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主編推薦 | | | | | | |
|
La Vie | | | | 在生活裡落實品味與設計的原創力
陳文龍 風和日麗的上午時光,轉瞬間綿密的雨水自天空驟降,陰晴不定的夏日季節,我們跟著浩漢設計總經理陳文龍的腳步,逐一探訪台北城中,啟發他設計與生活態度的私密景點。本身從工業設計背景出來,陳文龍引領讀者從生活裡那些細微的美學經驗與心靈步調的律動節奏中,聆聽設計與生活最豐富的創意對話。 文◎Lucia T. 攝影◎陳忠正 ●陳文龍 陳文龍,1959年生,台中一中、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大同工學院機械研究所畢業。1986年進入三陽工業研發部門擔任設計師,1988年設計部門自三陽集團獨立,陳文龍負責籌組Nova Design──浩漢產品設計公司,現任浩漢設計公司總經理。公司據點遍布台北、上海、廈門、米蘭、矽谷及越南胡志明市。曾任中華民國CIDA工業設計協會理事長、日本Design Today顧問。並於2005年受邀擔任德國iF設計大獎首位華人評審委員。 |
Place 1: 八方新氣 線條中的八方之美 位於仁愛路上的「八方新氣」,是琉璃大師王俠軍的新店,以瓷器為主要的藝術設計之作,純白潔淨的器皿,在橘紅、咖啡色系的擺放格架上,顯得蓬勃生輝。浩漢設計公司總經理陳文龍先生,一派怡然自在,於店內為我們解說八方新氣帶給他的感受與影響。「我和俠軍認識十幾年了,對於他的作品有一定的了解,特別是在瓷器的工藝創作上,你可以發現瓷器是一種生活上使用的物件,因此它和人的關係是非常緊密,非常自然的,」說到這裡,陳文龍帶我們仔細觀賞這些美麗的瓷器,「當我們看見這些器皿的線條,可以思索它的意涵,比方說這杯子的底座,為何是以稜角的姿態站立?又或者杯緣的把手,它的弧度與主體的關係,代表的是實與虛的一種文化精神。」聆聽陳文龍對於王俠軍瓷器的心得分享,可以感受到一位頂尖工業設計師從生活、設計乃至於美學上的深厚體悟,而環顧八方新氣四周的空間,從瓷器的擺設到中央放置的古典桌椅,帶給人一種寧靜溫雅的氣息,然而每一件獨一無二的瓷器所散發出的光影美感,卻也營造出流動不息的動態之氣,像是人身心理與外界的觸發,帶來新穎的思考與生活中躍動的生命能量。 Place 2: Dialogue 自然輪廓裡的寫意設計 中山北路這一帶,濃郁的藝術人文色彩,蔓延在每個巷弄與轉角處,台北光點附近匯集了風格服飾店,設計師私人工作室,以及大大小小創意品牌與精品藝廊,這些獨特的風格元素,讓整條街的感覺在一陣急雨過境後,多了份恬靜優雅的氣息。20巷一彎進去,映入眼簾的是大片落地窗與木頭原色的店面裝飾,略微潮溼的陰天,在踏入陳季敏的Dialogue後,腦海裡繁雜的思緒立刻沉澱下來。 「Dialogue裡擺放的器皿,講求樸拙且自然的輪廓,帶有日是京都與唐朝藝術的風味。」仔細欣賞每張方桌與陳列櫃中的器皿,的確就如陳文龍所言,自然的形貌與土地的感覺,透過禪意的擺設與巧思,讓空間中多了一種人文抒懷的氣氛,就連牆面也帶有土地與植物脈絡的細膩設計,更別說每個角落,藏有一份精緻自然的巧思。Dialogue的空氣裡飄流著清甜的芬芳,這也是特別營造的氣味,為的就是不破壞整體空間賦予人的五感享受。跟著陳文龍,我們在店內的每個角落駐足,發現花朵與植物本身的自然風韻,在於那渾然天成的細緻紋理,表現出的和諧之美,這種黃金比例的視覺美感,也啟發陳文龍在設計過程中所保有的美學思維。 Place 3: 曉芳窯 源自古典的創造動力 對於陶瓷器皿的喜愛,從陳文龍所帶領我們探訪的幾個景點可以看出,而位在北投區錫安巷的「曉芳窯」,坐落在遠眺山群的坡道上,成立於1975年的曉芳窯,由蔡曉芳夫婦創立,沒有醒目的招牌,來這此地欣賞陶窯瓷器的人,大部分為文人雅士;曉芳窯的工作坊分成前後兩區,前區為手工精繪與展售區,後方則是拉坏、噴釉與窯爐所在,也是陳列歷代名窯的仿製精品所在地。蔡曉芳對於釉料、胎土、拉坏、與繪工等細節,有其美學的堅持,從宋朝的汝窯,元、明、清三代的青花瓷,到清朝鮮豔亮麗的各種釉色,有其獨特的呈現方式,並且在這些古典藝術的傳統中,發展出自己的藝術面向。陳文龍向我們談到他觀賞師傅拉坏時的景象感覺到這些原料在過程中,被師傅收束的剎那,需要恰到好處的力道和深刻的美感思考,「這個過程,如果沒有做好,作品就會失敗,所以這些工夫需要長年累積的經驗。」曉芳窯主人特別鍾愛宋瓷,愛其清幽脫俗的品格,以及文人氣質的風骨,因此仿古宋瓷的作品,往往帶給人視覺上有種「故宮分身」的美麗錯覺,或許是因為這樣的工藝精神,與執著的生活美學態度,也帶給陳文龍另一種向度的思考,在生活裡落實個人品味與設計的原創力。 Place 4: 路易十四歐法料理餐廳 雕琢生活美學的五感饗宴 風和日麗的午間時光,跟著陳文龍的腳步,我們來到四維路巷弄裡的法國料理餐廳,帶有一點法式花園的戶外陽台,擺放了幾張桌椅,顯得格外輕鬆愉悅,走進店內,每張桌子都擺放好晶亮的杯盤與摺疊好的餐巾,像一朵花兒從玻璃杯中綻放開來。法國美食料理,一向驚豔世界,對於陳文龍來說,這裡是他常常造訪的美食之地,店主人王桂秋小姐特地從法國學習料理廚藝,並且與Le Meurice餐廳米其林三星主廚Yannick Alleno結識成為好友,對於法國料理的美味與視覺呈現,擁有敏銳的想法和生活的思考。有別於一般品味美食的感受,陳文龍笑說,「這裡的氣氛給我一種溫馨的感覺,以前在義大利讀書的日子,我才體會到那種悠閒的生活節奏,一種隨時提醒自己要慢慢感受、慢慢品味的生活態度。」即使是一杯陳年紅酒,也有它動人的故事,法國料理的美味在每個細節都有視覺上的美感考量,從醬汁揮灑的角度與花樣,便可以感受其豐富的廚藝精神,陳文龍也說:「先從視覺,再來是味覺,最後是一種感覺!」從陳文龍的一番話裡,可以發掘生活的多種層面,細細雕琢的生活情懷,讓人在庸擾紛亂的都會生活中,看見生活本質的豐富思考態度。 Place 5: 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 人文與地景的無限思考 從事設計這麼多年,一路上聽著陳文龍講述生活中所見所聞的物件,與人群環境的諸多關係,其實,設計的美就在於將自然大地中體會到的原生形貌,轉換成物件設計的創意能量,而這也是陳文龍喜愛北投圖書館的地方。北投圖書館,由九典建築事務所完成建造,從最早的規劃開始,就以「綠建築」的環保型態為出發點,為了契合北投溫泉區的自然生態,並且符合人文地景的對話關係,從建築物所受到的日光照射角度,打造順應地形線的迴廊,而木材建築的外殼與內部的裝飾,都採取最節能的設計概念,去掉過多人為裝飾物件,大片的綠意與木造材質形塑的幾何之美,讓光影在巨大的圖書館裡自在移動。陳文龍來到北投,除了欣賞北投特殊的好山好水,也喜愛這裡的閱讀空間,由於館內的設計以層次區分,室內、半室內,再過度到室外,甚至到陽台與廣場,都存在空間的條理和視覺上的張力,從圖書館的外觀望去,傾斜而下的大片屋頂,設有雨水收集系統與太陽能板與綠色植栽,目前正在規劃民眾進入此空間曬太陽,而這樣有趣且引人入「閱」的綠色建築,也映證了陳文龍所言:「在有限的世界中,做無限的思考。」 | | • | 日光湖畔風味 | | 繁榮的城市裡!!讓你我靜下心來細細的品味享受餐點的地方 | | |
| PChome ePaper 電子報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聯絡 客服 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105號11樓 ,TEL:(02)2708-8038,FAX:(02)27094848。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