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PChome線上購物在2007年以首創的24小時到貨帶動業務高速成長,臺灣的B2C電子商務業者就爭相跟進,一場B2C業界的限時服務戰已然開打。臺灣B2C業者的下一步可以怎麼做? 在這次的服務戰局中,不再只是像以往的比功能,而是比拚企業運籌能力的速度之戰,誰能把IT系統整合得更有效率,就有機會再勝出,搶先從24小時到貨的一日配,進級到更為極致的半日配。B2C業界以IT拚速度的時代已經來臨。
24小時到貨的3種類型 第1種類型是B2C電子商務業者自行營運倉儲,而配送則交由物流業者。第2種類型是,B2C電子商務業者不自建倉儲,而是與倉儲物流業者合作,由倉儲物流公司提供整合的服務。第3種類型則是採取店配而非宅配的模式,例如可在7-11超商取貨。
24小時到貨的衝擊 為了推出24小時到貨服務,網路家庭決定自己做倉儲,開始涉足倉儲管理,將所有24小時到貨的商品,都存放在同一個倉庫中,以方便出貨、進貨和庫存的作業。
要能24小時到貨,IT扮演關鍵角色 網路購物從下單到出貨,整個流程中牽涉諸多環節,每個點都必須經過審查的關卡,關鍵在於「從人性中惰性著手,把不必要的浪費從系統中拿掉。」
24小時到貨的威脅:高油價使物流成本上揚 24小時到貨是一站購足的購物形式,享有到大型量販店採購的價、量優勢,還同時享有不用自己搬運、直接貨送到家門口的好處。從節能減碳的角度來看,物流車出一趟貨就可以省掉30人開車外出採購所帶來的能源損耗,可說是一種環保的經濟行為。
從1日配邁向半日配的5大挑戰 未來挑戰1:預測商品銷售的能力
一套具有協同規畫、預測與補貨能力的CPFR(Collaborative Planning、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系統,對於B2C業者要提供24小時到貨甚至是12小時到貨服務,將具有關鍵性影響力。
未來挑戰2:提高倉庫管理能力,提高訂單滿足率 倉庫的關鍵績效指標(KPI)就是「倉庫立即滿足度」,若倉庫對每一張訂單的現貨滿足度越高,也意味著博客來除了可以提升營收外,也可以降低拆單的成本,減少1張訂單必須送貨2次以上的物流成本損失。
未來挑戰3:讓配送更有效率 在油價高漲的時代,B2C業者和物流業者合作時,除了追蹤貨況進度,因應訂單貨量,動態調整出車順序與趟次外,讓運送貨品裝箱極大化,送貨時做到最好的送貨路線規畫,都是物流系統能更有效率的作法。
未來挑戰4:強化客服中心與CRM系統 Call Center其實是一種IT系統的整合,不單純是客戶關係管理(CRM),而是可用來呈現服務的品質。「當客服中心能提供更多的整合性資訊,意味著,該公司的服務做得越好。」甲骨文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總監傅宏章說。
未來挑戰5:監控與警示機制 監控的目的,是要避免某一個環節因故造成太久的停滯,若缺乏監控與示警機制,一個環節的拖延,可能就會導致最後無法準時到貨。
全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