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09

現在抗暖化合算嗎?

 
雙週 四 出刊.2008.07.10
 
本 期 目 錄 簡介/舊報明細
抗暖化,經濟與道德的兩難
揪出合成照片的破綻
大家來找碴—合成照片搞KUSO
戀戀海灘
台灣的海灘似乎一點也不平凡…
最Hot科學 

抗暖化,經濟與道德的兩難

為了對抗全球暖化,人類究竟應該做多少努力?背後必須投注多少成本、付出什麼代價?如果經濟不斷成長、科技不斷進步,抗暖化的工作是否越晚開始、投資報酬越高?

撰文/布魯姆(John Broome) 翻譯/鍾樹人

重點提要

■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傷害,大多會由後代承擔。但假設世界經濟持續成長,他們將比我們更富有。

■我們這一代必須在經濟學家的協助下,決定是否採取積極的手段,降低未來發生傷害的可能性,或是交由更富有的後代自己想辦法對抗。

■經濟學家在形塑建議的過程中,無法避免道德選擇。

■即使全球暖化引發大災難的可能性很小,但還是會引發某些道德討論議題。

關於氣候變遷,我們應該怎麼做?這是一個道德問題。科學(包括經濟學在內)能協助我們找出氣候變遷的成因與影響,也能協助我們發掘因應氣候變遷的辦法。不過關於我們「應該」怎麼做,卻是道德問題。

不是所有與「應該」有關的問題,全都關乎道德,舉例來說,「你應該怎麼經營一家高爾夫球俱樂部?」就不是道德問題。但氣候問題攸關道德,因為任何經過深思熟慮的答案,都得考慮到不同人們之間的利益衝突。如果這個世界真的要對氣候變遷做些什麼,有些人(主要是目前富裕的一代)就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以免未來的世代可能得悲慘的在一個更熱的世界中求生存。而當利益發生衝突時,關於「應該」的問題一向攸關道德。

氣候變遷引發了若干道德問題。當未來世代擁有的物質生活可能比我們更多時,生存在今日的我們,應該如何評估他們的福祉?許多活著的人以及其他未出世的人,可能死於氣候變遷的效應,每一樁死亡都同樣不幸嗎?所有的死亡事件加總起來又有多麼不幸?許多人可能在孕育後代之前就面臨死亡,所以原本可能出世的孩子將因為氣候變遷而無緣來到人間,這些孩子的消失是件壞事嗎?富人是否因為排放溫室氣體,而對世界的窮人造成不公?氣候變遷造成世界性大災難的機會雖然微小卻真實,我們應該如何因應?

許多道德問題單憑常識就能解決,不太需要動用到複雜的哲學。每個人多少都有能力面對氣候變遷所引發的道德問題,舉例來說,幾乎任何人都會認同這項基本的道德原則(只有少數人例外):我們不應為了個人利益,而做出傷害他人的行為。沒錯,傷害他人有時是無法避免的,有時也可能在不知情的狀況下意外造成傷害,但每當你造成了傷害,通常都應該補償受害者。

他人受害,你也有責任

氣候變遷將造成傷害。熱浪、風暴和水災會造成許多人死亡,同時傷害其他人;熱帶疾病疫區會因為氣候變暖而擴大,奪去更多人命;降雨模式改變將造成有些地區的糧食與安全飲用水的短缺;海平面上升與其他因氣候而引發的壓力,將造成大規模的人口遷移,使得許多人變得貧窮。目前,很少有專家能提出明確的預測數字,但我們根據統計數字已看得出,氣候變遷可能造成多大規模的傷害。據估計,2003年發生在歐洲的熱浪,奪去了3萬5000條人命;1998年中國的水災使2億4000萬人生活不便。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早在2000年,氣候變遷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數,就已經超過了15萬。

我們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排放溫室氣體,開車、用電,購買任何在製造和運輸過程中會消耗能量的物品,這些活動都會製造溫室氣體,導致氣候變遷。這麼說來,我們每一個人都為了自身的利益而在傷害他人。也許此時此刻,我們無能為力,甚至在過去,我們根本毫無意識,但是根據我剛才提出的基本道德原則,我們應該試著停止這件事,並且補償我們所傷害的人。

關於氣候變遷我們應該做什麼,絕不只是利益與成本之間的權衡(雖然這也是其中一部份),相同的原則也告訴我們,假設你打算和朋友宴客到天明,這會使得鄰居徹夜無法入眠,就算你計算自己和朋友所得到的利益,大於鄰居所受的傷害,也並不表示你應該舉辦派對。又例如,有個工業計畫可在不久的未來帶來利益,但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卻會危害數十年之後的人們,同樣基於利益大於成本的假設,也不表示這個計畫就應該進行,的確,這在道德上可能是錯的,獲益的人不應該把成本強加在未受益的人身上。
推薦專欄 

揪出合成照片的破綻

影像處理軟體使得相片比過去更容易修改,而且也更難以揭穿;但新科技也帶來了鑑別偽造影像的新方法。

撰文/法瑞德(Hany Farid)翻譯/王怡文

重點提要

■以功能超強的商業影像處理軟體製作的假照片不斷出現,刺激了數位影像鑑識這個新領域的興起。

■根據照片上光源的不一致性(例如人的眼球反射的小亮點),可以揭穿許多假照片。

■利用演算法,則可找出影像的「複製區域」,或者與原始數位照片不一致的數學特性。

歷史上隨處可見照片經篡改的痕跡。史達林、毛澤東、希特勒、墨索里尼、卡斯楚與布里茲涅夫,每個人都有修改版的相片,從塑造更英勇的姿態,到刪除敵人或啤酒瓶都有。在史達林時代,假照片得在暗房裡花上好幾個小時,經過複雜的處理手續;但現今只要有部電腦,任何人都能輕易製作出幾可亂真的假照片。

幾乎每個月都有揭穿假照片的新聞事件,例如2008年2月有張得獎照片被證明作假,照片中一群瀕臨絕種的藏羚羊與附近疾馳而過的高速火車安然共處,似乎未受到任何驚嚇。2006年夏天,備受爭議的青藏鐵路在愛國聲浪中通車之後,中國有上百家報紙都刊登過這張照片,當時就引發少數人的疑問,例如羊群裡有懷孕的羚羊,但是一隻小羊也沒有,而青藏鐵路開始營運的季節,也應該有小羊。這張照片於2008在年北京地鐵站展出後,其他缺陷(例如因拼貼兩張影像所形成的接線)也紛紛曝光,終於引發大眾質疑。攝影師劉為強和他任職報社的總編輯都引咎辭職,中國政府新聞機構也為散佈假照片道歉,並且承諾從資料庫中刪除劉為強的所有作品。

這個例子以及其他許多廣為人知的假照片,都是由眼尖人士研究照片複本,看出缺陷後才揭發造假。但是在許多其他的案例中,肉眼檢視並無法識破所有的偽造痕跡,因此,運用電腦的更高科技鑑別法,亦即「數位影像鑑識」(digital image forensics),就必須應運而生。

我常常為各大媒體、執法機關、法院及個人鑑定影像,每張影像都有獨特的挑戰性,需要不同的鑑識方法。例如我會利用光源是否一致,來檢視可疑的兩人合成照;針對網路評比的釣魚比賽所收到的魚隻影像,我會搜尋縮放過的像素痕跡;至於在軟體智慧財產權爭議中常被當做證據的螢幕截取影像,則可由JPEG(一種標準數位格式)壓縮的不一致,看出篡改的跡象。

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出,由於影像與修改型式變化多端,工具選擇多樣化有利於影像鑑識分析。過去五年來,我和學生、同事及一小群研究人員(人數正在成長當中),已研發出多種不同的方法,用以偵測數位影像被修改的跡象。我們研發工具的方式是,先了解特定修改方式會擾亂影像的哪些統計或幾何特性,然後設計數學演算法來揭發那些不正常的現象。透過以下幾頁中穿插的「破綻」系列圖文,我將介紹其中五種鑑識技術。

一張影像是否真實可信,可能決定一個人是否鋃鐺入獄;或決定其宣稱的科學發現是革命性進步,還是會在該領域裡留下污點的懦弱欺騙行為。假影像可以左右選舉,例如1950年美國參議員泰丁斯(Millard E. Tydings)的敗選,普遍認為是受到一張合成照片所拖累,照片上他正和美國共產黨領袖布勞德(Earl Browder)交談。近年來政治廣告的合成照片也多得驚人,例如2004年初,網路上留傳一張偽造剪報,刊登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凱瑞(John Kerry)於1970年代和珍芳達在反越戰活動中同台的合照。弄清楚怎樣才算「眼見為憑」,從未如此重要。
活動訊息 

大家來找碴—合成照片搞KUSO

由於數位相機與影像處理軟體的發達,合成照片人人可製作。7月雜誌中〈揪出合成照片的破綻〉一文中告訴您鑑別偽造影像的秘訣。雖然扭曲事實的合成照片有欺騙大眾之嫌,是不被容許的,但有趣的合成照卻可帶來娛樂效果。

本月《科學人》邀請您發揮您的幽默,創作KUSO合成照,我們將評選出最KUSO的前三名贈送「逮捕耶穌」一書。

活動詳情請上科學人部落格
前期文章 全部歷史文章
出刊日期 出刊主題
2008-06-26 核能新思維
2008-06-12 抽一根菸就上癮
2008-05-22 海平面,你隱藏了多少秘密?
2008-05-08 人類斷肢 也能再生?
主編推薦  
雜誌館新開張!今天想看哪一本?
綠地球,全球拚減碳的商機
娛樂泰斗巴納姆
減重武器─抗炎飲食!
我要訂閱這份報紙 我要取消這份報紙 訂報說明
.本電子報內容由 科學人雜誌 提供
PChome ePaper 電子報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聯絡 客服
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105號11樓 ,TEL:(02)2708-8038,FAX:(02)27094848。
廣告刊登授權服務隱私權聲明消費者保護兒童網路安全關於PChome徵人
網路家庭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Copyrightc PChome Online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