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聞天祥
曾經獲得台北電影節、南方影展雙料最佳影片,之後又在山形紀錄片影展專門鼓勵亞洲新導演的「亞洲千波萬波單元」得到特別獎的【25歲,國小二年級】要正式發行DVD了。
【25歲,國小二年級】是一部相當私隱的紀錄片。導演,也是片中的主人翁,李家驊,一開始就交叉剪接幾位朋友對他的觀感,不外乎隨和、誠懇、負責、近乎完美,然後突然一聲——放屁!——這句畫外音像把鐵鎚敲破了這些外在表象,也把李家驊本人帶進了作品裡,當他道出自己根本愛哭、懦弱、偽善、自私、好強、自卑又愛鑽牛角尖,只不過擅長讓所有人看不出這些缺點的時候,你也將因好奇而被帶向他藏了十七年的記憶深處。
之後他介紹了自己的家庭背景。不僅是因為那樁發生在國小二年級的事情,和他原本優渥的家境有關;看到最後,你更會發現家人對他的意義。因此,這個看似理所當然的交代,其實是個感情的巨大伏筆。
在一個「化名」黃子宣的前輩(他其實是位知名的紀錄片導演)的刺激下,李家驊有點像流行一時的綜藝節目「超級星期天」的叫座單元「超級任務」一樣展開了尋人計畫。只不過他要幫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你可以強烈感受到鏡頭後面導演兼當事人的猶豫和期待,起初連番不順,然而峰迴路轉,真的讓他找到已經退休的國小班導孫燕卿老師,並且和這件讓他掛心17年都放不下的事件的另一位主角,小學同學周育德,取得聯繫。
到底當年發生了什麼事?影片要過了將近五分之三,才將謎底揭曉。或許有人會以為不過爾爾,有必要如此大驚小怪嗎?如果是這樣的反應,我只能表示惋惜,因為你不但沒有嘗試用「心」去看這部作品,也沒看到創作者的「心」。事情嚴不嚴重,並非以法律或校規來衡量,而是對一個孩子內心所造成的衝擊與影響。【25歲,國小二年級】有股神奇的力量,不僅讓我亦步亦趨跟著李家驊的鏡頭、旁白,深入他挖掘回憶的旅程,他的坦白甚至勾起我許多回憶。我指的不是類似的犯行或過錯,而是當你已經習慣領受寵愛,有朝一日突然發覺自己原來可能不被喜歡、那張好學生標籤也會被狠狠撕去的恐懼。鮮少有作品可以如此貼切又深刻地展現出這種情結,而李家驊也藉此說明了他為何力求完美卻又憎恨自己的緣由。讓人看了心驚,又心痛!
然而這部作品之所以讓我百看不厭,除了感同身受外,我更很欣賞李家驊從自己出發,卻同時立體呈現他人的能耐。你不只看到一個敏感男孩的心理障礙,也從他的故事輻射出老師、阿嬤、叔叔、爸爸等人。這幾位受訪者在李家驊看似樸拙的應對下,豐厚了這部作品。因為他們在攝影機前的真情流露,包括欲拒還迎的受訪姿態,比演技再好的演員都要精湛真切地呈現了台灣社會、家庭某些難以言喻的人際關係,既關愛又疏離,尤其是那副表面遺忘其實刻骨銘心的心照不宣,極具張力。亦即這部片子的價值絕非只是李家驊個人的自我暴露與反省,而有更深刻的心理、教育、家庭、社會層面,可供咀嚼。而那些不時出現在片中的空鏡頭,有如導演心境的註腳,也為台灣紀錄片的抒情能力,提供了一個感性的示範。
李家驊常說這部紀錄片的拍攝是個心理療癒的過程,但我更覺得這部影片的完成,能改變他以外更多的人。儘管李家驊已經不只25歲了,但他這段國小二年級記憶的分享和沈澱,依舊彌足珍貴。
影迷藏寶圖 除了原本就固定播出並發行紀錄片的公視,大膽推出「台灣當代影像:從紀實到實驗(15DVD+書)」的同喜文化,遠流旗下的「智慧藏」也積極投入紀錄片DVD的發行。過去他們即已發行過郭亮吟導演的【綠的海平線】以及包含【排灣人撒古流】、【末代頭目】、【阿里山鄒族KUBA重建記錄:特富野社】、【阿里山鄒族KUBA重建記錄:達邦社】、【我們這一群人】、【狩獵與祭儀】、【路•TSUENU】等七部作品的台灣原住民生活系列紀錄片。今年要發行的幾部紀錄作品,則多對個人特殊經歷與情感做出細膩的分享,除了李家驊的【25歲,國小二年級】,還有鄭慧玲以自己罹病為題材的【機遇之旅--記紅斑性狼瘡】、吳汰紝贏得2004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的【再會吧,1999】以及【快不快樂四人行】、【囍】等片。
--節錄自世界電影
http://www.worldscreen.com.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