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風險兼顧布局的基金操作術 文╱楊紹華
前言 宛如電影情節,面對世界末日的威脅,全球政府終於願意聯手出擊救地球。十月八日,以美國為首的六大央行同時宣布降息兩碼,試圖用前所未見的銀彈攻勢,消弭這場末日級的金融風暴。
「可惜,事情沒有那麼簡單,聯手降息的動作可以舒緩市場流動風險,但要化解信用風險與信心危機,還有得等。」新光投信投顧事業部協理謝學雲觀察,在降息首日,除了恐慌指數續創新高外,代表金融市場信用風險狀況的「泰德利差(TED spread)」亦創新高,顯示全球金融市場仍然高度緊繃。「所以,預料全球央行還得繼續對這世界提供流動性。」言下之意,要救地球,恐怕就得繼續降息。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降息對一般百姓的意義很單純:既然銀行定存不再能夠幫你有效增加財富,迫於無奈的,你的錢必須離開銀行,轉到風險較高的投資工具裡;最起碼,要想盡辦法為自己的資金找到既安全又不乏增值空間的新出路。
在共同基金的領域裡,何處才是避風港呢?
「在各類基金當中,貨幣型的安全指數排行第一,其次就是債券型基金。」德盛安聯投信副總陳彥婷肯定表示,若以尋找資金避風港為首要考量,那麼在共同基金的世界裡,貨幣型和債券型基金絕對會是優先選擇。除此之外,在貨幣型和債券型基金的範疇裡,其實又能找到「風險更低」的投資工具。
其中,台灣市場獨有的「類貨幣基金」,報酬空間雖然有限,但基金淨值幾乎可用遺世獨立來形容,管他金融風暴如何狂烈,淨值就是穩穩向上。另一方面,投資債券型基金的「債券組合基金」,在「風險分散再分散」的組合型基金特質之下,過去一年波動風險比全球債券型基金更低一些,亦是資金避風的適當選擇之一。
不過,雖然「貨幣族」和「債券族」都是當今最佳避風港,但因為投資效果各有不同,因此也有各自適合的投資需求。原則上,貨幣、類貨幣基金是「百分之百的資金短期避風港」,是積極型投資人暫時退場觀望後的資金停泊站。債券及債券組合型基金則可作為中長期的資產配置元素,同時,景氣衰退期的債市表現通常優於股市,此際介入,除了規避股市風險的消極意義之外,也有在景氣衰退期提高獲利空間的積極意義。
貨幣型基金 定存替代效果甚強 先就貨幣型基金來看。依據基智網資料,目前國內核備的境外貨幣型基金共有七十一檔,本土投信發行的貨幣型基金則有三檔,在這七十四檔基金當中,成立滿一年者共有七十二檔;厲害的地方就在這裡,若以台幣報酬率來看,經歷過去一年的狂風暴雨,七十二檔基金裡面共有四十二檔出現正報酬,買到賺錢基金的機率接近六成,這個數字,遠遠高於其他類型基金的表現。
貨幣型基金主要投資於國庫券、可轉讓定期存單、短期票券等貨幣市場工具。陳彥婷分析,由於貨幣型基金通常僅只鎖定一年之內到期的短期貨幣工具,一方面無須承擔太多風險,另一方面也保有相當程度的資金流動性。
兩項優勢的綜合結果,就形塑了貨幣型基金的「定存替代效果」:淨值波動穩定,又能隨時贖回。於是,投資於貨幣型基金,除了可以嘗試賺取優於定存的利潤空間,就算賠錢,風險也極為有限,同時,它又不像定存一樣必須綁個一年半載才能提出資金,相對的,一旦發現投資機會,投資人就能贖回貨幣基金重返股市,靈活度相對較高。
類貨幣基金 穩賺短期蠅頭小利 某種程度來說,台灣獨有的「類貨幣基金」,就像一種「極端」的貨幣型基金。一方面報酬的空間更小,甚至低於銀行定存,但在另一方面,淨值的波動卻能更加穩定,賠錢機率幾乎為零。就績效來看,四十九檔類貨幣基金,無論任何期間,報酬率全數為正。
日盛債券基金經理人陳勇徵解釋:「乾脆,你就想成我們這群經理人只是把錢拿去定存好了。定存利率擺在那裡,只要銀行不倒,我們就每天認列一點利息收入,淨值也就慢慢增加。」換句話說,類貨幣基金最主要的風險是銀行倒閉,而最近國內金融局勢的發展,等於把這最主要的風險化為無形。
在政府宣布全額保證銀行存款之後,陳勇徵幾乎已經想不出會讓基金賠錢的可能性了,「除非說,這檔基金忽然被大量贖回,逼得基金經理人要把大量的定存部位提前解約,也就必須犧牲大量的利息收入。一般來說,提前解約的部位必須超過基金總體規模的八成以上,才有可能讓投資人賠錢。」
報酬率低,但賠錢機率也低,陳勇徵認為,類貨幣基金格外適合資金短期停泊之用,既能隨時贖回,又能穩賺小額利潤空間。不過,在基金選擇上,最好避開規模明顯偏低的基金,畢竟當市場出現贖回潮時,規模偏低的基金,應付贖回的能力恐較不足,投資風險也就相對較高...
■《今周刊》617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巴菲特最愛 郭台銘最恨╱比亞迪傳奇
◎特別企畫:透視風暴暫歇後的市場新局╱掌握反彈行情 調整投資策略
◎個人理財:安全考量首選貨幣型與債券型╱降低風險兼顧布局的基金操作術
◎征服股海:風暴餘威難測 全球經濟休養生息╱投資組合汰弱留強 布局長線價值
◎話題人物:以日本職人的堅毅、執著在人生球場揮出全壘打╱王貞治棒球之路的完美句點
◎高科技:健康問題引發關注 新筆電問世能否一掃疑慮?蘋果「後賈伯斯時代」的接班挑戰
◎企業最前線:力伽實業 品牌與世界三大廠平起平坐╱黑手捨代工 打下頂級健身器材江山
◎焦點新聞:不顧陳樹、陳添枝、李述德聯手反對╱邱正雄端出「縮小跌幅」老藥救市
◎金融圈:資產、財務透明度霧裡看花╱南山人壽巨額增資背後的祕密
◎美商周精選:資產縮水、信貸緊縮 奢侈消費無以為繼╱美國吹起新儉樸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