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主編推薦 | | | | | | |
|
健康情報 | | | | 半數產婦,產後情緒低潮
焦慮、易怒、哭泣、失眠 產後憂鬱有輕重之分,「產後情緒低潮」治療通常以諮商或心理支持為主,但「產後憂鬱症」則必須合併藥物治療。 諮詢╱張育彰(台安醫院婦女心身醫學主治醫師) 文╱陳淑卿 原本開朗樂觀的小美,生產幾天後開始心情煩躁、不愛說話、吃不下月子餐、也不想照顧寶寶,家人以為小美是身體不適所以心情不好,陪著她來到身心門診,診斷發現是輕微的產後憂鬱,不需吃藥治療,經過幾次的會談與心理治療,原先困擾的症狀都不見了。 台安醫院婦女心身醫學主治醫師張育彰表示,「產後憂鬱」的發生包括生理、社會、心理的因素,例如荷爾蒙與生理的變化、生產過程的精神壓力、照顧嬰兒的壓力、睡眠不足、擔心身材走樣等。好發於原本有身心疾病、嚴重經前症候群、意外懷孕、墮胎及懷孕晚期情緒不穩的產婦。 張育彰指出,「產後憂鬱」由輕到重分為: 1.產後情緒低潮: 發生率約50~80﹪,產後3天出現,最多不超過2周。症狀包括情緒低落、焦慮、易怒、哭泣、頭痛、失眠、等等,對嬰兒表現喜怒不定的矛盾反應,自認沒有哺育照顧能力。治療通常以諮商或心理支持為主,預後良好。 2.產後憂鬱症: 發生率約10~20%,產後2周逐漸出現,病程可能延續6~9個月。症狀和憂鬱症相似,包括情緒低落、疲憊、睡眠障礙、食慾變化、專注記憶差、罪惡感等等,對嬰兒照顧過度耽心、害怕傷害嬰兒或照顧疏失、甚至自責出現自殺或帶嬰兒一起尋死的念頭與行為。下次產後復發比率約20~30%。治療需抗憂鬱劑等藥物與心理治療,療程約6~9個月,嚴重時需住院治療。 3.產後精神病: 發生率約千分之1~2,產後數周或遲至1年才發作。早發型產後3周內發作,晚發型產後三周後發作,症狀包括情緒激動、起伏不穩、哭泣、失眠、神智不清、罪惡感、有嬰兒死亡、被掉包等妄想與幻覺,國外統計患者有5%的自殺率及4%的殺嬰率,因此務必要積極治療。 張育彰提醒,產後憂鬱是可以治療的,但不是好好坐月子調養就可以恢復,一定要早期發現並正確診斷接受治療。 | | |
| .本電子報內容由 台視文化 提供 .關於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欲轉載請聯絡 | | | PChome ePaper 電子報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聯絡 客服 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105號11樓 ,TEL:(02)2708-8038,FAX:(02)27094848。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