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找你談績效、上台簡報、和客戶打交道……。明明做了準備,卻因害羞讓你「皮皮挫」嗎?怎麼克服? 文╱林慧淳 攝影╱陳怡安
害羞不是壞事,但卻可能在關鍵場合壞了你的大事。
行銷副理佩慈站上講台向客戶做簡報,腦袋卻一片空白,只好一邊回想昨晚的資料內容,一邊囁嚅報告商品上市計劃,結果無法說服對方,生意沒談成。
士華容易緊張,面試時全身發抖、笑容僵硬,說話結巴辭不達意,求職一再遭遇滑鐵盧。
在競爭激烈、人人力求表現的職場生態,羞怯緊張導致表現失常、臨場反應不足,常是升遷的絆腳石。
美國心理學會的報告指出,天資聰穎、才華洋溢而生性害羞的人,天份和專業能力較易被低估,職涯發展從年輕到中年都不穩定,待遇也居於劣勢。
害羞對工作的障礙也反映在人際溝通,舉凡內部績效呈現、團隊合作、或對外人脈拓展,都必須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害羞族裹足不前的性格常難贏得正面迴響。
104人力銀行調查企業招募新鮮人和內部升遷指標時就發現,「具備良好溝通能力」在兩項研究中都名列前茅,顯示企業晉用人才時,專業能力不是唯一考量。
個性羞怯讓自己的工作能力老被質疑嗎?別再吃悶虧,把握克服害羞的要訣,時時提醒自己──「我做得到」。
堅信自己能克服害羞 自信心不足、害怕失敗,終將自己推入恐慌之地,這是害羞族常見的症狀,因此要克服怯場,必須從「改變想法」開始。
首先要摒除腦中「說錯話怎麼辦」、「大家都笑我」等自我暗示。這些負面思想不但造成緊繃情緒倍增,更扭曲對方傳送的訊息,例如台下聽眾提出問題、或給予肯定微笑時,害羞族便自動轉化為「故意害我出糗」、「嘲笑我」等不正確的解讀。
事實上,這些被揶揄、拒絕、嫌惡的挫折感,都是害羞族的自我幻想,因為多數人根本不在乎其他人是否害羞,他們只想知道從彼此談話中能獲得哪些益處。
藝人侯昌明在主持廣播電視節目時口若懸河,很難想像他也曾是「和女生對望無法超過3秒鐘」的害羞族。為了克服羞怯,他「逼迫」自己在民歌餐廳駐唱,愈怕出錯愈易緊張走音,幾次後他發現,台下的人不是自顧自聊天、就是吃飯喝酒,根本不在乎歌手是否唱錯,一轉念他頓時輕鬆許多。
想法改觀後,便能將全副精神著重在要表達的內容上,這時「充分準備」正是克服怯場的不二法門。
安泰人壽業務總監駱碧鶯就認為,一切羞怯的根源是專業度不足,成功的行銷業務背後,仰賴的不是口才好、天花亂墜,而是做好萬全準備,經過深入了解和仔細分析,才能強化自信,向顧客展現產品的優點,這也是新人訓練的重點。
104人力銀行公關經理方光瑋也建議,應針對不同場合和互動目的朝兩個面向準備,一是完整的專業內容,另一個重點是具備幽默感,「提早準備幾個笑話,對緩和現場氣氛很有效,」他說明。此外,廣泛攝取生活資訊,累積自己的話題品質,並練習對事物的見解和看法,對於臨場反應也有助益。
戒除負面思想、事前做足功課,信心自然大幅提升,克服害羞的任務就成功了一半。
一步步趕走羞怯 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地區負責人黑幼龍建議,給予支持及關懷的正向環境,有助於害羞族踏出破冰的第一步。
他舉例,在卡內基訓練課堂上,學員必須輪流上台和大家聊天,就算表達辭不達意、說話結巴,講師和其他學員仍找到優點加以讚美,報以溫暖的掌聲,幫助他重建信心。正向環境的成效長久而顯著,在宗教團體中也常能找到這種溫暖的支持力量。
此外,找個善於交際的同性朋友,和他一塊兒參加宴會,生性內向害羞的人感染開朗氣息,自然勇於和陌生人對談、交友,對害羞族很有幫助。
美國溝通專家莉兒朗帝曾經歷「害羞到恨不得變成隱形人」的心理煎熬,但她終究克服障礙,不但在全美各大城市巡迴演講,還開辦羞怯研習營。她在《臉紅心跳886》書中提到,擬定計劃,循序漸進強化社交歷練,是對抗害羞的好策略。
她建議,先列出恐懼清單,寫下過去、未來與一般情況下讓自己心跳如雷的具體人事物,接著加以分類,從最不足威脅性的項目開始克服,一階一階挑戰更高的恐懼。
例如擔心和大老闆一塊兒搭電梯嗎?建議擬定克服怯意步驟:1.先和不掌握自己考績的其他部門上司閒聊。2.再與自己部門的上司聊天就容易些。3.接觸兩個管理人員後,就算碰上大老闆,對話也能輕鬆自在。
害羞?社交恐懼? 容易羞怯是一種人格特質,藉由自我訓練改善或許可加以改善,但有些人不僅不善交際,更有極度害羞、莫名恐懼或憂鬱的症狀,這時就應特別留意,他並非個性害羞,而是患了社交恐懼症。
精神科醫師莊凱迪指出,社交恐懼症患者可能因為童年時期被譏笑或遭遇重大挫折,成年後在某些場合會不由自主地感到窘迫不安、身體顫抖、心跳加速或氣喘。
社交恐懼症對身心都造成不良影響。美國研究發現,這些人較容易罹患心臟部位的疾病,同時得到憂鬱症比例較一般人高2∼3倍,自殺率也較高。
因此,一旦害羞族發現自己明明準備充分、但一上台仍無法面對,並且心情因此嚴重受挫、久久不能平復,便可懷疑自己是否患了社交恐懼症,無法仰賴自我練習克服羞怯時,應尋求醫生協助。
◎版權所有,本刊圖文非經同意不得轉載
延伸閱讀:
親愛的,為什麼總是為同樣的事情吵? 安慰自己的6種情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