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勇氣,讓一位單親媽媽變身奇幻女王,挺過生命的黑暗與磨難。
【採訪╱吳昭怡】
二○○七年底,英國獨立電視台(ITV)拍攝的紀錄片「J. K.羅琳:輝煌的一年」(J.K. Rowling: A Year in the Life),才開場,製作人詹姆士.倫希就劈頭直問這位當今世上身價第一的暢銷女作家,此生最欣賞的美德是什麼?羅琳毫不猶豫地回答,「勇氣。」
「人在經歷過戰爭或是災難後,要回到原來的生活很難,重建比摧毀困難多了,」面對鏡頭,她沒有保留地回應任何問題,「當然,讓生命結束是最俐落的結局,但在我心中,真正的勇敢是從創傷中重生。」
現實人生裡,羅琳一路走來的成長歷程,與她創作的長篇冒險史詩《哈利波特》如出一轍,強韌地展現一個生命如何用愛與勇氣,挺身力抗黑暗與磨難,終而歷劫歸來。
人們總是嚮往成功,但等在那之前的暗潮,不曉得曾經吞噬了多少人。羅琳差點就是。
一九九四年的聖誕節,羅琳剛結束一場短暫混亂的異國婚姻,窩居在英國愛丁堡一個沒有暖氣的公寓。
她身無分文,身邊還有一個嗷嗷待哺的小女嬰。加上母親因病早逝,與父親長年感情疏離,一次又一次渴求人生幸福卻不得的失落,瞬間如山洪爆發淹沒了她。
羅琳得了憂鬱症。當時,她還不到三十歲。那段萬念俱灰的日子,自小好奇心濃厚的羅琳,甚至對事物失去感覺,也懷疑快樂是否就此遠去。
「我一度覺得自己像廢物,」羅琳在接受BBC專訪時曾說。《哈利波特》裡,全身罩著斗蓬,會吸走人們希望、幸福與生存渴望的「催狂魔」,就是在那段低潮時創作出來的。
羅琳一度想尋短,所幸,摰愛的女兒救回她一命。
每天早上睜開眼,羅琳看見一個小生命安詳無憂地躺在她身旁,而這一切是多麼的神奇。她驚覺,自己必須為所愛的人活下去,於是開始向外求援,接受了九個月的心理諮詢治療。
在這部紀錄片裡,羅琳重回當年在愛丁堡的小公寓,那是她完成第一本《哈利波特》的地方。
整整十年,羅琳沒有再回到這間屋子,但當她一踏進去,眼淚就撲簌簌地直落。「在這裡,我的人生有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羅琳別過頭,不斷用手背擦去眼淚,「我在這裡找到了自己,雖然當時我的生活過得一塌糊塗,但反而因此得到解放!」
我是個努力發揮才華的人! 「所以我立志要寫作,就寫了《哈利波特》,心想最糟不過是被退稿,怕什麼!」她吸了吸鼻子,愈說愈激動。而當這枝彷彿施了魔法的想像之筆逸出牢籠,一寫就是十七年。至今,《哈利波特》全系列被翻譯成六十五國語言,全球賣出三億五千萬冊。
羅琳不僅靠寫作解開自身封印,也擁有了她想都沒想過的財富與地位。
現在,羅琳可以隨心所欲去最愛的蒂芬妮購物,穿上漂亮衣服與鞋子,十指也常擦著醒目的紅色蔻丹。然而,沒變的是那雙像小孩般澄澈晶亮,偶爾摻了點神祕的碧綠色眼睛。
從無名小卒翻身成為《時代雜誌》二○○七年的風雲人物,羅琳令人敬佩的是,她始終沒有背叛自己。
就如同面對過往失敗,羅琳的態度從不遮遮掩掩。「那有什麼好丟臉的?我反而對於自己克服了這些困難,覺得十分驕傲!」她曾說。
即使《哈利波特》第四集推出後,在全球迅速走紅,她也沒有更動過最初的寫作計劃,說好只寫七集就是七集。而且故事結尾早在一開始就決定了。「如果說,羅琳的生活和創作都是為了追求完整的掙扎,那麼她現在算是如願以償了,」詹姆士.倫希說道。
那段貧苦歲月,羅琳沒有忘記,更對當前人們漠視因為社會極度不公而引發的犯罪問題忿忿不平。於是,有資源的她,陸續捐了好幾百萬英鎊,還成立慈善基金會。
她的筆也沒有停下。目前羅琳正在著手創作給一本給小朋友看的政治寓言,但何時要完成,沒有期限。「我想再回到那個沒沒無聞的狀態,沒有人知道我在寫什麼,我也用不著趕稿,」她幽默地說。
紀錄片的結尾,製作人問羅琳希望怎麼被世人記住?她點了點頭,緩緩地回答,「一個把才華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