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項統計數據顯示,愈來愈多工作者超時工作,或面對裁員的威脅。如何運用創意思考,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才是你解決這兩項問題的關鍵。 文╱劉世平 圖片╱Cheers資料
法國這個浪漫國度,每週工時35小時上限的規定,曾是許多國家上班族豔羨的對象。然而,在龐大的全球競爭與經濟成長壓力下,現在不得不宣布棄守這項規定。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今年7月底,法國參議院投票通過,雇主可以選擇不再受員工每週35小時工時限制,廣受法國勞工喜愛的這項制度將出現重大變革。10年前法國為了降低失業率,決定縮短工時,以釋出更多工作機會,但最後證明成效不彰,反而嚴重影響經濟成長。
修法後,公司可將工時提高到每週最多48小時,超過35小時者算加班。藍領勞工階層的加班費計算公式為每小時工資的1.25倍,加班費部份,雇主不必付稅給政府。雇主最多可將加班工時從現今的每年130小時調高為400小時。
至於以天數計算薪資的白領階級,新法准許雇主將上班天數上限從現行的218天,調高到最多235天。
工時加長,全球現象 法國工時政策的大轉彎,對全球工作者而言,無疑是一項壞消息。事實上,工時加長,已成了全球普遍的現象。
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去年進行的調查發現,全球有22%的勞工(約6.14億人),每週工時超過48小時。若以個別國家而言,比例分別為:南韓49.5%、泰國46.7%、英國25.7%、美國18.1%。亞洲國家勞工的工作時數仍遠高於歐美國家。以南韓、香港、大陸等國家來說,2006年平均工時達2,200個小時,美國則為1,804個小時。勞委會的統計數字也顯示相同的結果。
國際勞工組織的報告亦特別指出,如今全球經濟發展主力的服務業勞工,超時工作情況最嚴重,尤其是批發零售、餐飲、飯店、交通運輸等行業。
台灣上班族亦不例外。在通膨陰影下,上班族不僅實質薪資縮水,工作時間也比過去長。根據主計處統計,今年1∼5月民眾經常性實質薪資平均比去年同期減少703元。而工業及服務業受雇員工平均工時為 176.4小時,較上年同期增加1.1小時。也就是說,民眾工時愈長,但扣掉通膨後,領到的薪資反而比去年少,大家都快變成窮忙族。
跨國企業進行流程改造工程 面對全球經濟不景氣,工時延長的情況恐怕會持續,短期內難有改善可能。企業在經營成本考量下,必須更進一步精簡人力,但工作量卻沒任何減少。工作者為保住飯碗,只能用更長的工作時間,應付超出的龐大工作量。
這將是上班族無法擺脫的噩夢嗎?倒也不盡然。此時考驗的正是上班族的創意思考。環境改變,或許我們也應該改變工作方式。當人力縮減、工作量加倍已是既成事實,就得找出變通方法,在更短時間內完成更多工作。
根據《商業週刊》雜誌(BusinessWeek)指出,為解決超時工作,近來許多企業正進行新一波的「流程改造工程」,包括英特爾(Intel)、禮來(Eli Lilly)重新檢討與調整流程,甚至重組工作團隊、運用新的數位技術平台,目的即是為了有效降低溝通協調的時間成本。
對於工作者而言,更應該開始進行屬於個人的「改造工程」,曾經習以為常的工作方法可能已經過時,必須拋開既有的工作模式,運用更有創意的方法,徹底擺脫超時工作的噩夢。
延伸閱讀:
7年級=哪種水果? 免費講座:薰衣草森林陪你來段紫色的秘密旅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