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經營族群的分析與改進(一)
在上一篇非營利網站經營的美麗與哀愁 的文章迴響中有朋友提到關於網站使用者的基數及族群的問題。
這個問題讓我著實好好地思考了兩天,iPhoneTW經營的對象是誰?客戶的屬性為何?想抓住的族群又在哪邊?
iPhone是一支手機,也是一支PDA手機,又或稱做智慧型手機及SmartPhone也可以,而iPhone又是一支具有高知名度及品牌形象的熱門商品,因此,對網站來說,似乎所有聽過iPhone或對iPhone有興趣的人都可以是網站的潛在可能客戶(註1)…
工程師級的顧問 /【食夢黑貘】
部落格的關連分析
部落格觀察有三個初始的目標,有一個在我的定義中是用來找出部落格的關係。
而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觀點,並不全面,但也有自己的方向與意義, 且各自有不同的架構,也有一些是用資料探勘的 Relation Analysis 關連分析來做。
目前已經做過的如下:
1. 有多少人同時提及:
這個是最早做的,用的是 google 兩個網址的並陳,看有那些網頁同時出現這兩個網址,這個是很有意義,但很快就不能用,因為若是以現在部落格觀察的規模,要做完一次須要 7 萬乘上 7 萬對 google 的查詢,也就是 50 億次的查詢,這個雖然有效,但不合理。
2. 部落格好友與推薦:
這個是讓 Blogger 自己建立自己的關係,經過自己的設定然後串起來,但這個並沒有很認真去推,畢竟這種須要使用者來輸入的東西,不是我想做的…
全文>>
網站經營族群的分析與改進(一)
babyfish0226 | 22 May, 2008 11:41
在上一篇非營利網站經營的美麗與哀愁 的文章迴響中有朋友提到關於網站使用者的基數及族群的問題。
這個問題讓我著實好好地思考了兩天,iPhoneTW經營的對象是誰?客戶的屬性為何?想抓住的族群又在哪邊?
iPhone是一支手機,也是一支PDA手機,又或稱做智慧型手機及SmartPhone也可以,而iPhone又是一支具有高知名度及品牌形象的熱門商品,因此,對網站來說,似乎所有聽過iPhone或對iPhone有興趣的人都可以是網站的潛在可能客戶(註1)。
所以也許可歸納出下列幾個族群:
1.想買手機,並將iPhone列入購買考慮的清單
2.對iPhone純粹有興趣
3.已擁有iPhone,但對iPhone的使用有興趣
(1).對iPhone的破解有需求
(2).對iPhone的基本功能使用有需求
3).對iPhone的軟體應用有興趣
(4).對iPhone的個人化有興趣(鈴聲、桌布及主題風格)
(5).對iPhone的娛樂性有興趣(遊戲及影音資訊)
(6).對iPhone的程式開發有興趣(官方SDK及非官方ToolChain)
對象出來了,下一步就必須開始思考這些人在哪裡?又如何讓這些人知道iPhoneTW的存在?
第 一項的對象是相當廣泛(想買手機,並將iPhone列入購買考慮的清單),想買手機的群族也許比較容易掌握,對網路來說,知名的手機或pda相關網站如 mobile01、sogi手機王或palmislife,甚至在Google中輸入手機或PDA關鍵字所找出的網站都可能擁有此項的潛在客戶。
第二項則比較難以掌握,因為任何人都可能有興趣,但也許是過去、也許是現在,更也許是未來,而一篇文章,一個廣告,甚至是朋友間交談的一句話,都很有可能產生這『有興趣』的結果,而『已經有興趣』及『被引起的有興趣』,在抓住客群的做法與過程上都可能有相當不同的差異。
而第三項相較之下就比較簡單,因為有特定的主題,因此只要大量曝光並提供不同對象所需要的資訊,自然能吸引到對不同主題有需求的使用者,而持續不斷的提供及滿足這類的需求就成為網站是否能穩定成長的重要關鍵了!
接下來就是分析iPhoneTW的現況並擬出改進方案了。
續...
註1:指網站的使用者
Ref
http://www.ithome.com.tw/plog/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7910&blogId=1061
部落格精選─部落格的關連分析 |
文/iThome (記者) 2008-05-25 |
部落格觀察有三個初始的目標,有一個在我的定義中是用來找出部落格的關係。沒有一種方法或觀點可以適用所有的角度,尤其像資料探勘這種系統,可能要更多的模型才能趨近現實。 |
|
iPhoneTW 網站經營族群的分析與改進(一) 在上一篇非營利網站經營的美麗與哀愁 的文章迴響中有朋友提到關於網站使用者的基數及族群的問題。 這個問題讓我著實好好地思考了兩天,iPhoneTW經營的對象是誰?客戶的屬性為何?想抓住的族群又在哪邊? iPhone是一支手機,也是一支PDA手機,又或稱做智慧型手機及SmartPhone也可以,而iPhone又是一支具有高知名度及品牌形象的熱門商品,因此,對網站來說,似乎所有聽過iPhone或對iPhone有興趣的人都可以是網站的潛在可能客戶(註1)… 工程師級的顧問 /【食夢黑貘】 部落格的關連分析 部落格觀察有三個初始的目標,有一個在我的定義中是用來找出部落格的關係。 而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觀點,並不全面,但也有自己的方向與意義, 且各自有不同的架構,也有一些是用資料探勘的 Relation Analysis 關連分析來做。 目前已經做過的如下: 1. 有多少人同時提及: 這個是最早做的,用的是 google 兩個網址的並陳,看有那些網頁同時出現這兩個網址,這個是很有意義,但很快就不能用,因為若是以現在部落格觀察的規模,要做完一次須要 7 萬乘上 7 萬對 google 的查詢,也就是 50 億次的查詢,這個雖然有效,但不合理。 2. 部落格好友與推薦: 這個是讓 Blogger 自己建立自己的關係,經過自己的設定然後串起來,但這個並沒有很認真去推,畢竟這種須要使用者來輸入的東西,不是我想做的… POS系統與店舖經營 Web POS 和 POS 2.0 將現有的POS系統Web化,使用Web相關技術開發一套POS系統,這就是Web POS了嗎? 為了區隔Web POS和POS Web化的不同之處,就拿2.0的概念進行說明。 Outlook就像是1.0的通訊錄,即時通或網路聯絡薄就像是2.0的通訊錄。1.0的通訊錄,朋友資料異動,你就得自己維護,例如:改地址,改電話等等。2.0的通訊錄,朋友的資料異動後,你只要連線就可以看到朋友資料異動後的內容… |
Ref
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49064
部落格的關連分析
genehong | 21 May, 2008 03:40
[前言]沒有一種方法或觀點可以適用所有的角度,
尤其像資料探勘這種系統, 可能要更多的模型
才能趨近現實.
部落格觀察有三個初始的目標, 有一個在我的定
義中是用來找出部落格的關係.
而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觀點, 並不全面, 但也有
自己的方向與意義, 且各自有不同的架構, 也有一些
是用資料探勘的 Relation Analysis 關連分析來做.
目前已經做過的如下:
1. 有多少人同時提及:
這個是最早做的, 用的是 google 兩個網址的並陳,
看有那些網頁同時出現這兩個網址, 這個是很有意義,
但很快就不能用, 因為若是以現在部落格觀察的規模,
要做完一次須要 7 萬乘上 7 萬對 google 的查詢,
也就是 50 億次的查詢, 這個雖然有效, 但不合理.
2. 部落格好友與推薦:
這個是讓 Blogger 自己建立自己的關係, 經過自
己的設定然後串起來, 但這個並沒有很認真去推,
畢竟這種須要使用者來輸入的東西, 不是我想做的.
3. 部落格足跡:
這個是由部落格讀者來決定的部落格關係, 也就是
用 IP 與 Blog 用 Relation Analysis 做出來的
結果, 這個雖然是算做出來, 但介面還沒有完善,
只是已經放在部落格觀察的連結了.
4. 宅度計的麻吉度:
這個很單純的是以關鍵字八大分類屬性分數來計算
出來, 並參考分數最高的關鍵字, 來算出部落格之
間的關係.
5. 宅度計的配對度:
這參考的是包含追加分類的各類主要關鍵字的結果,
應該會比麻吉度更準一點, 但有時會讓一些分類的
關係出不來.
6. 宅度計的關係度:
雖然在 "部觀門" 的確要做出類似以搜尋的關鍵字
為主關係度, 但還沒做出來之前就先用宅度計的內
容分析來去做, 這也是宅度計中最好的計算方式了.
這個議題我從 1996 年就開始做了, 當時要算的
是個人版之間的關係, 所以花了很多時間去研究演算法.
事實上去博客來之前就有三四個計劃, 有些已經進行到
一半了, 例如一個是原本要從魅力站的資料來算電子報
的關係與推薦, 另一個就是歐茲的 "終級交友系統".
關連分析到現在還沒開始做, 這個說不定會較有意義些,
接下來就是第 2 項是最有人的因素這點, 本來就是必
須要有活動與介面來搭配才行.
甚至應該想辦法把這些做一個統整介面, 畢竟包
含我自己在看這些結果, 我有些覺得點頭, 有些覺得
搖頭, 雖然我相信這個的 "準確度" 與價值, 但這個
計算的方向到底是不是有意義的.
就像是宅度計雖然很有價值, 但大家看前面 30
名的文章, 很多很明顯就不是寫給人看的, 人幾乎不
太能夠閱讀, 擺明就是寫給搜詢引擎看的 SEO 用的,
所以若是能夠扣掉這一層就準確多了, 但更大的問題
還是在於每一個系統都不太一樣的問題.
畢竟部落格觀察在一開始有三點目標, 有誰還記
得嗎? 尤其其中一點是: 協助讀者找到自己想要閱讀
的部落格, 做這些只是要做到這個部份而已.
當然, Data Mining 資料探勘這種系統最有趣與
最麻煩的地方就是之後的調校, 畢竟這個不是算出來
就好, 而是要有意義, 甚至是有影響或 KPI 才行,
這個過程就比做出來還更漫長了.
[連結]
1. 部落格觀察的三點目標
http://blog.yam.com/genehong/article/9520697
2. [宅度計] 關係榜上線
http://lookdoor.blogspot.com/2008/05/blog-post_11.html
3. 這個站的 "有多少人同時提及"
http://look.urs.tw/join.php?BlogID=1
4. 這個站的 "部落格推薦"
http://look.urs.tw/showrelation.php?BlogID=1
5. 這個站的 "部落格足跡"
http://foot.url.com.tw/blogprofile.php?BlogID=1
6. 這個站的 "麻吉榜"
http://otaku.datamining.tw/relation.php?BlogID=1
7. 這個站的 "配對榜"
http://otaku.datamining.tw/match.php?BlogID=1
8. 這個站的 "關係榜"
http://otaku.datamining.tw/dump.php?BlogID=1
[Keywords]部落格觀察, 資料探勘, Data Mining ,
關連分析, Relation Analysis
[編按]這篇雖然前半是在離線時寫的, 但也有一半是
"Online"寫的 "不是捷運日記", 所以就兩邊
都貼吧.
Web POS 和 POS 2.0
sutp | 19 May, 2008 22:40
將現有的POS系統Web化,使用Web相關技術開發一套POS系統,這就是Web POS了嗎?
為了區隔Web POS和POS Web化的不同之處,就拿2.0的概念進行說明。
Outlook就像是1.0的通訊錄,即時通或網路聯絡薄就像是2.0的通訊錄。1.0的通訊錄,朋友資料異動,你就得自己維護,例如:改地址,改電話等等。
2.0的通訊錄,朋友的資料異動後,你只要連線就可以看到朋友資料異動後的內容。
這就是1.0和2.0的不同,1.0所有的資料擁有權和修改權,都在自己的手中,同樣的,自己也要去維護所有的資料。
再來就要講一下我心目中的Web POS系統,和現有的Web POS系統有什麼上的不一樣?
現在的所謂Web POS,就是POS的Web版,和POS從DOS進展到Windows的版本一樣,剛開始,DOS版的POS,進入Windows版的POS時,幾乎沒有人使用,為什麼?
因為,就是DOS版的POS翻版,完全沒有Windows多工的概念。到最近,Windows版的POS系統,漸漸多人使用了,為什麼?
因為POS系統開始將Windows多工的觀念納入設計理念了。例如:多了另一個螢幕,可以當成客顯,也可以當廣告看版。同一台電腦,可以加入一個單機的資料庫,自動與後台電腦資料庫進行同步,即時性增加了,資料穩定性也提高了。
現在,當Windows版的POS,要換成Web版的POS,又出現以前的狀況了,不懂Web的人來設定POS系統的架構,於是,就出現了所謂Web版的POS系統,把資料立即同步當成主要賣點,把好維護不用安裝當成功能。
事實上,除了簡化安裝及資料同步即時化外,卻多了一個斷線無法工作的問題,於是就出現了一種Web POS,把自己的電腦安裝Web server,就解決了斷線無法工作的問題,但是,資料同步化的問題又出現了。
所以,單純把Windows版本的POS,改成Web版本的POS,事實上,成效並沒有那麼的顯著,而且也不是Web POS所應該呈現的方式。
我心目中的Web POS,應該講成POS 2.0,以前的POS系統是封閉的,是各家公司獨立的系統,就如同之前所有的系統設計,都是以單機或區域網路的方式執行。
以Web Mail,跟Outlook的概念進行說明,Outlook就像是以前Windows的時代,設計時是以自己的電腦使用就好,所以,一離開公司或家裡的電腦,已收的Mail就不能看到了,相對的,也就無法處理事情。
Web Mail和Outlook最大的不同在於,Mail的資料是放在網路上的,所有人的Mail都放在網路上,不論你是那一家公司或個人,但是,你也只能看到自己可以看到的Mail資料。
用 這樣的概念來說明Web和Windows版POS的設計理念,Windows版本的POS系統,就是設計給一家公司或個人使用,所以,所有的資料及程式, 都放在家裡。Web POS就是將POS資料放在網路上,大家共用資料庫及系統,但各自只能看到自己的資料,就是類似現在的ASP一樣。
只是,這樣的系統,還不能算是POS 2.0的系統,只是算是Web版的POS,就如同Web版的Mail讀取器。
POS 2.0是什麼樣的系統?要如何才能達到2.0的境界?
就是資料共享,各自維護,相互使用,建一次,全世界可共用,2.0不就是這樣的觀念嗎?
這樣的系統不好說明,也不好開發,自己本身也還在摸索。
而且,在逐步開發中,一直有新的領悟,或許在系統第一階段完成後,再來用系統說明,也許更能解釋我的想法。
Ref
http://www.ithome.com.tw/plog/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7840&blogId=602
近期文章
文章分類
--
[垃圾桶] 裡沒有會話群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