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淑卿
正值艷陽高照的夏日,愛美人士為了防止強烈紫外線傷害皮膚,陽傘、遮陽帽、長袖衣物、防曬乳液全都出籠,當一切防護都準備妥當,您是否忽略了「眼睛」也需要保護?
長期的科學研究實驗已經證實,眼睛在長期紫外線的照射下,具有高度引發眼睛病變及嚴重眼疾的危險性,包括老年性白內障、角膜翼狀贅片、眼周皮膚癌、光致角膜炎及角膜退化等疾病。
根據一項針對全球消費者所做的「紫外線防護認知」問卷調查中發現,台灣地區將近5成消費者認同紫外線對肌膚造成傷害,卻僅有1成消費者了解紫外線也會造成眼睛的傷害。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眼科主治醫師王宗仁表示,紫外線對眼睛傷害的可怕之處,在於我們的眼睛並無法辨識紫外線,而易忽視這傷害的嚴重性,而且此傷害的影響是終身累積的。
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 紫外線依波長不同可分為長波紫外線(UVA)、中波紫外線(UVB)及短波紫外線(UVC),不論是UVA或是UVB都會對眼睛產生危害:
◎眼瞼:UVA和UVB會引起眼瞼曬斑。過量UVB照射容易使眼瞼發生皮膚癌。10%的皮膚癌發生在眼瞼,其中80%為基底細胞癌。眼附屬器也會發生鱗狀上皮細胞癌和黑色素瘤。
◎結膜:UVB會導致結膜產生翼狀肉和結膜黃斑。
◎角膜:紫外線損傷角膜會發展成光損傷性角膜炎,主要為角膜曬傷,是UVB強烈照射的結果。然而角膜的再生能力強,通常會快速修復,消退疼痛感。更多的角膜變性是長期紫外線照射累積而成,如戶外工作的人群,常有症狀表現為氣候性點狀角膜炎或彌漫性角膜變性。
◎晶狀體和視網膜:長期紫外線照射會提升患老年白內障的風險,但更潛在的遠期影響是老年黃斑部病變。應特別注意的是,75%的紫外線輻射能穿透10歲以下兒童的晶狀體,而這個年齡段的太陽照射特別嚴重,即使只有少量UVA到達視網膜,也會逐漸產生損傷。
白內障及黃斑部病變的形成原因在醫學上有許多說法,然而經由實證分析與流行病學研究結果顯示,紫外線照射與罹患致盲性眼病具有相當程度的聯結。一項動物實驗證實,紫外線輻射確實造成眼睛角膜和水晶體組織的損害;此外,經由眼科流行病學研究(the Chesapeake Bay Waterman Study and the Beaver Dam Study)發現,長期曝曬紫外線的人,特別是處於發育期的早年階段,有相對較高的比例罹患皮質性白內障及滲出型(或萎縮性)黃斑部退化眼疾。
科學家也發現,白內障及黃斑退化病變與遺傳基因變異有關,例如家族或親人有相關病史或是已出現早期病變之徵兆,家族中罹患病率較正常人高。白內障及黃斑退化病變的預防更勝治療,尤其是日常生活較需要長期接觸陽光的人,應保護眼睛免受紫外線及可見光的傷害。
及早防護,降低眼傷害 白內障是導致視力減弱的主要成因,全球不少失明病例皆由白內障而起。白內障是指眼球內晶體因病變關係變得混濁,引起視力模糊的症狀。眼科實驗測試顯示,紫外線與白內障呈因果關係;流行病研究也發現,某些白內障類型與長期吸收大量紫外線有關。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白內障是全球致盲率最高的疾病,200萬人因患白內障而失明,並估計其中高達20%的病例,可能遭受紫外線的影響。
此外,臭氧層逐漸變薄,也是紫外線增強的重要原因。王宗仁指出,全球臭氧層每10年消退12%,每消退1%,會增加4%皮膚癌發生率及0.8%白內障發生率。
因此,保護眼睛免於受紫外線傷害,要及早進行防護措施,以免傷害加劇。王宗仁表示,曝曬於太陽下有幾個保護方法:
1. 上午10時到下午2時,盡量不要外出,此時間為紫外線輻射量巔峰時段,應該避免過量的太陽照射;同時也應該注意雪地、水面、沙灘和公路表面的反射光所帶來的紫外線輻射傷害。
2. 使用能防護UVA和UVB的紫外線防護鏡片保護眼睛,鏡片愈大,愈靠近眼睛,紫外線的防護效果愈好;如為調光變色鏡片,防護更佳。
3. 孩童的眼睛比成人更脆弱,其水晶體尚未發育完全,且過濾紫外線輻射的能人比成人差,加上兒童在戶外活動的時間約為成年人的3倍,更需要防護。
4. 應定期至眼科門診做檢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