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18

十大人物推薦 一生必讀的100本書

http://www.cw.com.tw/article/relative/relative_article.jsp?AID=3312


精選文章

攝影:劉國泰

十大人物推薦 一生必讀的100本書

作者:馬岳琳 2007.09.12╱ 第380期

李遠哲、曾志朗、黃春明、南方朔、蔣勳、 蔡明介、杜書伍、何薇玲、黃達夫與殷允芃等十位各擅勝場的人物,分別提出十本適合推薦給大 學生閱讀的書單,邀請所有的大學生,成為新一代的閱讀世代。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廣告


高中二年級的陳瑞仁,和同班同學詹宏志決定籌組讀書會,從台中一中圖書館裡借來厚厚一疊書放在講台上,轉身面對黑板寫下大大的一行字:「How to be a leader?」

國小一年級的張大春,爸爸每天給他講一回《水滸》,如果哪天表現特別乖巧,最令小男孩樂不可支的獎賞,就是父親願意花時間多講一回《水滸》。

國中一年級的陳文茜,偷看了一本《Play Boy》,從此以後小女生知道,如果將這一生最大的目標放在美貌、身材與討男人喜歡上,那人生將會充滿了絕望,所以她決定走另一條路。

大學時期的林懷民,最愛看《文學季刊》、《現代文學》裡陳映真的小說,經常邊看邊掉淚;一直到長大、一直到編了舞作「陳映真.風景」,重看他的小說,還是要哭泣。

當上台北市文化局長的龍應台,床頭櫃一直擺著一本《蘇東坡傳》,官場生涯裡就算遇上天大的挫折,只要翻翻《蘇東坡傳》,再看一遍曠世才子是如何在被流放迫害中豁達自處,就能安穩入睡。

這是上一個閱讀世代的縮影,但如今讓人們殷殷尋找的,是下一個閱讀世代。

五成大一學生不愛看書

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在《越讀者》一書中指出,現今中文每年就有將近二十萬種新書(含簡繁體字),再加上無數方便可得的 外文書籍,使大家存在於人類有史以來最豐饒的閱讀環境中。

然而,根據行政院國科會去年公布的一項研究調查顯示,許多大學生不愛看書,高達五成七的大一男生及四成八的大一女生,每天念書的時間只有一小時左右。

交通大學校長吳重雨指出,曾有位教授在課堂上問博士班學生,到現在為止讀過幾本小說,結果竟有一位博士生,至今從未讀過任何一本。

「升學過程中,學生被 教育成只讀教課書,沒有培養讀其他書籍的興趣,」吳重雨擔憂這一代大學生的休閒只是上網玩遊戲,少了閱讀的好習慣。「尤其交大專注於理工領域,培養許多科技人才,但學生還是需要大量閱讀其他書籍,才能增加人生的廣度,」吳重雨說。

可以想見,這是一個閱讀的時代,但卻未必是一個閱讀的世代。

人們習慣將年輕一代不閱讀的責任,怪罪於網路,指學生們愛把時間花在網路上聊天、打BBS、玩線上遊戲。

但郝明義卻不這麼認為。在他看來,電話、電視也都曾扮演了「讓人們遠離閱讀」的角色。

而事實上,「閱讀愈是方便的時候,我們愈是不想閱讀。人性如此,從來如此,和網路無關,」郝明義說。

「所以,我們更要鼓勵年輕人多閱讀!讀不讀紙本不重要,我兒子就在網上看完整本《哈利波特》,」在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任教的洪蘭,多年來以科 學的論據到處推廣閱讀的好處。她指出,閱讀有助大腦活化、神經連結,大腦會因外界需求而不斷改變,而人類在閱讀時,神經活化得最厲害,甚至超過運動,更遑 論看電視、聊天、玩電動等活動。

有句話說:「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洪蘭強調,人類大腦就是要靠閱讀時的刺激,而不斷地成長與發展,進而使個人變得更有想像力與創造力,「這就像一種追蹤知識的過程,最後形成智慧。」

閱讀讓人透過文字掌握知識,閱讀力就是 競爭力,早已是世界各國毋須張揚的實質競賽。

從小培養兒童的閱讀習慣,更是全球不敢掉以輕心的扎根大業。然而,進入了大學、有了自主的能力,年輕人卻寧願選擇背離閱讀?

尋找新一代的閱讀世代

「同學間的確閱讀風氣不盛,大家連一本白先勇的《台北人》讀了一學期都還沒讀完!」小宇是某國立大學管科系學生,他不好意思地承認,曾經夭折的讀書會活動。

還好,閱讀永遠不嫌晚。

趁著九月開學季,《天下雜誌》特別與交通大學合作,邀請李遠哲、曾志朗、黃春明、南方朔、蔣勳、黃達夫、蔡明介、何薇玲、杜書伍與殷允芃等十位各擅勝場的人物,分別提出十本適合推薦給大學生閱讀的書單,希望以這百本書單,邀請所有的大學生,成為新一代的閱讀世代。

下載書單>>

--


[垃圾桶] 裡沒有會話群組。 當您有 2000 MB 以上的儲存空間時,誰還需要刪除郵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