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概念股先行 電子股隨後補漲 文、口述╱陳月姿、吳漢彬 整理╱馬自明
前言 編按:各家企業第一季財報揭曉,這項最後的利空即將解除。美股已經可以見到反覆打底,台股伴隨著即將而來的五二○新政府上台,還有一段可以做夢的空間。但這場夢終究會不會醒?
《今周刊》邀請台壽保投信總經理陳月姿、新光產險投資長吳漢彬暢談選舉題材與台股行情,予投資人參考。口述內容如下:
五二○只有短線行情╱三通概念股還是領頭羊 全世界都面對通膨這個嚴峻問題,美國在聯準會持續祭出降息政策,美元走貶下,政府在挽救經濟後,又得為通膨傷腦筋,因此聯準會降息的腳步勢必會放緩,讓美元由弱轉強。
美企強不代表美股也走強 第一季財報公布後,美國企業表現往往超乎預期,這主要是受到次級房貸風暴橫掃,眾人太過悲觀,不過這並非意味美股的確好轉。目前各分析機構預估次級房貸的大洞,約在七千億到一兆二千億美元間,但各家銀行提列的虧損卻只有二千億美元,距離彌補傷口還有一大段距離。
可是,如果已經知道次級房貸的災情範圍有多大,證明無論如何次貸總有天會過去,在股市利空上也會逐漸淡化。所以美股開始逐步展開打底動作,只要打底成功就會有反彈的機會。
第一季慘跌的中國股市,同樣見到回穩的機會。中國企業由於現金增資,以及過去閉鎖期的籌碼釋放,讓過多的籌碼流入市面,使股市大幅修正。但是中國經濟成長率還維持在高檔,許多外國資金也在等待機會,並且中國也丟出調降印花稅等救市政策,雖然中國股市明年能見度不高,但○八年行情不致太差。
在五二○新政府正式上台前,可以視為馬蕭團隊的蜜月期。不論是博鰲論壇,還是中國企業來台,都持續以利多題材,刺激股市上揚。雖然過去五月並非是股市大好的月分,但○八年的五月上半旬,台股指數或許可以期待。
台灣新政府面臨挑戰 但人終究要面對現實,尤其五二○後,大家都等著看新政府到底能有一番什麼樣的作為,之前承諾的政策能不能夠兌現。其中,又以通膨最為攸關緊要,準副總統蕭萬長提出的「一次漲足」政策,會否影響中小製造業負擔加重,並使實質購買力下滑?都有賴於政府的配套措施。
現階段觀察,台股並不缺乏題材面加持,而且港資及其他外資,眼光都開始瞄準台股,在中國受勞動合同法壓縮生存空間的中小企業,都漸漸有意願重回台灣。儘管受到財報衝擊而起伏震盪,但起碼可以維持良性輪動局面,推升台股。
在兩岸關係和緩下,兩岸三通相關類股,如營建、資產、觀光、金融還是盤面主流,引領台股向前衝;尤其是以台灣內需以及中國內需為導向的產業,最值得投資人留意。
而電子股只能淪為盤面的輔助角色。這並不是說電子股就不會漲,但因為台幣升值等利空籠罩,表現機會不大,只能依籌碼面以及景氣循環漲跌,沒有辦法構成長遠的多頭走勢,或產業全面性地拉升。
所以,類股輪動上,將是兩岸三通先漲一段,電子股再跟隨補漲,維持台股走揚。而就算電子股有營收成長利多,也不見得必定就會有好表現,將依個股在國際或產業間是否有競爭力,作為進出的依據。
韓元貶值 台幣升值╱電子股獲利遭壓縮 不宜久抱 近日美國企業財報紛紛出爐,成績遠比想像中好,這代表至少第二季的表現應該不至於太差。
美國企業能夠在第一季回穩,這都得拜美國聯準會降息,讓美元走貶所致,使企業出口更具有競爭力,次貸危機暫時得到緩和。從與景氣好壞成正比的美國公債十年期殖利率來看,高達三.八%,意味投資大眾並沒有那麼悲觀。
美元至今對日圓、歐元大幅貶值,把美國的債務轉移到其他國家。因此美國經濟雖緩和下來,但歐洲的問題才正要開始,而且歐元不斷升值,想必帶給歐洲各國不小的困擾,值得留意。
政治因素影響台股甚大 台股相對其他各國股市,則十分特殊。台股第一季漲幅在亞洲各國能夠名列前茅,最主要原因與新政府將上台關係甚深。雖然以政治來解釋股市不是好辦法,但是台股多年來經濟走勢與政治就是息息相關。
不過,因為新政府所主張的開放政策,兌現沒那麼快,不可能「馬上」就很好,國際盤勢盤整的機會大,台股短期內可能會稍微冷卻,不容易仰角上攻。就算五二○就職後,也只會度過小小的慶祝行情。
所以,台股短期震盪下,類股間輪動快速,不易有全面上漲、全面下跌的情況。類股內漲跌差別也頗大,慎選個股就變得相對重要。
台股要真正發動,得等到第三季。第三季除了旺季效應,國際行情回溫外,長期資金也會陸陸續續湧進台股,按照新政府推出政策的節奏,第三季剛好正準備開花結果,台股想要突破萬點應該不是夢想。
台灣價值提升,最大的受惠者就是房地產。台灣過去是封閉的經濟體,但只要開放,房地產的價格起源於供需,未來將不會是由本地人來決定,而是由國際入駐的資金來決定。
而且,鋼筋、水泥價格大漲,房地產價格勢必需要調漲,否則沒有辦法面對通膨壓力。因此經濟環境的改變,台灣房地產不能以過去歷史資料作為分析基礎,事實上台灣房價與其他世界各國相較,還算是在低檔,應不至於有泡沫問題。
房地產上漲 緊釘資產股 從原物料先漲,房地產後漲的相關性而言,加上近期原物料因需求下滑而有回檔可能,「買房地產,放空原物料」或許是不錯的獲利方式。而房地產看好,資產股雖然漲幅已高,但長期並不會寂寞,只是須仔細盯緊各資產股的開發進度。精挑細選資產股,成為投資人必須要做的功課之一。
相對來說,營建股則因未來購地成本上升,原物料又上漲的利空,長遠來說並沒有從中獲得太大優勢。其次,金融股因為基期低,雖然股價淨值比相較其他各國稍高,但多半是消除呆帳所造成,對外資而言,體質反而相對健康,十分具有投資價值,趁低檔時,就是買點。
電子股則只能視為跌深反彈,不宜長抱。台灣最大的科技業對手就是韓國,可是目前台幣升值,韓元卻是貶值,他們出口競爭力轉強,台灣科技產業毛利反倒會受到壓縮。
所以,要布局電子股的話,挑選個股就顯得相對重要,在策略上,應該選擇大型、且具有議價能力的企業,或者是具有獨特的利基市場,股價才有表現的空間...
■《今周刊》593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理財.謊言.大黑幕╱一場1兆2000億元的投資陷阱
◎征服股海:520前台股碎步前進╱三通概念股先行 電子股隨後補漲
◎個人理財:德盛安聯環球投資執行長文德甫╱現在是重返投資戰場好時機
◎高科技:退休、紅酒、枕邊人╱面板鐵嘴陳瑞聰的30年職涯夢
◎封面故事:淘金.來去高雄!╱3大商機 7個潛力區段 14檔概念股
◎焦點新聞:「好學生」總統的真本性╱馬英九 不喜歡被人指導的感覺
◎兩岸風雲:高盛史上最年輕的華人合夥人──張奕╱一再締造投資奇蹟的「華爾街神童」
◎今周特刊:用退休金投資美好未來╱退休基金入場 綠色投資看漲
◎美商周精選:藉奧運工程發功╱中國建商未來10年躋身全球10大
◎今選:北京政策鬆綁 億萬遊客蜂擁而出╱中國觀光客 亞洲下一個大海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