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xistential Necessity of Midlife Change 卡洛.史純格 Carlo Strenger 亞里.拉登柏格 Arie Ruttenberg 1965年,加拿大精神分析學家暨組織顧問艾略特.賈克(Elliot Jacques)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告,文中創造了「中年危機」(midlife crisis)一詞。那年賈克48歲,名氣不高,他指出,我們必須面對自己的局限性,體認「有限的」可能,並且接受人都難免一死。 但是賈克自己步入中年以後,似乎沒有感受到局限性。他在那篇報告發表之後38年,也就是2003年,以86高齡去世。在這38年間,他寫了18本書,並擔任美國陸軍、英國國教和其他許多企業的顧問。他與凱瑟琳.卡森(Kathryn Cason)結為連理,兩人在事業上合作三十多年,並共同創辦一家顧問公司,專門傳播他的理念。可以這麼說,艾略特.賈克活了兩次。在人生上半場,也就是45歲前,他取得醫學和心理學的兩個博士學位,受過精神分析訓練,無論是擔任組織顧問或精神分析師,他的經驗都很豐富。在人生下半場,賈克斯成為真正的獨立思想家。他大舉拓展合作對象,和許多不同單位合作,並創造出一些觀念和理論,因而聲名大噪。他最創新的一些想法是在1990年代末期成形,當時,他已經七、八十歲了。 大多數人看到賈克一生的成就,通常會驚訝不已,「怎麼有人可以維持這麼久的生產力?」但是本文將闡釋,像賈克這樣的一生不應該被視為異數。人們對年齡的觀念,與現實嚴重脫節。西方人現在的平均壽命大約是八十歲,而且還在繼續延長。這表示目前年齡中位數(median age)為52歲的嬰兒潮世代(1946到1964年間出生的一代),還可以再活三十年。讀者不妨思考一下:很少人在完成教育前就進入職場,因此,嬰兒潮世代未來還可以發揮生產力的時間,會與他們已經歷的工作年資一樣長。 隨著西方人平均壽命延長,以及企業無法再保證提供終身保障,許多職場人士必須在中年時期做重大改變,展開生活和事業的第二春。一開始,他們就必須破除兩種互相對立的普遍迷思。 第一種迷思是「中年顯示生命開始走下坡」。人到中年確實會出現一些問題,像是健康和財務疑慮,不過我們的生命力不會在65歲就突然終結,各種可能性也不會就此消失。 事實上,一旦進入中年,大部分主管會因為深入了解自我而獲得自由,同時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個人成長機會。 但是,中年期的轉變必須植根於現實,不能基於第二種迷思,認為「中年時期會出現神奇轉變」。 雖然各種自助書籍和勵志演說家言之鑿鑿,但這種轉變並未發生;例如,缺乏音樂素養的人五十歲時不會突然變成鋼琴演奏家,相信這種迷思的人注定會失望,甚而喪失鬥志。 矛盾的是,這種意在鼓勵改變的理論,實際上卻會扼殺改變。 企業主管要成功轉型,就必須保持開放心態,相信憑著自己豐富的經驗,各種發展都有可能;同時必須能務實地看待這些可能性。 對企業而言,員工中年轉型帶來了挑戰和機會(可望出任執行長的高階經理人求去,而擁有不同觀點和經驗的其他中年主管可能登門自薦)。組織必須協助中年主管度過這個困難時期,而且不是辦一、兩個研討會就了事,必須對個人和專業發展持續提供輔導和機會。畢竟,要協助愈來愈多高階主管找到適合人生第二春的事業,是需要時間的。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