solio以1705mm拔得頭籌,甚至比Matrix已經包含車頂行李架的高度還要高出2公分之多;而超短的3575mm車長,使其都會停車較易找到〝好塞〞的小停車位。軸距方面,除了屬於迷你車級距的Solio僅2360mm外,其餘兩車都有達到2600mm的水準。

• 動力性能

Matrix 9.0
Isamu Sport 9.5
Solio 9.0

三款車所配備的引擎容積各不相同,1.3升到1.8升都有,變速箱則皆為四速自排設定。而就引擎與變速箱的動力表現而言,說Isamu在三車中是最好的絕不為過。

Isamu搭載的1.6升引擎和福特Tierra、馬自達323等相同,最大馬力及扭力為106匹和14.8公斤米。帳面數字雖不是挺高,但是引擎轉速對於油門的反應卻是相當靈敏,加上變速箱的傳輸效率不錯,輕點油門便可感受到相當不錯的加速力道,整體的加速感亦十分順暢。即使是在台北陽金公路行駛,該動力系統的表現也相當地稱職,無論是爬坡路段或換道超車,都有相當充裕的動力供駕駛人驅策。只是其自排排檔桿的卡榫位置稍嫌不夠明確,當以手動方式撥動排檔桿進行升降檔的動作時,一不小心便會推入N檔而造成小小虛驚。

本次試駕的Matrix 1.8升車型,搭載了一具由現代自行開發的BetaⅡ直列四缸引擎,擁有123匹最大馬力及16.5公斤米最大扭力。由於排氣量是三車中最大者,因此帳面上的動力數據明顯高出其他兩位對手。不過,為了兼顧高乘載時的動力表現,四速自排變速箱的齒比設定較為疏散,造成換檔變速時的頓挫感稍微明顯了點兒,而起步加速的表現比起其他兩位也不是那麼輕快(車重1285公斤為三車之最)。此外,也許因為該試駕車的行駛里程僅500餘公里,當大腳油門將引擎轉速拉高時的聲浪顯得有些粗糙,待經過完整磨合後情況應會有所改善。

Solio搭載原廠代號M13A的1.3升直四DOHC引擎,和師兄Jimny所使用者相同,不過動力輸出略有調降,最大馬力、扭力分別是83匹及11.2公斤米。由於排氣量較小,Solio的帳面動力數據也是最低,但是配上其不到1000公斤的最輕車重以及齒比合宜的變速箱,跑起來算是相當得輕快,無論起步加速或是定速巡航,都是臉不紅、氣不喘。由於排氣量較小,高速行駛本來就不是其所長,當引擎轉速拉高時,明顯可以感受到前方引擎室中傳來引擎正在賣力工作的聲音。一般情況下變速箱跳檔動作相當平順,只有在重踩油門的方式試駕時,才會有較明顯的頓挫感產生。

• 操控性與行路性

Matrix 9.0 (60)
Isamu Sport 9.5
Solio 8.5 (60)

在操控性的表現上,還是以車性最趨近轎車的Isamu的表現最佳。與福特Tierra、馬自達323相同的底盤設定,其操控表現在國產小型房車中早有相當不錯的口碑,較為硬調的懸載,予人十分紮實的感受。相對較低的車高,使得過彎時的側傾幅度是三車之中最小的。精準的轉向反應,也讓本車的操駕感受最為靈活。

Matrix的底盤採用前麥佛遜柱、後多連桿式的結構,搭配四支氣壓式避震器,懸載設定偏向歐式的硬調風格。雖然車高比起一般轎車高出一截,但是偏硬調的懸載有效地將過彎時的側傾情形減至最低程度,在連續彎路上行駛時,車輛相當迅速地恢復穩定狀態,同時也不會讓人有過於搖晃的不適感產生。只是原車所配備的185/65R14輪胎抓地表現並不是很好,當以較高的車速進彎時,輪胎便發出了輕微的抗議聲,並有些微的轉向不足現象產生,提醒駕駛人車速應該要放慢一點了喔。

採「高頂式」設計的Solio,由於車身重心較高,加上軸距較短、懸載也較軟調等先天上不利於操控的因素,使其操控性表現明顯弱於其他兩位對手。當以較高的車速在山路上行駛時,車身左右搖晃的程度較為明顯,當進入角度較大的彎道時,車身側傾的幅度相對較大,造成駕駛人心理上的負擔也較高。好在車廠為其搭配了胎壁較為低扁的165/55R15尺碼輪胎,減低了過彎時輪胎受擠壓而變形的程度,對於操控性的表現有所彌補。

在行路性表現方面,仍然是以Isamu的表現最好,懸載有效地將路面上坑洞所產生的震動加以吸收,並不因為懸載較為硬朗而有令人不適的彈跳感產生。Matrix的氣壓式避震器阻尼較硬,當車輪輾過路面上的路釘或小坑洞時會有較明顯的震動傳入車內。而Solio因為輪胎較扁且避震器行程較短,使得路面不平所產生的衝擊感較為明顯,同時從底盤也會傳來較大的聲響。

• 車廂品質與配備水準

Matrix 9.0
Isamu Sport 8.0
Solio 9.0

三車之中,就以Matrix的控台造型最為特別。設計師將原本位於駕駛座前方的儀表板轉移至中控台的上方,原位置則只留下了大大的檔位顯示器以及車況警告燈號等。如此的配置方式,駕駛人在行進間只需以眼角餘光便能讀取儀表,減少因低頭察看儀表而分心釀成意外事故的機會。該設計剛接觸時頗不能習慣,過一陣子適應後便發覺實在相當好用,再也不必刻意低頭去看車速究竟是多少了。

Solio為了創造年輕的氣氛,內裝配色採用紅黑雙色作搭配,連車門飾板上都有包覆和座椅相同材質的紅色布料,椅背上還繡有「SOLIO」車名的Logo,感覺最為活潑。而Isamu Sport的內裝增加了類鈦金屬飾板,對整體車室質感有加分的功用。

在乘坐空間方面,屬於迷你車級距的Solio可是一點兒也不〝迷你〞,由於高頂化車身設計,其乘坐空間雖然沒有Matrix來得大,卻比Isamu還要寬敞一些。多變化的彈性空間運用,是這三款車輛的共同賣點。

三車的後座椅皆具有左右分離折疊、前後滑動以及椅背傾斜度調整的功能,也都可以將前座椅打平後,和後座形成一平坦的休憩空間。其中,Solio的後座椅背還可幾乎完全躺平。除了可以將座椅打平外,三車的後座椅背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折疊功能,將後廂置物空間加以放大。其中,Isamu和Solio的前乘客座椅背還可完全前傾,進一步獲得額外的置物空間。

配備方面,三車各有所長,但是以Solio最為精彩豐富。為了彌補本身因為車身較高、導致倒車時後方視野不易掌握的問題,Solio可以選配百萬級車款都不見得會有的「倒車攝影機+倒車雷達」,裝設角度夠低且視野廣,對於提供車輛後方的路況資訊相當有幫助。此外,電動可折後視鏡、VCD影音系統以及GPS衛星導航系統等,也是Solio才有機會享有的獨門配備。而ABS加前座雙氣囊的高標準安全配備,亦是國產迷你車中首見的。

Matrix的配備雖然沒有Solio那般多樣化,但是該有的也是一樣不缺,舉凡ABS、安全帶預縮器等皆列為標準安全配備。而本車則是三車之中唯一備有電動天窗的車款,當您在駕車出遊時可比其他兩車享受多一些的陽光。至於Isamu,由於它的定位是屬於〝減少配備〞後的入門版車型,因此在配備質量上便顯得有些不足。

• 養車花費

Matrix 9.5
Isamu Sport 9.0
Solio 8.0

常言道:「買車容易,養車難!」

對於經濟能力有限、精打細算的預算型買家來說,購車時除了考量車輛本身的價格因素之外,日後行駛所需的保養維修費用,也是應該列入考量的一個重點因素。以免落得雖然購車當時以較低的車價購得新車,但是在往後少則3到5年、多則6到8年的用車時間中,卻因為高額的保養維修支出而大嘆吃不消。

一般人對於進口車在保養維修方面所需的費用,普遍有著價格偏高的印象。但是這個觀念,卻不適合套用在現代Matrix的身上。本次三車中唯一進口車身份的Matrix,零件價格不但沒有特別高,部分的外觀零件價格反而還比其它兩位國產車對手低了許多,像是前、後保險桿及前燈等一般車禍事故中最容易發生損壞情形的零件來說,就是三車中最低者。在本地這種地狹人稠、擁擠又不守法的交通環境下行駛,發生擦撞、碰撞意外的機會相當高,當愛車受損後進廠維修,這種零件價格較低的優勢,可讓車主的荷包不至於失血過多。

另外,在一般定期保養所需更換的消耗性零件方面,Matrix的價格也比其他兩位對手低了許多,對於手頭不是很寬裕的薪水階級來說,養車花費的負擔會減輕許多。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Isamu Sport的前、後保險桿皆為原裝進口零件,成本較高,故價格高出其他兩車甚多,誠屬特例。其他零件除了前燈、尾燈價格稍高之外,皆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然而,新車價位最低的Solio,各項外觀鈑件以及消耗性零件的價格,相較於其他兩車而言皆屬偏高,除尾燈部分外,其餘價格都明顯高出一截。

• 總結

三陽/南陽在與日本本田分道揚鑣、轉而代理韓國現代汽車之後,所引進的第一款新車便是這款曾在年初台北車展上亮相的現代新款轎式休旅車Matrix。仗恃著韓國車經濟實惠的優勢,南陽報出了相當有競爭力的售價,1.6升GL車型只需49.8萬便能擁有,堪稱國內最低價的轎式休旅車,而本文主角之一的1.8升GLS頂級車型售價也只需62.8萬,同時具有空間彈性高、保修費用省的優點,可作為有意購買國產小型房車的買家的另一種選擇。

以馬自達323為藍本,經過瘦身手術所推出的平價入門車款Isamu,身手依舊靈活,保有著一貫的高水準動態表現。由於其為入門版車型,在內裝的〝質〞和配備的〝量〞方面就非其所長。而此次推出加裝原廠空力套件的精裝車型,外型更顯動感。由於配額僅有500輛,依照過去類似的精裝車皆熱銷的情況看來,有興趣的消費者腳步可要加快囉!

打著「單廂式迷你RV車」訴求的Solio,擁有極為方正的高車身造型,強調RV功能的車室設計,在空間寬敞度、彈性變化度以及配備豐富度上,國產迷你車級距中可說是無車能出其右,是經濟條件不甚寬裕的消費者可以列入考慮的一款優選車型。

三款車的級距、特性及主要訴求皆不盡相同,加上最後加總之總分又十分接近,所以在這次的集體比試中也沒有明顯的勝負之分,希望可以提供有意進軍45~65萬市場級距的準車主,一個較不一樣的購車思考方向。

訂閱電子報     
新報到
個人新聞台推薦閱讀:【閱讀明日報】
每日自明日報個人新聞台中選文,為現代社會裡的普遍個人發聲。

PChome特區
愛到最高點 ,【小說族號外】送你一『套』!
8/15前訂【小說族號外】電子報,就有機會得到超炫果凍包裝保險套!共有香蕉、薄荷、草莓三種甜蜜香味ㄛ!


 
.PC home ePaper 電子報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service@epaper.com.tw
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 218 號 B1 ,TEL:(02)8732-1144,FAX:(02)2378-7719
 
.本電子報內容由  汽車購買指南雜誌   提供
關於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欲轉載請聯絡service-carguide@epaper.com.tw
 


網站登錄


刊登廣告意見信箱取消訂閱隱私權政策所有服務 
Copyright PC home Online 未經確認授權,嚴禁轉貼節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