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主編推薦 | | | | | | |
|
心靈對話 | | | | 工作倦怠,該休假還是辭職?
文╱張靜慧 攝影╱邱瑞金 我在一家公司工作10年了,最近一直感到疲倦,工作提不起勁,每天出門上班都覺得是一種負擔,總是想:「天啊,這八個小時要怎麼過?」就這樣熬過一天又一天。 我的身體健康沒什麼問題,工作也能勝任,但就是不知道為什麼失去了工作的動力、熱情,只想做完就好,不太去想能不能做得更好。我不知道休假一段時間會不會比較好(但是又擔心如果休得比較久,恐怕飯碗不保),或者乾脆換個工作,給自己更大的改變? 專家解答 方光瑋 104人力銀行行銷處公關經理 工作倦怠其實很正常,人人都會有,我覺得它不完全是負面的,換個角度來看,這是一個檢視和思索生涯規劃的好機會,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為什麼會產生倦怠,然後尋求解決方法。 工作倦怠的原因通常不外下面幾項: ■工作負荷量太大:工時長、難度高,無法勝任。 ■跟工作產生疏離感:覺得自己只是組織中的小角色,無法掌握和主導工作,工作努不努力都沒有意義。 ■工作回饋少:例如待遇不如預期、待遇與工作量不成正比、收支無法平衡,都可能對工作產生不滿,導致倦怠。 ■職場支持薄弱:例如與主管或同事不和、公司制度不利員工、硬體設備不更新,導致工作不順等等。 ■職場的公平性:例如加薪升遷要靠裙帶關係或拍馬屁,苦幹實幹的人得不到肯定,就會產生倦怠感。 ■對工作的價值觀產生衝突:個人不認同工作內容、主管想法或企業文化。 想清楚 倦怠從哪裡來? 當你清楚自己的工作倦怠從何而來,才能找出對策,而辭職通常不是唯一或最好的選擇。 例如工作量太大,至少有三種方法可以讓自己過得好一點: 說不:告訴主管你難以負荷這麼多工作,婉拒無止境的工作指派。 敢要:要求相對應的薪資回報。 如果是因為常幫同事的忙、分攤別人的工作而把自己搞得焦頭爛額,建議你適度婉拒這些額外的工作,避免當「濫好人」。 如果對工作有疏離感、覺得自己可有可無,我建議調整觀念。在現代職場,多數公司都希望任用能跟團隊合作的人,而非單打獨鬥的超人,或個人色彩過於鮮明的明星;每個人各自貢獻所長,一起成就公司交辦的任務。 而且,從另一個角度想,即使扮演「螺絲釘」這樣的角色,也可以發揮「達人」精神,認真把簡單、細微的事做到好,這不也是一種成功? 如果是待遇不佳讓你工作無力,建議你跟老闆談談(老闆不一定不願幫你加薪,他很有可能是忘了);有內部轉職的機會,也可以考慮。如果時間、能力允許,現在也有不少上班族兼兩份工作,增加收入。 我比較不贊成因為「人」的因素而衝動辭職,因為到哪裡都有你不喜歡的人。 每個人都希望有貴人相助,但我認為,貴人不只是對我們好的人,還有那些讓我們變得更好的人,能這樣想,人生就處處是貴人了。 但是當然不是說遇到任何不理想的老闆都不能換工作。例如有些老闆能力不見得好,公司營運一直有問題,或者很難相處,當然不需勉強自己為他效力。 制度往往不是員工可以改變的,主管待人公不公平也很難有絕對的標準。我覺得不妨先接受現狀,從裡面找出路,甚至優勢,用工作績效展現自己的價值。 如果一段時間後,自己的努力仍然得不到肯定,「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不妨把現在的工作當成階段性的跳板,尋找下一個更能發揮的工作機會。 有些公司違法背信,應該趕快離開。美國安隆公司2000年爆發弊案,這家公司為求短期績效,不惜要求會計人員做假帳。像這樣涉及操守的價值觀衝突,員工不需要考慮太多,離職是最明智的選擇。 當休假都不能解決倦怠時 休假本來就是例行保養,即使沒有狀況,也值得、應得。工作倦怠往往是負面能量長期累積的結果,所以,定期休假某種程度上有防患未然的效果。更何況,對自己好一點,真的不需要太多理由。 如果不確定自己是否只是一時倦怠、休假回來就沒事,那就休個假試試看。如果回來後又出現工作無動力的問題,那麼就不是倦怠,而是工作狀況出了問題。 休長假(或留職停薪)就需要從長計議。建議先想想下面幾個問題: ■如果你的工作可以休長假,那麼這個職務是不是可以不存在? ■休長假對未來工作表現有幫助嗎? ■休長假對工作會有哪些影響?怎麼解決?(誰來分擔你的工作?) ■如何不讓老闆對自己產生負面觀感(例如抗壓性不夠、缺乏責任感),影響以後的發展? ■何時休假衝擊最小?(例如選擇淡季休假) ■你有足夠的條件休長假嗎?(經濟條件、家庭支持等) 如果你有明確的答案,並且能說服自己,才有可能說服老闆放心讓你休長假。 找方法 為工作動力灌飽氣 要讓工作動力源源不絕,我有幾個建議: 找到對工作的信念與熱情:電影《末代武士》中,男主角原本是個執行命令的打手,日子過得渾渾噩噩,然而當他找到軍人應有的信念「武士道」時,終於成為無畏的武士。 上班族也要找到那股支持你的信念與力量。 成功的企業家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因此找工作時,最重要的是思考這份工作能否讓自己在過程中得到快樂和滿足,而不是由工作帶來的名利等附屬價值。 因為如果所求的是附屬價值,那麼人就成了工作的奴隸,一旦無法得到預期回報,就會覺得痛苦;相反的,如果做喜歡的工作,就算得不到名利,但在工作過程中已得到了滿足。 要熱情,也要紀律:讓有規律與效率成為一種工作習慣,這樣就算遇到一時的情緒低潮,也不會影響工作績效太大,造成負面循環。 我做事一直習慣提早準備,以前唸書時,我從學期初就開始準備期末報告,期末就可以全力準備考試,不用同時擔心報告的事。 我的原則是:可以預期到的問題先解決(突發事件畢竟比較少),分散壓力,享受領先的快感,不被時間追著跑。 親近益友:多接近正面思考的人,吸收正面能量,有助減少倦怠感。喜歡抱怨、凡事看負面的人,影響你的情緒變灰暗,降低了成就動機與工作能量,應謝絕往來。 善待自己:不要吝於對自己好一點,好好安排休閒生活、偶爾搭計程車、享受美食、買個禮物送自己……,都能助人恢復能量。 (張靜慧採訪整理) | |
特別企劃 | | | | 三鷹市 人民的福利,市民決定
從白紙階段,市民就與市政府形成夥伴關係,設定主題,提出具體的公共政策,並參與執行。 文╱黃惠如 圖╱陳德信 井之頭恩賜公園素有「百大賞櫻名所」盛名。過了賞櫻季節來訪,這個公園看來依舊林木悠悠、綠水潺潺,若不是森林裡紅色的神社太醒目,真會讓人覺得是在歐洲或紐、澳。 公園裡不少市民前來遛狗、慢跑,也有一些老人餵著烏鴉。不遠處,宮崎駿吉卜力美術館,吸引著親子要急急搭上龍貓公車去探險,是一個月前預約才得以朝聖的夢想世界。 三鷹市,這裡位於東京都中心,從新宿搭JR中央快速線,只需15分鐘。這個人口17.4萬和台北縣新莊市差不多的都市裡,除了井之頭恩賜公園、吉卜力美術館外,還有一件事令全體市民自豪,那就是「協�」。 「協�」是近年來日本地方自治最流行的價值,概念來自美國,是指市民和行政體系彼此對等,行政體系其實也只是地區的一員,共同推動市政,協�就是英文的coproduction(共創)、partnership(夥伴關係)。 協�的成果具體展現在老人福利,由市民從自己生活所需構築出希望的服務和設施,也就是說自己的福利,自己決定、自己打造。 目前市政府推動的「實現人人互相接觸、互相支持、友善的三鷹」的健康福利計劃,便是經過一年以上的「市民會議」後通過的公共政策。 在這個計劃中,大家一起決定需要給予老人、殘障人士安心的無障礙的空間,也想要有使用者觀點設計與執行的地區關懷網絡。 要讓地區關懷網絡成功,市民不僅要提供意見,更要互相合作、參與。 三鷹市推動「傾聽志工」制度。老人家可以解除孤獨與不安,透過傾聽,也可以消除「心理」的障礙空間。 傾聽志工參與研習,學會「聽」的技術後,取得執照,才能夠提供「傾聽服務」。市長清原慶子說,因為「聽比說還難,」用心傾聽才能聽出老人家不易表達的煩惱。 在這個支援網路裡,老人家只要一通電話,連換電燈泡都會有人前來幫忙,「但老人家要付100日圓(約新台幣33元),」三鷹市健康福祉部高齡者支援室室長高階豐彥說,因為免費不見得是友善的制度,老人家反而會因為免費而不好意思開口求援。 如此先進的市民參與制度有其沿革,並非一蹴可幾。 從1970年代開始,三鷹市就有「市民會議」的形式,市民可從計劃至管理階段都參與。具體的例子是三鷹市完成了日本第一個100%全國公共下水道普及率。 至1980年代,市民會議的形式開始變身。由市公所職員準備資料及提出草案,地區相關團體在「草案」階段可以聚集意見。 累積了種種經驗後,「三鷹市民計劃21會議」更創下新型態的市民參與的成果,轉移了過去以行政主導的形式,由市民主導,從「白紙」階段不限人數公開徵集意見,最後才形成公共政策。 一開始從社區報「三鷹報導」號召市民參與,市民會議委員全數都是自主參加,不限人數,使得原先較少涉入公共事務的年輕人、白領階級、家庭主婦也參與,最後共有375人分成以安心生活等10組主題,日夜討論,並將相關文字放在網路上,更引起廣泛地討論。 最後這項會議終了後,更和市政府締結「夥伴協定」,明確訂定協�和市政府之間的責任、義務與有效期限。 市民參與的重要性,56歲的市長清原慶子最知道。 原本是學者的她不僅是「三鷹市民會議21會議」的一員,二十幾歲就讀研究所時代,因為一篇讀後感的文章,被徵召成為學生代表,當時是市民會議中最年輕的代表。 市民參與的基礎在情報公開,透過情報公開,市民不僅可以知道他們的意見推動的情形,也可透過預算公開,市民可以了解市政的優先順序,健康福祉部高齡者支援室室長高階豐彥解釋。 三鷹市車站裡,行色匆匆的市民隨手拿取免費的「三鷹議會曆」。「三鷹議會曆」的頭版登出市長及議員提出的議案內容,並登出各政黨各議員對於各議案的贊成、反對的表決結果。 版面下方還登載各政黨的如旅費、資料購買費政務調查費,詳細到個位數字。 在市長清原慶子的個人網站上,也登載「清原慶子與三鷹市民的約定∼清原慶子的政見」,分年份告知市民具體的施政重點和實際進度。 除了廣納市民力量,市公所內的職員也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三鷹市政府裡有個「討論小組(talk section)研修制度」,每月兩次市長與第一線的工作人員座談,因而形成政策。 例如常和老人接觸的第一線工作人員發現,獨居的老人很難租到房子,三鷹市的獨居老人高達7萬5千人。 於是市政府和仲介業者、不動產業者討論,由市政府當保人,獨居老人的保證金也只收一個月,如果有任何問題,由市政府負責。 日經新聞每年所進行的行政革新度調查,三鷹市已經4度被選為日本第一。即使三鷹市市民是自主性高、又嚴苛的選民,市政府內部調查也呈現,89.9%的市民對市政滿意,90%的市民信賴市政府。 這些數字雖令市政府同仁欣喜,但相對於實際參與公共建設的每位市民,其實也是為自己打分數。 三鷹市小檔案 面積:16.5平方公里 人口:17萬4千人 高齡化比例:17.7% 主要產業:商業 | | | • | 小龐甜甜 | | 對了你的味,要當我心中的特別,真心才夠格留言 | | |
| .本電子報內容由 康健網站 提供 .關於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欲轉載請聯絡 | | | PChome ePaper 電子報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聯絡 客服 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105號11樓 ,TEL:(02)2708-8038,FAX:(02)27094848。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