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04

Street Fighter!SUBARU IMPREZA WRX

每週 六 出刊  |  2002.11.02  
 



汽車購買指南電子報
本報內容由 汽車購買指南雜誌 提供




內容索引



活動快報

 新車報導 

Street Fighter!SUBARU IMPREZA WRX

台灣速霸陸(簡稱SOT)正式在10月中旬發表了第二代Impreza WRX車型,除了原來就極受車迷喜愛的手排車型之外,更追加了〝普羅〞級的自排車款。同時業者也開出了較原先預估時更低的售價,分別是手排車款105萬元,自排車款110萬元的誠意價格,徹底展現SOT希望能將如此平價且高性能車款導入,讓國人能以更輕鬆且合理的代價,體驗到與國外車迷同等的興奮。

對筆者來說,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接觸Impreza WRX,雖然早在今年8月,CG就已經為讀者搶先至日本富士重工測試中心(SKC),見識過Impreza WRX那足以和一票純種跑車平起平座的性能,但是能真正在台領略它的魅力倒還是頭一遭。

坦白說,時空雖異,但興奮依舊......。


• 外型尺碼較前代更大更穩
動力輸出也連帶更上層樓


二代Impreza WRX的車身尺碼為4410×1730×1440mm,與前代Impreza GT車款的4350×1690×1400mm來的大出許多,而軸距也由前代的2520mm小幅拓展至2530mm,再加上車重也成長了144公斤至1399公斤(4AT為1424公斤)後,Impreza WRX可獲得較前代稍佳的車室空間以及車輛高速直進時的平穩度。

至於外型上,雙圓頭燈自然是其最大特徵。雖然從上市至今仍有許多車迷對於雙圓燈的〝柔性〞造型與強悍的性能訴求,不予以認同。但是配合上由葉子板兩側以及水箱罩外緣所延伸至引擎蓋上的肌肉線條,卻也讓Impreza WRX帶有年輕且內斂的鋒芒,而車尾大面積的紅白包角尾燈也流露著淡淡的肅殺氣息,多看幾眼便能領略設計風格所在。【編按:歐規改款造型請看巴黎車展焦點新車。】

基本上,這顆代號為EJ20的水平對臥四缸引擎與前代配置並無不同。不過在技師重新調較且符合全球最嚴苛的北美廢排標準的前提下,最大馬力較前代車型又增加了12匹,達到230hp/6000rpm最大馬力以及30kgm/4000rpm最大扭力的表現(手排與自排數據完全相同)。

• 輕厘箕下荷重Q度十足
渦輪增壓貼背感隨傳隨到


為了測試這兩款新車,CG特別選定快速道路以及多彎的陽金公路,來看看WRX在面對堪稱〝拉力級〞的台北路面是否會有水土不服的情況發生。而令人印象深刻的是WRX的前麥弗遜支柱式、後多連桿且均附鋁合金下支臂懸載,不但減震阻尼係數與彈簧磅數搭配得宜,在簧下荷重減輕及副車架採用的結果,WRX呈現出絕佳的減震反應,硬中帶Q的感覺不論是壓過坑洞或是路面減速坡,甚至是享受IHI 4號渦輪全速吹鼓時的直線加速路段,車身穩定度確實較前代車款優異。

當然,水平對臥引擎的低重心優勢,使整個引擎設計要較直列或V型來的扁平輕量,賦予車體重心可快速回正的功效,直接減少了懸載系統在車輛重心移轉時所需要的負擔,同時在車體剛性提升200﹪的新環狀鋼骨構造與懸載系統搭配下,在彎道中,只要約略算準車速,進彎初期車輛會以略帶轉向不足的情況進彎,此時只要略收油門(有時甚至還無須帶煞車),同時將車頭對準彎頂點後便可全油門加速出彎,幾趟上下山後真的覺得樂趣十足,絲毫感受不到任何疲態且令人愛不釋手。

到了直線加速路段,〝0~100km/h〞加速5.7秒的強勁力道以及0~400公尺加速14.5秒、末速度151公里的實力果然名不虛傳,強勁的貼背感讓您深陷在座椅的同時,瞭解到WRX的價值所在。3000轉以下時渦輪遲滯算是輕微。隨著轉速直衝7000轉紅線區的同時,所伴隨而來的是高亢的水平對臥排氣聲浪。當轉速落於3000至6500轉時出力驚人,而離合器的踩踏力道也算適中,檔位銜接品質精準迅速,動力毫不流失地傳遞至四條車輪上,想上探極速230公里的慾念揮之不去。

• 四速自排首度移植鯊族上
內裝仍朝提升駕駛樂趣為重


體驗過五速手排的激情,換至背負著拓展更多車迷甚至是女性駕駛的四速自排WRX車上後,坦白說還真有點不習慣。其實自排變速箱在先天上需經由扭力轉換器傳遞的過程,仍然吃掉了不少的動力,再加上程式化的換檔機制阻撓,就算懸載系統的表現與手排車款同等優異,但因引擎曲軸轉速無法以長時間維持在3500轉以上的速率來驅動渦輪葉片,導致起步加速不若手排來的猛暴,需要超過3500轉後駕駛人才會猛然想起這可是一輛Impreza WRX。

其實這個問題也不是挺嚴重啦,原因是經過CG編輯幾趟〝教育〞下,這具自排變速箱也漸漸能學得駕駛人的操駕習慣,進而與車主搭配。如果車主真有心的話,只要以手動方式升降檔位,想要以手排甩開自排的Impreza WRX,恐怕還真要點駕駛實力才行。但無論如何,首次能在自排車款上體驗到渦輪開啟後的〝鯊〞族風味,也算的上是車迷們的一大福音。

至於內裝的部分,在水平對臥引擎及全時全輪傳動系統的光環照耀下便顯的微不足道。不過全車在最常與駕駛人接觸的介面上,如透氣皮包覆的Momo方向盤、排檔頭,適合於跟指動作的踏板位置以及支撐性不差的跑車式座椅等,都能朝著提升駕駛樂趣為依歸的方向設計。至於無邊框的車窗更是Impreza所慣有的特徵。

其實,CG還是強烈建議車迷,唯有原汁原味的五速手排Impreza WRX,才是最能體驗與跑車般旗鼓相當的駕馭樂趣。如果想中庸一點,自排車型當然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另一讓國內性能迷期待的本田Civic Type-R引進時辰未卜,而三菱EVO車系的引進更是遙遙無期)。總代理SOT在今年約末200多輛的配額前提下,將以七成手排、三成自排的比例數量引進國內(全收為四門轎車)。如果和1997年初期首批引進國內的前代日製GT車型102萬車價相較下,整體性能均衡提升的Impreza WRX,的確有實力再度寫下國內難得一見的平價性能傳奇。尤其是看到與它性能相近,但報價卻已高達376萬的保時捷Boxster S,更見出WRX之難能可貴!

• 何時才能見到歐規改款之WRX?

根據富士重工營業本部暨大洋洲地區本部部長松本英一表示,雖然本屆巴黎車展推出了2003年式歐規版的Impreza WRX小改款造型,但日規版本最快也要到今年底才有可能面市。至於與國人關係較密切的2003年式小改款美規版Impreza WRX的誕生,鐵定會是明年以後的事了。不過總代理SOT表示,現在談論改款後的Impreza WRX車型的引進似乎還言之過早,如果國人確實支持速霸陸車系,倒也不排除未來引進的可能性。

優點:動力輸出,操控反應,車價。
缺點:內裝,售後保修點。


V6加持的德裔國產旗艦 FORD METROSTAR 2.5 GHIA

福特六和Metrostar今年在面對老將日產Cefrio與新秀豐田Camry的兩大對手夾擊下,銷路儘管沒有去年6月剛上市初期、半年間平均每月有一千輛的市場盛況,但是Metrostar憑藉和其他日裔對手不同的純種德系房車市場定位,今年仍能保有800輛的月銷量。

為了能夠有效突破Metrostar產品線多集中在80萬以下的客層,提供消費者能夠更上一層樓的高檔產品,福特六和很早便規劃搭載2.5升V6引擎新車之導入,惟又碰上原廠V6引擎供應不足,使得原訂10月便要上市的該車直到10月底才發表。新車初期規劃只有Ghia一款車型,車價尚未公佈,但是預料將在90萬以內,業者希望能夠自Camry、Cefiro銷售主力2.0升上級車款中爭取到對性能有所需求的買家。


當我們實際看到Metrostar 2.5時,老實說,新車並沒有立刻帶來強烈的視覺震撼,外觀上的變動在於車頭部分,車廠為該車換上全新的橫欄式水箱罩,福特廠徽不僅移到水箱罩正中央,體積也比過去2.0升為大。至於氣壩下方的護緣也改成同色烤漆,整體感覺較為溫文儒雅,和走歐洲原廠造型路線的RS Mondeo截然不同。

福特六和在Metrostar上曾經成功運作過的「類朋馳」戰法,也在新車上繼續沿用,透過福特六和自身工程研發中心的開發,為新車準備了一對和朋馳相仿的車側後視鏡方向燈。後視鏡方向燈目前已非朋馳所獨家,在Infiniti Q45、BMW 新大七、福斯Phaeton上都有類似設計,但是在國產車上,福特Metrostar還是頭一遭。為了這對額外的方向燈,後視鏡經過重新設計,體型比起2.0升上所用者窄小一些。看到這裡,或許已有一些Metrostar 2.0車主已經蠢蠢欲動,嘿嘿,您想到的CG編輯已經問過車廠,業者表示,目前該配件專為2.5升開發,與2.0升車款並不通用。

為了讓買家覺得坐進Metrostar 2.5有如坐到進口雙B車型的感受,車廂內裝一反過去國產車一向「米色內裝=高級內裝」的觀念,全車一律為黑色內裝。福特六和的解釋是,市面上銷售的雙B等品牌車型雖然內裝選擇也不少,但是銷售主力還是以黑色為主。新車除了在配色上仿效雙B外,在作工上也力求做到一樣的水準。光看座椅就會發現比起2.0厚實許多,皮革縫製方式也採用所謂的漢堡式包覆縫法,實際乘坐起來相當舒服,包覆性相當好,兩側的支撐性亦有稱職表現。控台和車門上的木紋飾板也換上紋路更深的楓木式樣,為其內裝灌入有別於一般米色內裝國產車的穩重氣氛。

Metrostar所搭載的Duratec 2.5升V6 DOHC 24汽門全鋁合金引擎,和RS Mondeo上用的是同一顆,擁有173匹的最大馬力和23.0公斤米的最大扭力。比起3.0升的Cefiro或者是Camry或許還小一些,但是相較於福特設定之2.0升引擎對手車款可是超出一大截,而且該引擎在2000轉時便可發揮九成扭力。至於匹配該車的變速箱,也是和RS Mondeo相同的日本Jatco開發的Durashift 5-tronic五速手自排變速系統。這使得Metrostar 2.5在國產同級對手中多了一項性能本錢。

從起步開始,馬上可以體會新引擎為Metrostar帶來的雄渾實力。油門無需重踩,動力便隨傳而至,轉速拉升的速度迅速,一點也不會拖泥帶水。隨著車速大幅提高且引擎轉速的拉高,運轉聲浪不僅不會像2.0升四缸車款到高轉速時窘態畢露苦苦哀鳴,相反地亦發悅耳好聽。業者表示,有鑑於有RS Mondeo車主反應2.5升引擎起步加速還不夠敏捷,因此在Metrostar 2.5上業經過校調,油門反應更為靈敏。

變速箱在一般D檔模式下,換檔震動相當輕微,變速箱跳檔動作亦相當平順,幾乎察覺不到。在中部高速公路車輛較少的路段下,我們頻頻以大腳油門方式進行再加速,引擎轉速飛奔迅捷,加速力道漸地湧出,直到6500轉紅線區前才向上跳檔,加速性相當不錯。要超越前方慢車時,對Metrostar 2.5來說輕而易舉。

當換到手排模式下,原本要降檔踩油門超車的,怎麼反應這麼慢?原來Durashift 5Tronic的手排換檔模式為前降檔(-)後升檔(+),不像三菱車系的Sports-mode手自排或是福斯/奧迪車系的Tiptronic手自排的前升後降方式。使得原本要拉桿降檔反而變成升檔,難怪車速沒反應。不過沒關係,只要開習慣,便會覺得好用。此外該變速箱內設有自我保護功能,即便在手排模式下,為防止轉速超轉,必要時變速箱會自動升檔。

至於Metrostar頗受好評的歐式懸載設定,在2.5升車款上仍加以維持,不過不會項RS Mondeo在底盤調校係將歐規車款的硬調跑車化懸載設定照單全收,Metrostar 2.5還是作了一些妥協,使其能夠兼具舒適性。在高速公路巡航或連續彎路奔馳的穩定性皆令人滿意,在高速過彎時的車身側傾程度獲得相當大的抑制。試駕車款上的輪胎雖然不像RS Mondeo採用的是205/50R17進口胎,而是國產的馬吉斯205/50R16胎,不過在當日試駕中的表現已有中上的水準。左右死點僅2.8圈的方向盤,轉向反應相當敏捷。

在車廠事先對本車行路舒適性便十分重視下,本車的底盤對於路面坑洞或彈跳的處理比起先前的RS Mondeo已經好上許多。對路面噪訊的隔絕也頗令人滿意,再加上剪裁舒適的座椅,讓同行配合作業的同事,經過一天下來左彎右拐的長途試駕,絲毫不以為苦。

為符合該車在Metrostar車系中頂級房車的定位,配備上自然不會馬虎,諸如恆溫空調、電動天窗、八向電動調整附三組記憶駕駛座、可由後座控制前助手座前後位置功能、以及同級車僅見的十片裝DVD影音系統等,都是該車的標準配備。若要挑剔,就是位居中控台的液晶螢幕太小、位置又太低,前座後座乘員觀看都不方便,不如RS Mondeo上的六片吸入式CD來得實用。在被動安全上,該車除前座前方和車側皆備有氣囊外,車側還有可涵蓋前後座的車側氣簾,提供同級對手所沒有的周全被動安全防護。
   
預定在10月下旬正式上市的本車,業者目前尚未透露確實車價,但是為了能夠達到吸引車迷注意力的效果,業者希望能夠將車價控制在90萬以內。儘管Metrostar 2.5沒有像日系對手般有著碩大的尺碼和較寬敞的車室空間,但是該車可以提供對於性能上有獨到見解的房車買家另一優選,畢竟能夠用不到百萬價格的車價來買一部動靜反應媲美德國車風格的國產房車,可不是一件常常可以碰到的事情。

優點:動力輸出與五速手自排,操控表現,被動安全性。
缺點:外型,液晶螢幕位置。


英系豪華房車的顛峰代表作 JAGUAR 7th XJ-SERIES

XJ車系的重要性,絕不僅止於原廠推出了全新一代尺寸最大、配備最豪華的頂級旗艦這麼簡單,更是因為自1968年第一代XJ問世至今,歷代XJ的累計銷售數字已經超過80萬輛之多,非但是捷豹旗下最暢銷的車系,總量甚至超過捷豹建廠以來所有製造車輛總和的一半。因此雖然有全新S與X Type兩款全新車系的誕生,但正本溯源,第七代XJ的大改款才真正是捷豹品牌新生戲碼的最後壓軸大戲。

第七代XJ的改款重點,可以用「外型照舊、科技層次全面升級」來一語以蔽之,但是在乍見到新XJ的瞬間,雖然看起來是比舊款XJ要多了些時髦與現代感,但是相同的長方形水箱護罩、四圓頭燈、低斜微垂的長行李廂,以及英國捷豹最經典、著名之艇型車身的堆疊下,著實很難明確一眼的指出原廠究竟更動了哪些細節。

但是事實上新舊兩代XJ之間,真的只有一些無可取代的原廠造型基因是相同的,您不妨仔細的瞧瞧。例如自第四代XJ上出現後延續至今的C柱三角窗並未在新車上出現,以往大小相等的四圓頭燈也換上外大內小的新穎設計,另外過去環繞全車的鍍鉻防擦撞飾條,在新XJ上換成了類似S-Type上的流線動感設計,而且前後保險桿與車側飾條前端還有融入飾條中相同流暢造型的側邊方向燈,加上師法S-Type之保險桿氣壩與鑲嵌式霧燈,更顯出新時代捷豹的時髦、俐落。

改款動作中最重要的,莫過於為了洗雪以往XJ車系頭部空間不足所招致的恥辱,原廠此次一口氣將車高增加13.4公分之多,但是為了維持XJ車系一貫給人的修長與優雅身段,原廠設計師順勢讓新XJ的車長、車寬增加56mm、69mm,使得車室乘坐之頭部、肩部空間以及行李廂置物空間均大幅增加,搭配高腰線、凹凸有致之艇型車身線條設計,即使是新舊車款比肩併陳,不知情的人仍然難以察覺到新車尺碼上的重要改變,這的確是設計師厲害之處!

不過說到車身尺寸整整長大一號,難免讓人直接聯想到暴增的車重會拖垮這隻豹子的俐落舉止,原廠當然也知道這個疑慮,因此刻意針對新車進行材質輕量化的革新。新XJ上除了捷豹首次採用鋁合金材質來打造車體,錙銖必較的減重考量甚至動到了固定結構用的螺絲釘上。新車車體採用鉚釘焊接技術,使得車身結構重量總共較原本使用鋼材時減重40%之多,但同時車身剛性卻大幅成長60%;另外新XJ奢侈的使用鋁鎂合金材質打造車身外殼、車室控台內襯、方向機柱與座椅骨架,使得全新第七代XJ重量不增反減了200公斤,相較於同級競爭對手動輒1.8至2公噸的車重,更是輕上了200至400公斤之多。

以原廠向來不落人口實的車室內裝用料與做工,在XJ頂級旗艦更是在科技豐富度上大幅加碼。新XJ車系除了一舉囊括現行捷豹車上的高檔配備之外,駕駛座的可調範圍甚至多到16向電動調整加上4向電動腰靠調整,後座亦提供腰靠、椅背支撐與頭枕電調功能,而原廠上首見的前後左右四區獨立恆溫空調系統,以及至多三區域之多媒體視聽娛樂設備,未來都會出現在新車之上。

至於新車的動力配置,原廠除了將現行XJ8上的3.2升V8引擎擴缸至3.5升262匹最大馬力之外【註:XJ8車名中的「8」代表車款之汽缸數】,新車還配備新XK車系上的自然進氣、機械增壓兩種進氣版本之4.2升V8引擎。另外,原廠針對北美以外市場準備了一款排氣量較小的3.0升V6引擎,想將市場一網打盡的強烈企圖心不言可喻。為了呼應動力的提升,新XJ也首度全車系配備氣壓式懸載系統與CATS電腦主動式懸載控制,使得新XJ可以兼顧平時舒適與偶一為之的劇烈操駕,而且高速下電腦還會自動降低懸載高度,以增加車身穩定、減少氣流阻力。

雖然第七代XJ車系已在本屆巴黎車展發表,但實際上,原廠預定的歐陸上市時間為2003年第一季中,北美市場甚至要到2003年第二季才以〝2004年式〞新車的名義上市,現行的六代車款也會繼續銷售至新車上市為止。雖然原廠直到截稿前仍尚未公佈新車售價,但是以市場上採用全鋁材質打造車款之車價,多半較同級競爭對手為高的趨勢看來,新XJ改款漲價似乎已成既定事實了。值得注意的是新XJ會不會如同舊款車般推出配備最頂級的Sovereign精裝版本與加長軸距102mm的Vanden Plas加長車,有待原廠之進一步動作。至於國內市場,總代理台灣捷豹宣示明年3、4月會搶先導入國內販售的進度,使得台灣極可能成為新XJ在歐陸之外上市的第一個海外市場;而以新XJ的引擎動力與造車科技層次看來,或許屆時新車的國內定價,將是能否打破國內多金買家雙B心結的重要關鍵!

訂閱電子報     
新報到
【皇冠讀樂電子報】--因為悅『讀』而享『樂』

【用英語做簡報】--專用於英文簡報的實務教材

【海外商務旅遊】--完全針對商務代表在國外洽公旅遊所設計的語言報

【參加國際商展】--提供12個在商展過程中用英語溝通的典範

【接待外國商旅】--在得體的英語交流中與國際友人建立良好關係

【接聽電話英語】--以情境印證文法、句型運用,讓您熟悉各種應答狀況


 
.PC home ePaper 電子報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service@epaper.com.tw
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 218 號 B1 ,TEL:(02)8732-1144,FAX:(02)2378-7719
 
.本電子報內容由  汽車購買指南雜誌   提供
關於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欲轉載請聯絡service-carguide@epaper.com.tw
 


網站登錄


刊登廣告意見信箱取消訂閱隱私權政策所有服務 
Copyright PC home Online 未經確認授權,嚴禁轉貼節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