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個神祕玻璃盒子般的「故宮晶華」,已在五月底展開試營運,向來以創新手法著稱的晶華酒店集團董事長潘思亮,這回要如何以故宮的千年文化佐餐?
【採訪╱馬岳琳 攝影╱邱劍英】
襯著故宮的黃牆綠瓦,也趁著陸客來台的觀光商機,位在故宮展覽大樓西側、像個神祕玻璃盒子般的「故宮晶華」,已在五月底低調展開試營運。
雖然離正式開幕的六月二十五日還有一段時間,但每天近午時分,以提供粵菜為主、中國八大菜系為輔的故宮晶華,已出現一位難求的盛況,讓負責開發興建與營運管理的晶華酒店,想低調都很難。
不過,趕著來嚐鮮的客人,未必都是為了美食,而是對這個位在國際級文化觀光據點旁的新景點,充滿好奇,許多人更是想要一探,以創新手法著稱的晶華酒店集團董事長潘思亮,這回要如何以故宮的千年文化佐餐?
「我一直對故宮很有興趣,而故宮晶華就像沒有房間的飯店,餐廳、包廂、宴會廳什麼都有,尤其是各種具有modern Chinese(現代中國)元素的空間設計,包羅萬象,希望能讓華人的飲食文化和歷史特色緊密結合,」談到以兩年半時間、四億五千萬元費心打造的故宮晶華,潘思亮寄予無限厚望。
從高中時即赴美留學、直到二十七歲才回到台灣的潘思亮,雖然是典型的小留學生,但對傳統中華文化卻充滿孺慕之情,他常到故宮欣賞歷代書畫家作品,喜愛宋徽宗的瘦金體,私下會對旁人抱怨自己的中文字寫得不夠漂亮。從晶華酒店的蘭亭、晶華軒等餐廳開始,以中國書法元素融入空間設計,已是晶華集團的招牌特色。
中國書畫,為宴飲憑添雅興 為了讓故宮晶華展現經典時尚但又不影響原有故宮建築的優雅氣勢,這回潘思亮邀請國內首屈一指的建築師姚仁喜負責外觀設計,建築物外觀的四面牆面採用具視覺穿透性的大片玻璃帷幕。傍晚時分,暈黃燈光透出,人影輕移,很是寫意。
晶華酒店董事總經理薛雅萍指出,最特別的是,姚仁喜想出以「冰裂紋」為貫穿整棟餐飲中心的主要設計元素,而冰裂紋即指宋朝青瓷因為釉的品質與燒窯的溫度,會讓成品表面形成自然的裂紋,具有藝術上的代表性。當「冰裂紋」從入門大廳的玄關、餐桌之間的隔屏、牆面上的裝飾紋路一路延伸,整個故宮晶華精緻繁複的中國味就緩緩蘊釀出來了。
此外,室內空間規劃部份則由過去為晶華設計蘭亭、晶華軒的日本空間設計師橋本夕紀夫操刀。步入一樓餐廳、中央挑空六米的天井,創造出古代客棧的用餐氣圍,兩旁矗立、直達二樓天頂的燈柱,是依古代祭祀用禮器打造的「玉琮」;一樓懸掛的燈具,則是仿古代祭祀用的樂器「宗周鐘」。「『客棧』的空間規劃讓人的互動變多、也讓氣氛輕鬆起來,這很適合華人的用餐習性,」晶華酒店宴會事業部總經理丁原偉說。
往二樓走,天井兩側是十間私人包廂,分別以故宮典藏書畫家的名號為名,例如與「蘭亭居」相對的「東坡居」,牆面即選用蘇軾傳誦千古的名作「前赤壁賦」。除了書法,清明上河圖也以剪紙藝術和磨砂玻璃的手法,為宴飲憑添雅興。
潘思亮曾不止一次提到,故宮是台灣觀光業目前最大的資產,「我們時常有商務客人為了要去故宮參觀,連午餐都不吃,一定要在趕飛機前去一趟故宮。」他深深明瞭故宮在世界觀光客心中的地位。
而台灣現有的五大觀光景點,故宮、台北一○一大樓、日月潭、阿里山及太魯閣,晶華也在過去幾年,在太魯閣設下了天祥晶華,於一○一大樓進駐了WASABI等日式餐廳,現在,故宮晶華也開門上菜。
闖盪兩岸國際酒店經營市場 潘思亮曾說,「台北的吃,跟東京的吃、香港的吃,還差一大截,」在他看來,歐美人不會為了小吃來台灣,所以台灣的觀光,一定要以商務觀光和文化之旅為主。對照今年初甫以大動作宣示晶華將以「SILKS」為系列品牌,管理輸出為核心能力,闖盪兩岸國際酒店經營市場的企圖心,以「SILKS PALACE」為英文名的故宮晶華,無疑讓潘思亮在未來觀光商機上的戰略位置,已佈下一著好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