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繼酷睿2 T7200上演連場好戲之後,終於輪到T5600了,同樣是最新的Merom結構,以數字"5"開頭的酷睿2保持了和Yonah核心一樣數目的二級緩存 (2MB),因此,但從大體參數來看,T5600和T2400相比就多出了對64位運算的支援,以及對SSE4指令集的支援,不過每千顆的價格卻不變。沒 錯,重點就在後面了,如果我們沒有猜錯的話,T5600就是T2400的替代品,而且這個替代品更加超值。
CPU-Z上,T5600和T2400的緩存參數完全一致,而之前我們看到的T7400和T7200的16路二級緩存訪問通道也沒有出現在T5600上,看來是以緩存的的容量來決定通道的數量。
這次攜T5600的到來我們評測室是神舟的最新傑作--承運L560T的,與其他酷睿2本本一樣,這台L560T同樣是透過對舊式的機型進行陞級 BIOS和CPU達到從酷睿筆記本向酷睿2筆記本轉化的。因此,L560T的外觀還是大家熟悉的那個15.4寸的大本本。除了CPU和BIOS陞級以外, L560T的硬碟容量達到120GB、記憶體也陞級到DDR2 667MHz水平(512MB╳2),而產品的售價和當初承運L240R的上市價一樣--8999人民幣。
型號 | 主頻 | 前端總線 | 二級緩存 | 電壓 | 售價(美元) |
T7600 | 2.33 GHz | 667 MHz | 4 MB | 1.0375–1.3V | 637 |
T7400 | 2.16 GHz | 667 MHz | 4 MB | 1.0375–1.3V | 423 |
T7200 | 2.00 GHz | 667 MHz | 4 MB | 1.0375–1.3V | 294 |
T5600 | 1.83 GHz | 667 MHz | 2 MB | 1.0375–1.3V | 241 |
T5500 | 1.66 GHz | 667 MHz | 2 MB | 1.0375–1.3V | 209 |
http://taiwan.cnet.com/cnetlife/digilife/0,2000079913,20109541-20001643c-1,00.htm
Napa Refresh自己來--火力全開升級Core 2 Duo
CNET Life/郭立偉 2006/09/12
去年(2005)英特爾秋季IDF發 表雙核Napa平台同時,也發布了接替Napa的「Napa Refresh」平台規格。當時我們曾報導過,採用Intel Core Duo(Yonah)處理器的Napa NB,將可以在行動版Core 2 Duo處理器(Merom)推出後,自行更新到NAPA Refresh的64位元平台。
現在,既然Merom處理器上市了,當然也該是我們動手實測的時候了。
Napa平台升級的可能性
從下面平台比較表可以看出,Napa與Napa Refresh這兩代平台,只差在處理器從Core Duo換成了Core 2 Duo,其他系統元件不變。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找一部搭載Core Duo處理器的NB,將CPU拆下來換裝上Core 2 Duo,就完成64位元平台的升級嗎?
平台相容的重點在晶片組的支援,因為兩者同樣採用Mobile 945系列的系統晶片,處理器插槽也同為Socket M(479 Pin),當然具備相容升級的可能性。
此外,兩個平台也同樣搭配PRO/Wireless 3945ABG無線晶片,支援802.11 a/b/g的WiFi連線。但是,這部分與CPU的相容性無關。
Centrino、Centrino Duo平台演進表 | ||||
---|---|---|---|---|
代號 | Sonoma | Napa | Napa Refresh | Santa Rosa |
平台名稱 | Centrino | Centrino Duo | ??? | |
處理器 | Pentium M (Dothan) | Core Duo/ Core Solo (Yonah) | Core 2 Duo (Merom) | |
CPU特性 | 90nm,單核 | 65nm雙核/單核, FSB 667MHz | 65nm雙核, FSB 667MHz, 支援EM64T | 65nm雙核, FSB 800MHz, 支援EM64T |
晶片組 | 915系列 | 945系列 ICH7M | (Crestine) 965系列 ICH8M | |
無線模組 | Intel PRO/Wireless 2915ABG | Intel PRO/Wireless 3945ABG | (Kedron) | |
推出時間 | 2005年上市, 已幾近淘汰 | 2006第一季上市, 目前主流 | 現在, 2006年8月底 | 預定2007上半年 |
是不是只要換CPU這麼簡單?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因為處理器插槽的格式相同(同為Socket M 479 Pin),所以換裝CPU這個動作絕對是沒問題的。但若要開機運作,還得視主機板的BIOS支援。Yonah微架構雖算是Core微架構的32位元前身,但畢竟這還是兩款不同系列的處理器,BIOS若抓不到CPU那也沒輒。
不過,基本上只要透過BIOS更新,通常就能解決相容性的問題。
我們實際測試將一部Merom筆電降級為Yonah核心,另外將一部Core Duo平台MoDT升級為Core 2 Duo,也就是將兩者的CPU互換,結果兩邊都能正常運作,過程中並不需要更新BIOS,也沒有調整到任何BIOS項目。
當然,也許是我們運氣好,如果您也要實作DIY更新的話,除了要先考慮您的產品保固,最好也想辦法查一下BIOS相容性。或者......就抱著冒險的精神試一試吧。
還有還有,我們必須澄清一下Napa Refresh的意義,這主要是指Napa平台的「更新」,要讓NB廠商可以輕鬆Refresh產品的成分居多。至於一般使用者的DIY Refresh,我們認為Intel與多數NB廠商都不會鼓勵。
兩代CPU規格比一比
從下面的比較表,我們可以看出Intel這兩代雙核行動處理器,不僅時脈分級互相對應,連報價也兩兩相同,最大差別在Core 2 Duo支援EM64T,也就是Intel對應64位元運算的技術。另外,2.0GHz(T7200)以上等級的L2,也升級為兩倍大的4MB。
行動平台Core 2 Duo處理器﹙Merom﹚ | ||||||
型號 | 時脈 (GHz) | FSB(MHz) | L2(MB) | 千顆定價 (美元) | VT | EM64T |
T7600 | 2.33 | 667 | 4 | 637 | V | V |
T7400 | 2.16 | 667 | 4 | 423 | V | V |
T7200 | 2.0 | 667 | 4 | 294 | V | V |
T5600 | 1.83 | 667 | 2 | 241 | V | V |
T5500 | 1.66 | 667 | 2 | 209 | V |
Core Duo處理器﹙Yonah﹚ | ||||||
型號 | 時脈 (GHz) | FSB(MHz) | L2(MB) | 千顆定價 (美元) | VT | EM64T |
T2700 | 2.33 | 667 | 2 | 637 | V | |
T2600 | 2.16 | 667 | 2 | 423 | V | |
T2500 | 2.0 | 667 | 2 | 294 | V | |
T2400 | 1.83 | 667 | 2 | 241 | V | |
T2300E | 1.66 | 667 | 2 | 209 |
|
此外,「Core微架構」的一些更新,則是規格上看不出來的,包括:加寬的14階動態執行管線(Wide Dynamic Execution)、智慧型記憶體存取(Smart Memory Access)、智慧型電源管理功能(Intelligent Power Capability)、進階休眠(Deeper Sleep)、進階電源控制(Advanced Power Gating)、動態匯流排暫停功能(Dynamic Bus Parking)。
這一堆技術名詞我們也不解釋了,重點其實只有兩個:一、效能提高;二、省電能力增強。也就是說,同時脈的Merom處理器效能會勝過Yonah,雖然因此電力需求增加,但因為省電能力更強,相抵銷後的實際續航力表現兩者是差不多的。
題外話
一樣是雙核處理器,新款有64位元支援而且效能也比較強,但新舊款價錢卻是相同的。那麼,舊的Napa機種還有誰要買呢?這讓NB廠商面臨很尷尬的情況,因此目前多是以具備獨立顯卡的高階規格來推出Merom NB,以此跟舊Napa機種作區分。
Napa Refresh自己來--火力全開升級Core 2 Duo
主角登場--CPU外觀比較
實際裝機前,先來比一比兩代CPU的外觀吧。這次實測的兩顆CPU,分別是Core Duo的T2400以及Core 2 Duo的T5600。
如前面說過的,光看規格兩者完全相同,皆為雙核心、時脈1.83GHz、L2快取2MB、FSB時脈667MHz、65奈米製程、Socket 479針腳。所以兩者只差在64位元支援。
從正面外型來看,很明顯可以看到T5600的Die比T2400大得多。在官方數據中,Merom的晶片面積是144.9平方公厘,Yonah則是90.3平方公厘,差不多是1.6倍大。不過,兩者的規格、製程相同,核心大小怎會差這麼多呢?
Core Duo T2400(左)與Core 2 Duo T5600(右)的正面外觀比較
主要原因是Merom用了更多的電晶體,其2.91億顆的電晶體數量,大約是2倍於Yonah所用1.51億顆。增加的電晶體,拿來增加更多的浮點運算器、SSE單元。另外還有加倍的L2快取容量,只是這部分在L2快取2MB的T5x00系列並沒有用到。
翻到背面再比一比吧,如前所述,兩者針腳完全相同,如果您時間很多可以數一數,應該都是479根針腳。而兩者嵌在中間的小IC,則是型式與數量都不太相同。(如果有讀者知道其差別的意義,麻煩跟大家分享一下)
Core Duo T2400(左)與Core 2 Duo T5600(右)的背面外觀比較
再看清楚一點
如果您看清楚Merom處理器的面貌(或者真想數清楚它有幾根針腳),這邊有較大的圖片。想看更大張原圖的話,就請點一下底下的圖片吧。(抱歉,CPU上灰塵多了點)
實測平台介紹
本次實測的兩款產品,分別是Asus的Merom NB -- A8Js,以及Shuttle的Yonah核心MoDT(NB平台桌機) -- XPC X100。兩者原本安裝的CPU,分別是Core 2 Duo T5600以及Core Duo T2400,也就是上頁所介紹的兩顆處理器。
其中A8Js所屬的A8J系列,我們之前測試過Napa平台機種A8Jm,所以算是跨平台的機種。而且就像前面說的,這樣的升級對NB廠商而言並不難,所以未來還會有更多像這樣升級的產品出現。
Asus A8J系列
Shuttle X100是款採NB元件的桌上型電腦,也就是所謂的MoDT。對這類產品的使用者,或是自組MoDT的玩家而言,升級Core 2 Duo平台的方式跟NB並無差別,所以這邊也一併介紹。
Shuttle XPC X100
Core Duo筆電升級DIY
每次都要提醒同樣的事,以下拆機過程為測試研究,不建議一般使用者仿照嘗試,以免失去原廠保固。這邊測試從Yonah處理器換裝Merom的過程,反過來裝的步驟也是一樣的。
準備一顆Merom CPU,一隻中型十字起子。找到處理器所在的背蓋,就開始動工吧。
移除背蓋後先觀察一下,左上:RAM,左下:MXM顯示卡,右上:CPU,右下:散熱器風扇,
A8Js採用可抽換的Nvidia MXM顯卡模組,在一般NB上並不常見,
通常不是整合在北橋晶片,就是獨立晶片直接焊在主機板上
顯示卡擋在散熱器上方,因此需要先將它移除,其他大部分NB則不需要這個步驟
顯示卡移除後,接下來對固定在CPU旁的螺絲下手
螺絲上的易碎保固貼紙,被我們移到旁邊去了
(注意!!這個動作會讓你的NB失去保固)
風扇有一部分卡在機殼裡,所以必須先動點手腳,
拿掉這機殼一角的四顆螺絲,讓機殼能鬆開一些
小心拔掉風扇的電源線,再以巧妙的角度,把散熱模組拆下來
拿掉散熱器後,就能完整看到右上角的T2400 CPU。
另外左下有一塊白色的散熱片,下方是北橋晶片Intel 945PM
處理器插槽是鎖上的
必須先用一字起子,將鎖旋轉到開放的位置
然後,就可以小心地將上面的CPU取下
大風吹,插槽裝上Core 2 Duo T5600,
原本的Core Duo T2400請小心收好
別忘了,要將CPU鎖上,並補上一點散熱膏。
然後依相反步驟將散熱器、顯卡裝回去
(注意!!千萬別忘記接上風扇的電源線)
開機進BIOS,果然是Core 2 Duo T5600,1.83GHz,測試成功!!
也許有人不服氣,說A8Js原本就是裝T5600,先Downgrade再換回來當然沒問題。那麼好吧,我們也拿原本裝Core Duo的MoDT--Shuttle XPC X100來試試看。
移除上蓋後的X100,內部設計便一目了然
拆下散熱模組
很快便看到CPU了。
X100同樣也使用MXM顯示卡,但位置在散熱器下方,因此不必動到它
即將被拆下來升級的T2400
跟NB相同的Socket 479處理器插槽
換上Core 2 Duo T5600處理器,並鎖好插槽,按步驟還原
開機進BIOS,果然是Core 2 Duo T5600,1.83GHz,測試成功!!
我們使用最新一版的Cpu-z 1.36來檢視升級前後的系統規格,下面的一系列比較圖,左邊都是Core Duo T2400的數據,右邊則都是Core Duo T5600。
比較中可以看出,兩顆CPU的規格是相對應的。差異之處只有:「1. 核心名稱Yonah->Merom,2. 指令集增加SSE4,3. 增加EM64T支援」。此外,同樣在效能全開的最高時脈狀態下,Merom的電壓1.238v比起Yonah的1.263v還低。
電力全開的11倍頻狀態(1.83GHz)
在節電狀態下,兩者都降到了6倍頻,時脈997.5MHz(約1GHz)。此時兩者的電壓相同,都降到只剩0.95v,NB平台果然還是省電最重要。
6倍頻節電狀態(1.0GHz)
這邊有一個小發現,那就是Cpu-z v1.36對Core 2 Duo的辨識完整度,竟然不如前版的Cpu-z v1.35。在前版處理器名稱是完整的「Intel Core 2 Duo T5600」,而v1.36卻只有「Intel Core 2 T5600」。另外,v1.36中未顯示的Cpu標誌,在v1.35反而正確地顯示出來了。
在前一版本Cpu-z 1.35中,Core 2 Duo圖示是正確的,怎麼1.36退步了呢?
在Core 2 Duo系列中,編號T5x00的CPU跟Core Duo一樣,只有2MB L2快取供雙核心共享。編號T7x00的較高階CPU才有加倍的4MB L2。
L1、L2等一二階快取規格完全相同
這一代的Merom維持FSB 667MHz,所以對支援記憶體的頻率、時序也不會有影響。等到下一版Merom才會再升級到FSB 800MHz,到時候便會增加對DDR2 800記憶體的支援。
記憶體頻率、時序皆相同
Intel官方處理器辨識程式
T5600雙核時脈、FSB頻率、L2快取等主要規格都跟T2400無異
Core 2 Duo只多了EM64T支援
除了CPU型號、步進、修訂版不同,其他規格不變
系統內容中,CPU換成了Core 2 Duo T5600
下面列出同一部Asus A8Js筆電,分別安裝Merom T5600與Yonah T2400,也就是升級前後的測試數據。因為這兩顆CPU規格相同,所以比較起來更具意義。同時作為對照組的是之前測試的A8Jm,它同樣是採用T2400處理器。
另外根據之前Core Duo上市的慣例,這次也找來Core Duo平台的規格霸主--Sony VAIO AR18。AR18搭載的Core Duo T2600(2.16GHz) ,算是市售機種時脈最高的一顆Yonah。
而這次測試的T5600(1.83GHz),則是L2只有2MB的低階產品,時脈也比較低,這樣比較的目的,當然是要看Core 2 Duo能否有突破性的進步。
比較機種規格表:
Asus A8Js @T5600/T2400 | Asus A8Jm | Sony VAIO AR18 | ||
CPU | Core 2 Duo T5600 (1.83GHz) | Core Duo T2400 (1.83GHz) | Core Duo T2400 (1.83GHz) | Core Duo T2600 (2.16GHz) |
HD | SATA 5400轉 8MB 120GB | PATA 5400轉 8MB 100GB | SATA RAID 0 5400轉 8MB 80GB x2 | |
RAM Size | 1024MB x1 | 512MB x2 | 512MB x2 | |
RAM Type | DDR2 667 | DDR2 533 | DDR2 533 | |
Graphic | nVidia GeForce Go 7700 | nVidia GeForce Go 7600 | nVidia GeForce Go 7600 GT |
MobileMark 2005測試
這部分我們主要比較A8Js搭載不同CPU的效能差別,換上Core 2 Duo後效能分數增加了11分,大約是4%。反應時間快了0.04秒,也同樣約為4%的進步。這樣的差距幅度雖不大,但以MobileMark 2005測試的特性來看,也算有明顯進步了。
效能提升固然可喜,那麼續航力呢?測試結果換裝Core 2 Duo的A8Jm,電力分數只少了3分鐘,大約是可以忽略的1.6%退步。也就是說,Intel所宣稱的「效能更強,耗電不變」,真的不只是嘴巴說說而已。
A8Js搭載Core 2 Duo T5600的測試數據
A8Js搭載Core Duo T2400的測試數據
PCMark測試
在一向以規格見真章的PCMark測試中,搭載T5600的A8Jm無論是04或05總分,都把規格滿檔的Sony AR18硬是比了下去。怎麼會這樣呢?再看看分項分數好了。
在CPU項目中,A8Js@T2400與A8Jm為同顆CPU,所以分數相同,表示我們有穩定的對照組。而換了 T5600的A8Js,CPU分數在PCMark04提昇了14%,在05則增加10%,表現極為優異。其中04分數甚至還直逼高時脈的T2600,果然 非常強悍。
而且不只CPU分數,Core 2 Duo對記憶體效能的影響也相當顯著,本次測試中的T5600,為PCMark04的記憶體分數帶來高達27%的提升,而05也同樣增加26%,升級幅度比CPU還大。
另外,Core 2 Duo對繪圖分數也略有幫助,但相較下就不是那麼明顯,因為主要還是靠獨立顯卡在撐效能。如果是整合顯卡的機種,我們推測這方面差距幅度會比較大。而硬碟方面的影響,則更是微乎其微。
3DMark效能測試
如同PCMark的測試結果,Merom對繪圖效能提升在這邊也不太明顯。因為CPU效能所佔比重不高,主要還是由獨立顯卡的效能展現。如同在桌上平台的情況,想要順暢的玩遊戲,與其升級最高階的CPU,不如換一張顯卡效果明顯。
效能比較(2) 接著之前的測試,我們也紀錄了細部的測試數據,找出Core 2 Duo實際的強項所在。如同之前的排列方式,左邊是A8Js搭載T2400的數據,右邊的則是T5600。 首先看到的是3DMark05測試細項中的CPU成績,大約14%的效能提升也算不小了,CPU算圖速度也有明顯加快。不過,現在的遊戲早就不使用CPU算圖了。 然後看到PCMark 05的CPU細項成績,各個項目效能都有增加,平均提升幅度約為10%。其中檔案解壓縮與圖像解壓縮這兩項,提昇幅度都超過10%。 SiSoftware Sandra 2007 Pro Business效能測試 如同「桌上型Core 2 Duo組裝」專題中的測試,Core 2 Duo各方面效能都有提升,而其中最傲人的仍是多媒體整數運算,竟然有超過250%的成長!!而其他CPU項目,也都有3、4成的效能提升。 而記憶體部分,因為同樣是雙通道DDR2 667,所以就沒有再向上提升了。 項目 Core Duo Core 2 Duo 提昇幅度 % Processor Arithmetic ( 處理器運算效能 ) Dhrystone ALU 12485 16752 34.2 Whetstone iSSE3 9206 11666 26.7 Processor Multi-Media( 處理器多媒體效能 ) Integer x8 iSSE2 28585 100715 252.3 Floating-Point x4 iSSE2 38928 54221 39.3 Memory Bandwidth( 記憶體頻寬 ) RAM Bandwidth Int Buff'd iSSE2 3497 3579 2.3 RAM Bandwidth Float Buff'd iSSE2 3487 3600 3.2
3DMark05 CPU分數比較
PCMark05 CPU分數抓圖
T2400
T5600
臨時加測Asus V1J
在撰稿同時,Asus又送來了一部Core Duo筆電,具備TPM與指紋辨識的新款商務機--V1J,它裡面裝的剛好也是同級的T2400,我們趕緊也拆來作升級測試。但因為時間有限,只跑了PCMark05分數。
Asus V1J
Asus V1J的主要規格:Intel Core Duo T2400(1.83GHz);1GB DDR2記憶體;ATI MR X1600獨立顯卡(MXM格式)。
大概因為是新款NB,我們升級Core 2 Duo的過程,也是換好CPU+重開機,就一切搞定了,至今仍未碰到BIOS不支援的問題。
又是輕鬆完成Core 2 Duo升級
測試結果
加測的V1J因為顯卡規格比A8Js略低,跑出來的分數也差了一截。但升級前後的對比,結果仍與A8Js類似。也就是,CPU與記憶體分數提昇較多,繪圖與硬碟小幅進步。
Asus V1J @T2400
Asus V1J @T5600
除了效能的提升之外,別忘了Core 2 Duo也支援64位元運算,而且這才是它跟Core Duo最大的差異點。64位元處理器,理應要灌64位元作業系統,跑64位元應用程式,不是嗎?
因為手邊沒有64位元版本的Vista RC1,所以這次先安裝 Vista Beta2的版本。除了不能在32位元WinXP裡面直接升級安裝(因位元格式不同),必須以光碟開機安裝之外,64位元版本的裝機過程跟32位元Vista沒有差別,但安裝時間似乎有稍微久一點。
Vista x64的安裝畫面,與32位元版本沒有任何差異
安裝完成後開機,同樣感覺不出跟32位元版的差異,好像沒有哪裡比較強耶。進到基本系統資訊視窗中,才看到小小一行「64-bit Operating System」的文字,真讓人有點失望。
安裝完成後,系統介面也跟32位元版本完全相同
作業系統版本未加註64位元,CPU是T5600沒錯,顯示卡驅動未掛上
64-bit只出現小小的一行文字
Vista Beta2對64位元驅動程式的支援,較不如32位元完整,因此一大堆系統元件都缺驅動,包括區網、WiFi...都不能用。顯示卡也是先以標準驅動安裝,所以解析度不對、運作效能慢、也沒辦法啟用Aero特效。
找了找Nvidia官網,並沒有看到提供給GeForce Go的64位元驅動,拿桌上型GeForce的Vista x64驅動來灌也是失敗作收。於是我們只好手動設定,將Vista x64驅動程式庫裡的「GeForce 7600GT」掛上,之後才解決這個問題,該有的解析度、Aero特效都回來了。
手動設定顯卡驅動
裡面沒有Geforce GO的型號,先假裝自己是7600 GT試試看
偽7600 GT安裝成功,Aero的3D視窗切換特效是一定要秀一下的
接下來呢?是不是該找些64位元軟體來測試呢?很不幸的,目前64位元作業系統用的人少,應用程式也非常少,一般只在網路伺服器或專業科學研究、3D繪圖等領域使用。目前有64位元版本的程式,通常會是伺服器程式、防毒程式,或是3D繪圖程式。
雖然說64位元Vista可以向下相容32位元的程式,但相容的情形並不如想像中高,不少程式連安裝都不行,有些安裝後無法執行,有些則是執行後會出問題。
Sandra可以安裝64位元版本
但測試項目是空的,沒辦法使用
PCMark05(32bit)測試
我們嘗試跑PCMark05(32bit)測試,但因為測試需要的WMP 10無法在Vista x64安裝,所以部份項目沒有成績。跟WinXP 32位元版跑出來的測試成績相比,分數稍微掉了一些,但這也許跟驅動未完整安裝有關,而且Aero特效可能也吃了一些效能。
32位元的PCMark05,只能跑出兩項成績(標題列有Aero透明特效)
CPU細項分數
效能比一比﹙同樣採用Asus A8Js測試﹚
作業系統 | WinXP 32bit | Vista 64bit | |
CPU | Core Duo T2400 | Core 2 Duo T5600 | |
CPU分數 | 4270 | 4689 | 4549 |
RAM分數 | 2912 | 3658 | 3543 |
CPU測試細項 | - | ||
檔案壓縮 | 7.79 | 8.164 | 8.075 |
檔案解壓縮 | 108.639 | 121.579 | 120.881 |
檔案加密 | 47.691 | 50.165 | 50.726 |
檔案解密 | 45.744 | 50.109 | 49.562 |
圖像解壓縮 | 22.058 | 26.127 | 25.968 |
音訊壓縮 | 2171.98 | 2345.138 | 2327.931 |
多執行緒測試1 | - | ||
檔案壓縮 | 7.816 | 8.17 | 7.838 |
檔案加密 | 46.753 | 50.044 | 47.926 |
多執行緒測試2 | - | ||
檔案解壓縮 | 54.351 | 60.399 | 60.105 |
檔案解密 | 22.876 | 25.148 | 22.107 |
音訊解壓縮 | 901.374 | 975.996 | 969.474 |
圖像解壓縮 | 10.99 | 13.173 | 11.843 |
64位元 CINEBENCH 9.5 實測
另外我們也找來有64位元版本的3D測試軟體「CINEBENCH 9.5」,這部分測試就沒問題,正常跑完整個測試。不過OpenGL分數相當的低,跟WinXP 32位元下跑32位元測試結果差異很大,這應該是顯卡驅動沒灌好所造成的(偽7600 GT還是不行嗎)。
CINEBENCH 9.5
跑64位元版的測試
測試結果
效能比一比﹙同樣採用Asus A8Js測試﹚
作業系統 | WinXP 32bit | Vista 64bit |
測試版本 | CB 9.5 32bit | CB 9.5 64bit |
顯卡驅動 | Go 7700 | 偽 7600 GT |
單CPU算圖 | 302 | 309 |
多CPU算圖 | 555 | 584 |
多處理器加速 | 1.84x | 1.89x |
C4D著色 | 356 | 356 |
OpenGL SW-L | 1340 | 281 |
OpenGL HW-L | 3133 | 161 |
OpenGL加速 | 8.81x | 0.79 |
小結
在Merom發表後,Intel全線處理器完成「Core 2 Duo化」,全部採用效能更強、電力更省的Core微架構,而且也全部支援64位元運算。前者對消費者來說當然是喜訊,那代表我們可以更輕鬆享受平價的高 效能電腦;而64位元的影響力,則還有待商確。這怎麼說呢?
君不見坊間媒體紛紛喊出,「64位元時代到了!」、「快換上64位元電腦吧!」。姑且不論它們是否真的用過64位元作業系統,了解其目前貧乏的支援 困境。反正未來出廠的電腦,無論用Intel或AMD處理器,大多數會是支援64位元運算的「64位元電腦」(但跑的可能還是32位元作業系統)。等你買 不到只支援32位元的電腦時,誰還能說64位元時代還沒到來呢?
而且,Intel的這一波Napa Refresh對喜歡自己升級電腦的朋友來說,可真是天大的恩惠。回顧CPU發展史,有幾次CPU跨世代升級可以不必整台換掉的?這回的Merom不但升 級容易(但仍需一定拆機功力),而且效能也跟Intel保證的一樣強悍,電耗又能不向上增加。
更扯的是,Merom價錢竟然還跟前代Yonah產品一樣。這讓NB廠商很頭痛,但消費者卻很容易選擇,因為沒理由花同樣價錢,卻去買效能較差的舊產品。
至於同樣有64位元雙核心的AMD Turion 64x2呢?在我們的32位元測試中,Turion 64x2對上Core Duo已經幾乎是全盤皆墨,若想跟新出的Core 2 Duo較勁,當然是更加困難。不過,我們也看到了「不知多遠」的未來,將是64位元運算的戰役。到時究竟誰能勝出,請等待我們後續報導吧。
http://72.14.235.104/search?q=cache:XcmBjnBKljgJ:blog.zol.com.cn/527/article_526336.html+T2450+T2500&hl=zh-TW&ct=clnk&cd=3&gl=tw
奔騰雙核和酷睿雙核有什麼區別
所屬分類:IT科技 | 2007-10-06 14:16:02 intel 為了降低成本,將一個CPU衍生出多種不同型號,然而卻讓人看的眼花繚亂,尤其是T2XXX,竟有十一個型號:酷睿雙核T2500 T2400 T2450 T2300 T2300E T2250 T2350 T2050 奔騰雙核T2130 T2080 T2060,比較如下:
T2500,T2400,T2300,T2450,T2300E,T2050,T2060
首先,尾號為T2X00的,前端匯流排都為667MHz,二級緩存都為2M,只是主頻不同,T2500 主頻為2.0GHz,T2400 主頻為1.83GHz,T2300主頻為1.66GHz,其他型號都可看作是它們的衍生。
T2450與T2500相比,T2350與T2400相比,T2250和T2050與T2300相比,二級緩存都為2M,前端匯流排由667MHz降至533MHz,主頻略有差異(T2450與T2500相同,T2350為1.86GHz,T2250 為1.73GHz,T2050為1.60GHz)。
T2300E 與T2300相比取消了VT即虛擬化技術,而T2050與T2300E相比則又將前端匯流排由667MHz降至533MHz,可以看作T2300的"閹割 版"。奔騰雙核T2060處理器的主頻和FSB與T2050相同,同樣是1.6GHz和533MHz。而只有二級緩存差別較大,在二級緩存上,T2060 正好是T2050的一半,僅為1MB,這也就是"再一次閹割"。
T2300-取消VT=T2300E-前端匯流排降至533=T2050-二級緩存降為1MB=T2060
T2350,T2130
同樣奔騰雙核T2130則可看成是酷睿雙核T2350再次的閹割版,主頻同為1.86GHz,前端匯流排也都為533MHz,而二級緩存則又降為1MB。
T2250,T2080
奔騰雙核T2080看成是酷睿雙核T2250的閹割版,除了在二級緩存上降成了1M,主頻以及前端系統匯流排都與T2250相同分別為1.73GHz,533MHz。
http://72.14.235.104/search?q=cache:0-ShyGAlkyoJ:group.zol.com.cn/21/16_202858.html+T2450+T2500&hl=zh-TW&ct=clnk&cd=2&gl=tw
對於選擇 筆記本,CPU是重中之重,直接關係到運算的速度和整個筆記本的性能
現在筆記本市場上,主打的也就是AMD和INTEL,由於2006年底到2007年初,AMD連續推出了一系列的雙核產品,以其低廉的價格和較好的性價比搶佔了筆記本的中低端市場, 而INTEL公司又不願降低酷睿雙核的價格去和AMD打這場戰役,於是就選擇了把CPU縮水這條路子來降低成本,和AMD競爭本本的中低端市場
而縮水後的cpu,我們習慣叫做奔騰雙核,
真正的酷睿雙核標的是:intel core duo 和intel core 2 duo ,分別代表酷睿1代和酷睿2代
酷睿2
酷睿1
而縮水後的奔騰雙核,標的是pentium dual core inside
所以買本時,一定要看本本右下角的商標,到底標的是什麼,不然會被JS忽悠了都不知道怎麼回事
對於奔騰雙核的命名,至今偶也沒有完全總結出一個規律【難道INTEL 要得就是這個效果?? 】,個人認為奔騰雙核一般是追隨著酷睿雙核來的,命名主要與現在基本停產的酷睿1代相聯繫。
如酷睿T2050的縮水版為T2060,T2250的縮水版為T2080
最近剛出來的T2310,雖然打著 T23**的牌子,好像與T2300多麼親密似的,而且還比2300多了10,讓不熟悉的本友一看,還以為比2300要好呢??是2300的升級版吧??
那就大錯而特錯了
恰恰是為了迎合廣大低端市場的又一個閹割版,
酷睿雙核T2300處理器,主頻1.66GHz,2MB二級緩存.
而T2310主頻1.46GHz,1M二級緩存,
唯一值得稱道的是:2310 是64位的——這也是被AMD 逼得,為了對抗AMD和現在vista對64位的要求而作的無奈之舉吧,犧牲了運算能力,換來對 64位的支援??值與不值??……
下面詳細說說各代的u:
【偶也沒有搜羅全,因為現在intel出新產品的速度實在太快了,幾乎每月都有新的品種出來,這�只是略微做一個介紹,告訴大家,別再按照以前的計算CPU的級別去看了,數字越大運算能力越強只是針對於同等系列的,如酷睿系列。如果不堪酷睿、奔騰就直接下結論,就很容易出錯了 ——對u懂一些的還是直接看參數的好】
intel 為了降低成本,將一個CPU 衍生出多種不同型號,的卻讓人看的眼花繚亂,尤其是T2XXX,竟有十一個多型號:
酷睿雙核 T2500 T2400 T2450 T2300 T2300E T2250 T2350 T2050 【已基本停產】
奔騰雙核T2130 T2080 T2060,以及現在比較新的T2310,
比較如下:
T2500,T2400,T2300, T2450,T2300E,T2050,T2060
首先,尾號為T2X00的,前端匯流排都為667MHz,二級緩存都為2M,只是主頻不同,
T2500 主頻為2.0GHz,
T2400 主頻為1.83GHz,
T2300主頻為1.66GHz,其他型號都可看作是它們的衍生。
T2450與 T2500相比,T2350與T2400相比,T2250和T2050與 T2300相比,二級緩存都為2M,前端匯流排由667MHz降至533MHz,主頻略有差異( T2450與 T2500相同,T2350為1.86GHz,T2250為1.73GHz, T2050為1.60GHz)。
T2300E與T2300相比取消了 VT即虛擬化技術,而T2050與T2300E相比則又將前端匯流排由667MHz降至533MHz,可以看作T2300的" 閹割版"。
奔騰雙核T2060處理器的主頻和 FSB與T2050相同,同樣是1.6GHz和533MHz
。而只有二級緩存差別較大,在二級緩存上,T2060正好是T2050的一半,僅為1MB,這也就是" 再一次閹割"。
T2300-取消VT =T2300E-前端匯流排降至533 =T2050-二級緩存降為1MB =T2060
T2350,T2130
同樣奔騰雙核T2130則可看成是酷睿雙核T2350再次的閹割版,主頻同為1.86GHz,前端匯流排也都為 533MHz,而二級緩存則又降為1MB。
T2250,T2080
奔騰雙核T2080看成是酷睿雙核T2250的閹割版,除了在二級緩存上降成了1M,主頻以及前端系統匯流排都與 T2250相同分別為1.73GHz,533MHz。
酷睿2(雙核)命名為7X00 (單數為新酷睿2核心,即迅4的CPU),5X00, 5X50(新酷睿2核心),比如:7100,5500,5200;
酷睿(雙核)命名為2X00,2X50,比如: 2050,2300;
奔騰(雙核)命名規則為:32位的2060,2080(以雙數+0結尾的)/ 以及現在升級為64位元的2310系列【大概可以稱為奔騰二代吧】
相差主要是酷睿2(雙核) 和奔騰二代是64位的,酷睿和奔騰一代是32位的。
酷睿2(雙核) �的5X00是7X00(雙數)的緩存閹割版,5X50是7X00(單數)的緩存閹割版,5200,5300是5500等基礎上進一步的閹割 FSB的版本:
7X00(單數,7100,7300...)是800MHZ FSB,4MB二級緩存,
7X00(雙數,7200, 7400...)是667MHZ FSB,4MB二級緩存,
5X50(5550,5650 )是800MHZ FSB,2MB二級緩存,
5X00(5500,5600 )是667MHZ FSB,2MB二級緩存,
5X00(5200,5300 )是533MHZ FSB,2MB二級緩存,
同理,酷睿(雙核)2X50是2X00的FSB閹割版,奔騰 (雙核)是酷睿(雙核)2X50的緩存閹割版:
2X00是667MHZ FSB, 2MB二級緩存,
2X50是533MHZ FSB,2MB 二級緩存,
奔騰(雙核)二級緩存只有1MB,FSB只有533MHZ 。
一般來說,現在intel的酷睿系列直接面對的中高端機器,寧可出新品種降低成本和運算能力,也不壓低酷睿的價格。
一句話, 現在的奔騰系列是基於酷睿構架系列上縮水版,其核心和工藝與酷睿完全一樣的,所以發熱量並不太大,只是縮減了前端匯流排,二級緩存被簡化到1M。
所以對於要求不是很高的本友來說,這個也完全夠用的了
寫出來這些,只是讓本友知道,到時別被JS忽悠了說 2310比2300好,也在挑本子的時候,自己心�有個數,起碼關鍵時候,也能唬一下JS
--
[垃圾桶] 裡沒有會話群組。 當您有 2000 MB 以上的儲存空間時,誰還需要刪除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