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營?聽起來就很累,要勞動你不會來我家嗎?我家很多東西給你整理……」每個聽到我要去這個營隊的朋友都是這樣反應。 「勞動營?是要去反攻大陸嗎?哈哈哈……」這是我媽的反應。 但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有股衝動想去參加這個營隊。 「除了感動,我們能為這塊土地做什麼?」 學員從集合地點下車,「哈哈!恭喜大家上了賊船!」個頭小小的主辦單位帶隊「大姊頭」這麼歡迎大家,讓學員不禁心頭一緊,不知接下來的六天即將面對什麼。「賊船」從安平港上溯鹽水溪至三崁店,送進勞動的「虎穴」,送進「吃太飽、穿太暖、睡太好、太陽不夠曬、勞動太過小兒科、大雨總是來的正是時候」的勞動營。 「請先放下俗世煩惱,即便是千萬的大案子還是女朋友打電話來分手,請狠心把電話掛掉吧!」「如果曬得太黑,以致回去媽媽認不得進不了家門,得請主辦單位開立身份證明。」這是主辦單位在活動開始前給學員的提醒,「心情放輕鬆,好好享受!」享受什麼?享受勞動,享受汗流浹背的淋漓暢快,享受耐壓、耐操的踏實感,享受不做「草莓族」的自信與自負。 六天六個勞動地點,其實有點蜻蜓點水,但多多少少會在學員心裡泛起一些漣漪。「六天的活動,是安排在六個不一樣的地點,因而每天早上或是晚上,當我們再次搭乘不一樣的交通工具前往下一站的時候,都不自覺的讓人想起《戀愛巴士》這個節目,只不過我們戀愛的對象是土地。」或者:「在三崁店,清掃十多年沒整理的神社,砍樹整地搬磚鋪路,鋤草鬆土整理田園;在樹谷,踩泥巴做土埆築土牆;在橋仔頭,整理被台糖破壞房舍的廢料;在美濃,踏農田拉鐵牛播玉米種,鋤草舖磚貼瓷磚;在高樹,包芭樂摘檸檬,掃落葉小山坡鋤草。現代年輕人想的太多,做的太少,離土地太遠,唯有光著腳丫踏在土地上,身上沾黏著泥土,留下汗水,才能夠感受土地的溫度、內心的跳動。」又或者:「這一切只是個開始,看著這麼少的人做出這麼多的事,不想只當旁觀者,也想做點什麼。我一直深信,所看到所見到所聞到所感覺到的一切都會成為內在的養分,可能無法立即做出什麼。但有種感覺,總是固執的我,看事情的角度有那麼點不同了。有種預感,未來會有那麼一天,這會引導我走向一個以前從沒想過的道路。」 「參加完六天的活動後,除了感動,我們能為這塊土地做什麼?」是許多學員掛在心上的問題,也是主辦、協辦的社團思索的課題。很多NPO團體都面臨同樣的窘境:「十餘年前,我是這個團隊裡最年輕的,十餘年後,我仍然是這裡最年輕的。」誰來接棒?怎麼接棒?【遊學台灣】提供了許多NPO團體一個青年培力(empowerment)的媒介,有機會可以從中發掘新一代的生力軍,為衰頹的農村輸入久違了的青年、社區浮現更多關心公眾事務的年輕面孔;甚至讓遠赴外地求學,或者離鄉背井到都市謀生的「後生」、「少年仔」,找到一條回家的路。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