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年間最重要的國際大事件,非持續白熱化的中印關係莫屬。
這舉世矚目的熱度更創造了一個新字:
CHINDIA,由中國(China)與印度(India)組合而成。
比金磚四國「BRICs」更令人警醒之處,在於中印兩國的影響力與消費力。
中國已熱十年,印度正要起飛,面對這個超級大市場,只能勇敢前進! 今年伊始,中印關係就成了全球政治的一大焦點。繼2005年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006年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印度後;今年1月13到15日,印度總理辛格(Manmohan Singh)應溫家寶邀請,率領了40位政商界人士與50位印度記者,展開他自2004年5月就任以來,首度訪問中國的行程。
幾年前,以龍象之爭大做文章的財經暢銷書籍不可勝數;但從前年開始,書封印上斗大的「CHINDIA」當賣點的論述新作,一本接一本上架。拿「CHINDIA」做號召的基金投資組合,也獲得許多投資者的青睞。
「CHINDIA」這個最早由印度商工部次長、也是印度國大黨少壯派領袖的賈蘭.蘭密施(Jairam Ramesh)於2004年提出,以「China」加上「India」組合而成的新字,比高盛創造的「金磚四國BRICs」一字更令人警醒之處,就在於中印兩國龐大的人口經濟影響力,與天然資源消費力。
因為當這兩個人口加起來有24億,占全球人口近四成、對煤炭、鋼鐵等天然資源的消費占全球一半以上的兩個大國手牽手,將主宰全球經濟的走向,讓人們的目光從大西洋,轉移到太平洋與印度洋,並成為未來全球經濟穩定的根本。
人口相競、願景相合 里昂證券預估,到了2020年,中印的國內生產總額(GDP)將達到16兆美元,全球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
兩個鄰居能否從龍象之爭,變成互補合作的中印經濟體,引起諸多論戰。中國和印度的相似之處首為人口,中國有13億,印度有11億,都是全球少見的龐大單一市場。
印度人口目前較少,卻成長得更快,1995年,中國比印度多出33%人口,2005年時中國只比印度多出20%人口,預估2025年兩國人口將相近。到了2015年,為數2/3的中國人將超過50歲,同時間印度卻有六成人口還不到30歲!
中印兩國迥異,造就了經濟互補的空間,降低了彼此的競爭性,若是兩強能夠聯合,力量會非常強大,並預估中印貿易到2010年時,將再成長70%,達到500億美元。
例如,中印對於穀物的需求都在成長,但是中國處境艱難,必須仰賴只占世界可耕地7%的土地,養活世界22%的人口;反觀印度,五成土地是可耕種的沃土,可能成為中國的農產品供應源。
管理相合、靈活槓桿商機 中國的電訊設備製造商華為科技,也懂得利用印度的軟體人才,來維持本身領先思科(Cisco)等西方企業的全球優勢。
1999年,被印度政府視為有中國軍方背景的華為科技,排除萬難在印度設立了公司。
根據華為一名駐印度主管指出,華為進入印度初期,印度政府不願發給中國幹部商務簽證,只發為期三個月的觀光簽證;使得華為幹部得經常進出印度,回中國或去鄰近的尼泊爾繞一圈再入境印度,造成不少管理上的成本與困擾。
如今,該主管表示,華為在班加洛爾持續擴張,已經聘用了約1500名工程人員,負責開發各種通訊網路軟體解決方案。
但隨著中印合作領域愈來愈多元,無論兩國的經濟是互補還是競爭,做為鄰國和世界上兩大經濟體,當不成朋友,至少可以成為商業上的伙伴。
哈佛商學院教授塔倫.卡納(Tarun Khanna)也指出,做為外商企業,如果失去中印其中一個市場,將不可能長久維持市場領導者的地位。
當中印開始攜手,對於普遍已經進入中國布局的台商而言,意識到並善於槓桿CHINDIA概念的企業,未來將所向披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