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44561
軟體設計必讀經典(1)
軟體設計必讀經典(1)以簡約之道介紹UML最實用的部分 | ||
文/ iThome (記者) 2007-07-29 | ||
《UML精華(UML Distilled)》的作者以口語化、精簡的文字,活化描述UML13張設計圖的精髓,幫助讀者完成80%的工作。 | ||
教授軟體設計課程多年來,我經常建議學員要常看書,但不是看使用手冊這類操作性How-to書籍,若是因為工作需要,工具書擺著幾本當作參考無妨;或者,學會在Google下對搜尋關鍵字那更好,可以更快找到How-to 性質的答案。 拜搜尋技術發達之賜,我們越來越容易從網路上找到How-to答案,相對來說,軟體開發人員就可以把更多的時間與心思用在軟體設計的思維上。不過,著重軟 體設計的書籍,只有國外幾位頂尖軟體大師的著作可以學習。只是軟體人員一般會對原文書有恐懼感,加上經常會有一種閱讀的壞習慣──想要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 頁,結果大多數人只看到前三章就看不下去了。 讀軟體設計書籍要「不求甚解」,沒必要追求所謂「唯一的答案」,要如同看漫畫、金庸小說般去享受,對某一主題作思考與體悟。不過,前提是你必須要 能分辨出作者是否有自己的「想法」,沒有自己想法的作者相當多,導致許多讀者看不懂坊間所謂的「物件導向系統開發」書籍。當你能「感受到」作者想要透過書 中的文字,表達他的想法,甚而,還逐漸能猜得出作者內心中的「假設點」,那麼,這就是一本可以值得學習的好書! 用UML 20%的精髓完成80%工作 《UML精華(UML Distilled)》,是軟體設計叢書中,最能表達作者自我又帶著創意性想法的好書。作者以口語化、精簡的文字,活化描述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統一塑模語言)13張設計圖的精髓。 我覺得Kobryn(UML 規格制訂主席)為本書所寫的推薦序形容得最好:「自古以來,天縱英才的架構師與最具智慧的設計師都瞭解何謂「簡約之道 (the law of parsimony)」。」 他甚而還引用佛家禪宗的心法來解釋簡約之道:「禪宗的心是初學者的心」。而軟體與佛家的智慧是一樣的,是不受時空限制的,其要旨都在於如何從繁雜的表象萃 取其本質(Essence),讓形體(Form)可以很協調地與功能融合在一起。 Martin Fowler,正是軟體界具有真正智慧的軟體大家,能將「簡約之道」,真正在本書中發揮得淋漓盡致。他就是能用迷人、口語化的寫作風格,來寫出「UML 中最有用的一小部分」,而這一部分,正是可以幫你完成80%工作的20%的精髓。 以軟體結構分析為重點 本書前二章談軟體開發方法論(methodology);後續的章節,則分別介紹UML的13張圖;關於類別圖,Fowler 則用2個章節說明,其中,與一般軟體設計書最大的不同,是在第三章就談類別圖,先從需求分析著手。至於需求面的設計圖,包括使用案例圖與活動圖,則擺在中 間的章節。 從編排來看,可以知道 Fowler 最重視軟體的結構分析,而這也是本書最精彩之處,包括類別圖與循序圖的介紹與其想法的論述。 軟體開發方法論:UML與開發流程 方法論包含二大要素:溝通的機制與開發流程。UML正是利用圖形標準化的模式語言,作為團隊開發之間溝通的最佳機制。Fowler 在UML簡介裡,說明了UML的發展歷程,這部分只要稍微了解就可以。 Fowler也提到對UML的用法,分為草稿式與藍圖式。前者是將UML圖形作為溝通的機制,不講究精確的語法;後者則是要求精確性高的設計,讓 程式設計師能依樣畫葫蘆地寫程式。我的作法與Fowler的想法一致,比較偏向草稿式。道理很簡單:一、你不能假設你的設計會是正確無誤的;二、絕大部分 的軟體人員,連「畫出來」都不太有勇氣了,更何況要求僵化的工程模式?那可會嚇跑一堆軟體人員,也違背了圖形模式開發的本質──溝通。 雖然是介紹UML語法,不過Fowler 還是特別開出一個章節介紹開發流程,比較往覆式(Iterative)與瀑布式(Waterfall)的開發風格。 現今主流的開發流程都一致認同往覆的開發方式,但很難做到,因為往覆式開發會衍生出不確定性的恐懼感與專案管理的議題。Fowler 用了一個很有趣的字眼,「偽往覆式開發方式(原文是用 pseudo,我覺得真的很客氣,不是用fake)」:雖然大家都宣稱採用往覆式開發方式,不過實際上卻仍是瀑布式開發方式。如同我在課堂上常提的,導入 如RUP軟體製程的開發公司,大部分都是「藍皮綠骨」──重視制度與管理,卻忽略了人本──而人本正是往覆式導入成功與否的關鍵,所以根本作不到往覆式開 發。 另外,關於「敏捷式(Agile)」、「極致軟體製程(XP,Extreme Programming)」、「RUP (Rational Unified Process)」的比較。我覺得Fowler在這部分道出開發流程的本質:流程僅是框架,只是建議、範本,不要以為導入某一開發流程就可以解決軟體的根 本複雜問題。我最喜歡書中的一個字彙:裁適(tailor)──要懂得裁減開發流程以符合專案的需要。 軟體系統的根本:結構分析與設計 UML最重要的一張設計圖就是類別圖(Class Diagram),Fowler最重視軟體的結構分析與設計,而這也是軟體根本所在──不從表象的需求看待系統的開發,而是直指核心,找出軟體的本質。 本書用兩個章節介紹類別圖,基本概念是介紹類別圖的基本語法,高等概念則是說明類別之間的關係,與關連類別、範本類別等比較少見的說明。要看這2 個章節,最好有物件導向觀念的基礎,如:什麼是物件、類別 (老實說,老手可能也不一定清楚物件與類別的區分)。高等概念不容易看懂,雖然只介紹語法,並沒有教你如何抓本質性的類別,那部分需要抽象高層次的悟性, 與IT技術沒有多大關連。 真要談到程式設計人員會關心的,反而不是類別圖,而是表達物件互動的序 (Sequence)圖。Fowler 提到集中式與分散式的控制設計方式,這裡他寫的很精彩。你會發現,Fowler不直接談集中式控制方式的缺點(事實上,這是最容易的開發方式,但嚴格說 來,它根本不是物件導向),他的說法是:「就是強烈要求寫集中控管的軟體人員採用分散式的設計風格,也不說明為什麼,但總有一天,他們會恍然大悟,這時 候,他們的腦袋將彷彿重生。」這真是最高段的損人不帶髒字。 系統的外觀:需求分析 針對需求分析,Fowler使用案例模型(Use Case Model)與活動(Activity)圖。使用案例模型包括案例圖與敘述,Fowler只簡單針對基本的語法作說明。在案例敘述這部分,他其實參考了 Cockburn的《Writing effective use cases》(使用案例寫作實務)。 他還特別提到:對於使用案例,請把自己的精力放在說明文字,而不是在圖上,使用案例敘述才是全部價值之所在。對於這段敘述,我不太同意,應該要先 釐清假設點:需求敘述對需求分析人員是最重要的;但是,案例圖則是軟體架構師的利器,用來界定系統開發範圍,區分內與外,決定那些要作、那些不作。 狀態圖與複合結構圖 Fowler很有意思,他覺得不重要的設計圖,大概就以一頁說明,再加上一張範例圖就結束。我把這些設計圖稱為「雞肋」──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其中,狀態(State)圖與複合結構(Composite Structure)圖算是比較重要的設計圖。本書第三版改版最多的部分就是狀態圖的說明,狀態圖會與嵌入式系統設計或複雜的畫面狀態設計有相當的貢獻; 而複合結構圖則是UML 2.0規格最有價值的一張新視圖,它同時結合類別與元件(Component)圖的優點,來表達整體系統對外的介面,以及系統內部的結構組成元素。 這本書目前出到第三版,Fowler針對每一版本的制訂,並不只是新增補充,而是把他當下對UML的心得與體悟,重新編寫到新版本內,但還是只有「薄薄的一本」。 我三不五時仍會翻閱本書,新手看了本書,可以收穫甚多,而老手重新再看本書,仍會有不同的體會,這就是本書的精彩之處! 《作者簡介》王克明 台北工專五專部電子科畢業。現於HSDc軟體設計顧問團隊擔任架構師╱顧問╱講師。興趣為整體架構性的思考與學習、期貨投機操作與閱讀。 相關閱讀: 軟體設計必讀經典(2)物件導向分析與設計入門 軟體設計必讀經典(3)洞悉易學難精的Use Case |
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44867
軟體設計必讀經典(2)
軟體設計必讀經典(2)物件導向分析與設計入門 | ||
文/iThome (記者) 2007-08-19 | ||
物件責任的分派很容易被忽略,卻很重要。若不重視這個部分,將導致行為分散,造成系統的混亂與複雜。 | ||
翻譯自《Applying UML and Patterns 2nd edition》(目前已出至第三版)的《UML與樣式徹底研究》,是物件導向分析與設計最為暢銷的入門教科書之一,也是筆者踏入軟體設計領域的第一本書。 《UML與樣式徹底研究》的大綱架構,可說是最為標準的典型軟體工程式教科書。作者Craig Larman把他多年來豐富的教學經驗全都濃縮在本書內。第二版並導入UP(Unified Process)流程框架到大綱目錄內,讓讀者能大致掌握UP的 Milestone階段目標,與每次往覆(Iteration)的產出(Artifacts)。 系統開發的基本:了解需求 對軟體設計入門者而言,關於「需求」的討論是本書最有價值的部分。這本書是以需求作為系統開發的初端,再進而導出系統內部的結構分析、設計至實作 等。使用案例模型(Use Case Model)的建立,是功能性需求當中最重要、用來發掘並記錄需求的一種機制,它會影響到系統開發之後的諸多環節。 UP所倡導的「4+1 View」,即是以使用案例作為驅動,並且涵蓋整個專案的重心所在。 本書在使用案例敘述部分寫得相當好,同時也揭露多種不同的寫作格式與風格,讓讀者得以選擇適合的需求寫作方式。除了使用案例外,作者也介紹輔助規 格(記錄非功能性需求)、企業規則、字彙表、專案願景等其它功能需求,其實,這也是UP建議在需求製程的產出。參考範例的寫作方式不錯,但不要全盤照收,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儀式與負擔。 物件導向分析設計精髓:物件責任的分派 物件責任的分派(Responsibility Assign)是本書最精彩之處,也是其它書籍所看不到的。 對SA╱SD而言,責任的分派容易被忽略,相對來說卻最重要。要把軟體作「軟」,物件責任的分派是關鍵。舉例來說,誰負責訂購總額的計算?一般 SA並不重視這個,可能就寫在表單(Form)、Stored-Procedure,或者功能性的物件上,導致行為的分散,因此造成系統的混亂與複雜。 如何熟練指派責任是SA在物件設計中最重要的事,作者提出GRASP(General Responsibility Assignment Software Patterns)的設計原則,裡面提出5種重要的責任設計樣式。 其中,高內聚力(High Cohesion)與低耦合性(Low Coupling),決定了軟體核心的穩定性。但兩者也經常相互衝突,它們之間的關係,可比擬為軟體工程的陰與陽,互相牽制且彼此影響。 系統內部的靜態結構分析:找出物件 至於如何找出建構領域模型,進而產出軟體規格設計圖的部分,作者仍是以傳統的方式──找名詞,以歸納概念性類別。雖然他又列出概念性類別分類清 單,來協助SA找物件,但這仍不是個好方法,因為這是從需求的片段記錄來找尋物件,但需求並不穩定,相對來說,也不容易找出最具本質性 (Essential)的核心物件。 當初我在看這一部分時,著實疑惑甚久,後來閱讀了Peter Coad《Object Modeling》一書,揭露出以交易為核心,來找出本質性的領域物件的作法,才總算得到滿意的解決方案。 以POST系統開發案例,串連各章節觀念 後面幾個章節,一般的讀者其實可以忽略不看。例如:利用設計樣式設計出永續性框架(Persistent Framework)。由於.NET的ADO.NET, 以及J2EE的Hibernate等,都作得很好,我們只需學會如何使用即可。 總體而論,全書以一個POST系統開發為案例研討對象,包含需求分析記錄、領域模型建立、物件責任分派、系統規格模型設計等。讓讀者能透過案例跟著內容操作,將所有章節的觀念串連起來。 本書與《UML 精華》都是我鼓勵軟體從業人員必買的兩本好書,由於中譯本的翻譯品質甚佳,建議軟體公司都擺上一本,甚至舉辦讀書會鑽研一番。 《作者簡介》王克明 台北工專五專部電子科畢業。現於HSDc軟體設計顧問團隊擔任架構師╱顧問╱講師。興趣為整體架構性的思考與學習、期貨投機操作與閱讀。 相關閱讀: 軟體設計必讀經典(1)以簡約之道介紹UML最實用的部分 軟體設計必讀經典(3)洞悉易學難精的Use Case |
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44992
軟體設計必讀經典(3)
軟體設計必讀經典(3)洞悉易學難精的Use Case | ||
文/iThome (記者) 2007-08-26 | ||
使用案例(Use Case)運用簡單的圖形,加上文字敘述,建構出以使用者觀點檢視系統功能的模型。 | ||
使用案例(Use Case)是由Jacobson在易利信開發電信系統時,所發明的一種描述系統行為的工具,隨著UML規格的制訂,已成為捕捉需求最關鍵的技術。 使用案例可說是軟體界這十年來最了不起的創見,因為簡單。使用案例圖中,利用棒型人偶(參與者),表達系統的使用者與系統需要外部系統的支援服務,而橢圓 形的使用案例,即是表達系統所提供的功能服務;再以純文字寫作,描述每一個使用案例的需求陳述,可說是參與者與系統之間的互動對話,卻又不致於牽涉到系統 的實作面。簡單的圖形,加上文字敘述,建構出從使用者觀點看系統功能的模型。 不過,使用案例易學難精,如果沒有把握基本精要與原則,很難把圖給畫好(不容易界定出系統範圍),更何況是用純文字寫出需求陳述。 我對使用案例的技術相當著迷,但學習的前兩年完全無法體會它的本質精髓,直到閱讀了《Use Case Requirements in Context》,以及本文要介紹的《Writing Effective Use Cases》,才慢慢打開心眼。 腦力激盪的最佳工具──記錄需求、發掘需求 本書內容分為3大部分:使用案例的主體、相關議題的討論、寫作提示等。一開始閱讀會有些吃力,我建議要隨時翻閱目錄,了解自己在閱讀時的主題與焦點所在,若當下無法體會該章內容,其實跳過去也無妨。 本書第一部分讓你了解使用案例的本質,以及使用案例的寫作格式。作者Cockburn提供多種格式,如單欄/兩欄/RUP,甚至利用Occam程 式語言、圖形呈現的另類寫作風格。另外,作者自創的三個目標等級──白雲、海平面、海平面下,說明使用案例的精確程度,以及適合的目標層級對象,是該書第 一部分最有價值的內容。 第2部分屬於FAQ性質的主題性討論。例如常見的CRUD(Create、Read、Update、 Delete)與可參數化的使用案例該如何描述比較恰當;開發流程中,使用案例所扮演的角色與其它製程產出的關連性;撰寫使用案例常見錯誤……等,對於實 務上已經在運用使用案例的開發人員來說,相當具有參考價值。 第3部分是全書最實用的內容,第20章列出的使用案例相關寫作提示,就足以讓分析人員受用無窮。我看過多位系統分析師所寫的使用案例中常犯的錯誤,在本章都有提到。只要依循本章所列出的11個提示,寫出中規中矩的案例敘述,也就不難。 即使你寫的是中等程度的使用案例,本書仍然有相當的參考價值,事實上,只要使用案例具備可讀性,對整個專案就會有相當程度的貢獻;再者,使用案例不僅僅只是記錄需求的工具而已,它更可以成為專案成員的腦力激盪工具,發掘新的或潛在性的需求,這部分更是價值斐然。 順應國內短線專案型態──Use Case First 事實上,臺灣95%以上的專案都是功能導向的開發方式,至於系統內部的結構分析設計,由於時程壓縮,以及抽象基礎的素養不足,往往無法做好。 功能直接影響到專案能否被「做出來」;結構則是影響系統的彈性與穩定度。所以我主張應該「務實一點」,先順應國內短線的專案生態,利用使用案例,快速地對應到實作面。 在實際經驗中,這樣的效果與接受度相當高,雖然「Quick」,但可不「Dirty」。另外,有兩個配套措施是一定要做的:「測試案例到測試程 式」,以隨時驗證功能的正確性;「分析類別的規畫」,以符合3-tier 的MVC(Model-View-Control)框架。 在此之後,系統做得出來、開發能力顯著提升,老闆也就比較願意投入更多資源,再施以結構重整,慢慢萃取出系統最穩定、共用的部分。有了使用案例後,我似乎再也沒擔心過能否「做」得出來,因為那根本不是問題。 此書在Amazon是評價四顆半星的好書,猜猜中譯本賣多少錢?你可以在某書局以99元的價格購買!建議身為需求分析人員的你,用一到兩次便當錢的代價,買本可以讓你工作上獲益良多的好書。 《作者簡介》王克明 台北工專五專部電子科畢業。現於HSDc軟體設計顧問團隊擔任架構師╱顧問╱講師。興趣為整體架構性的思考與學習、期貨投機操作與閱讀。 相關閱讀: 軟體設計必讀經典(1)以簡約之道介紹UML最實用的部分 軟體設計必讀經典(2)物件導向分析與設計入門 |
--
萬歲!您的郵件已被捨棄。一封垃圾郵件也沒有!
--
萬歲!您的郵件已被捨棄。一封垃圾郵件也沒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